- 年份
- 2024(79)
- 2023(137)
- 2022(114)
- 2021(80)
- 2020(105)
- 2019(233)
- 2018(251)
- 2017(459)
- 2016(256)
- 2015(263)
- 2014(315)
- 2013(312)
- 2012(281)
- 2011(271)
- 2010(279)
- 2009(210)
- 2008(210)
- 2007(205)
- 2006(161)
- 2005(123)
- 学科
- 济(1133)
- 经济(1133)
- 方法(502)
- 数学(474)
- 数学方法(461)
- 学(444)
- 管理(329)
- 业(314)
- 中国(282)
- 企(239)
- 企业(239)
- 思想(228)
- 理论(203)
- 现代(198)
- 年(194)
- 斯(193)
- 教育(190)
- 1640(185)
- 近现代(185)
- 统计(174)
- 财(161)
- 融(154)
- 金融(154)
- 和(152)
- 世界(150)
- 经济学(148)
- 生态(136)
- 银(126)
- 银行(126)
- 农(125)
- 机构
- 大学(3614)
- 学院(3286)
- 济(1457)
- 经济(1431)
- 研究(1422)
- 中国(986)
- 科学(910)
- 管理(877)
- 京(824)
- 理学(798)
- 理学院(779)
- 所(735)
- 管理学(714)
- 管理学院(709)
- 范(682)
- 师范(680)
- 研究所(661)
- 财(618)
- 经济学(609)
- 北京(560)
- 师范大学(555)
- 经济学院(547)
- 中心(531)
- 财经(516)
- 院(508)
- 州(502)
- 经(477)
- 科学院(443)
- 农(428)
- 教育(417)
共检索到5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秀秀 乔小枫
作者对"格林斯潘之谜"进行了分析,并进—步认为."格林斯潘之谜"发生的原因是美国的流动性充裕甚至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期限溢价下降所致.美国未来仍将总体维持流动性充裕甚至过剩的格局.导致"格林斯潘之谜"再次重演。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秀秀 乔小枫
作者对"格林斯潘之谜"进行了分析,并进—步认为."格林斯潘之谜"发生的原因是美国的流动性充裕甚至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期限溢价下降所致.美国未来仍将总体维持流动性充裕甚至过剩的格局.导致"格林斯潘之谜"再次重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近期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课题组 李云林
本文研究了房贷、债市与美国财政、货币、外经和能源政策四位一体宏观调控机理,并通过对2003年以来美国宏观调控的实证,破解了格林斯潘之"谜"的政策性原因,最后探讨了对我国房贷、债市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启示与借鉴。主要结论是,2003~2005年美国四位一体宏观调控的结合点是债券市场,通过推动债市高涨和压低长期国债收益率刺激房市繁荣,进而带动经济升温;四位一体宏观调控对房贷和债市的综合影响是形成格林斯潘之"谜"的政策性原因,其中"东亚美元"、"西欧美元"和"石油美元"对美国债市的大量注入,以及联储在负利率水平上的连续提息,是形成格林斯潘之"谜"的政策性主因;美国次贷危机是2003~2005年联储低息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梁戈
本文详尽分析了格林斯潘经济学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指出在格林斯潘经济学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美国高等教育在缺乏国家监管的情况下,产生了学院资本主义、贷款学生和私有化进程。这一进程将使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严重的危机,而这一危机的始作俑者就是格林斯潘经济学。
关键词:
格林斯潘经济学 美国高等教育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纳德·麦金农 张晓莹
为了刺激社会总需求和降低失业率,中央银行把利率水平压得太低,扭曲了金融体系并抑制了短期和长期的商业投资,不恰当的货币刺激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2002~2013年格林斯潘—伯南克时代的经济泡沫让我们快速回到2002年以及从格林斯潘到伯南克时代,在当时货币政策效应下美国热钱大量流出,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泡沫"。由于对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反应过于激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玉华 江乾坤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平
格林斯潘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由于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作为美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美联储的主席,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今世界,不少国家的经济陷入了困境,严重的如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甚至跌入金融危机之中,而美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琛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窦晴身
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不同 ,因而对“戈德史密斯之谜”———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破解 ,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 1 )对一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和金融发展状况作一全面的分析 ,其分析层面应包括经济金融制度安排状况 ,经济和金融机构或组织发育状况 ,经济和金融手段发展及运用状况 ,以及经济和金融运作的组合状况 ;( 2 )对一国当时的货币分化状况作一全面的分析 ,分析层面应包括货币的层次分化状况 ,各种货币层次之间的关系及结构 ,货币层次之中的核心层次以及影响货币层次分化变动的主要因素 ;( 3)对一国当时的金融发展状况和货币分化状况作一综合性的分析 ,这种分析主要从金融...
关键词:
戈德史密斯 货币 金融深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宁
在企业管理领域普遍存在着"斯芬克斯之谜",其谜底是一种具有多重性的"互联体"。体现了后现代特征和生产消费变迁,可以用用社会网络嵌入和主题间性哲学思想给予深层解读。它具有突破传统分工界限、资源外取和客户满意的优越性和发展趋势,是一个有学术探讨空间和实践应用价值的企业管理前沿课题。
关键词:
斯芬克斯之谜 多重性 互联体 主体间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严维石
在分析美联储信息优势的激励与制度基础上,阐释公众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获得预期信息来利用美联储的信息优势;通过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论证公众为形成合理预期萃取货币政策信息,而央行利用货币政策向公众传递真实利率的信息将促进人均消费上升和福利改善,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处理来分析二战后美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变迁。格林斯潘主导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致力于控制通货膨胀,通过货币政策向公众传递经济信息以协助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锋 刘鎏
对美国次贷危机根源的多视角分析中,人们普遍认为格林斯潘主持的本世纪初降息是基本根源之一。本文系统整理有关数据对这一观点进行考察。经验证据显示,美联储货币政策错误并非在于宏观经济走低时降低利息,而在于过度降息造成延续三年多负实际利率,在于从泰勒规则角度看出现半个多世纪中仅次于20世纪70年代的过于宽松货币政策。负利率与房价虚高的显著统计联系,提示货币政策刺激房市泡沫,与金融过度创新构成"次贷—次债—金融危机"关键根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方明
NASDAQ之谜 (一)资本市场结构创新 NASDAQ(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是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于1971年在华盛顿建立并负责其组织和管理的一个自动报价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股票市场,分为全国市场和小型资本市场。就现在而言,小型资本市场的对象是高成长的中小企业,上市要求低;全国市场的对象是世界范围的大型企业和经过小型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企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瑶
"科斯灯塔"作为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提供的一个经典案例,对萨缪尔森的主流公共部门规范理论发起了挑战。萨缪尔森虽然承认科斯的"历史新发现",但始终坚持灯塔因面临纯公共物品固有的搭便车者问题而会导致私人灯塔供给不足的传统论断。本文通过重新挖掘灯塔的历史材料发现:"科斯灯塔"其实是能够自动消除搭便车者问题的俱乐部物品,其最优供给能够在马歇尔的联合供给理论下得到清晰的实证性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