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30)
- 2023(4801)
- 2022(3968)
- 2021(3797)
- 2020(3006)
- 2019(7048)
- 2018(7094)
- 2017(11185)
- 2016(7865)
- 2015(9014)
- 2014(9122)
- 2013(8080)
- 2012(7435)
- 2011(7074)
- 2010(7420)
- 2009(6415)
- 2008(6421)
- 2007(6015)
- 2006(5523)
- 2005(5113)
- 学科
- 教育(21003)
- 济(20190)
- 经济(20175)
- 管理(14069)
- 业(12672)
- 中国(12430)
- 理论(11035)
- 企(10235)
- 企业(10235)
- 教学(9284)
- 方法(9235)
- 学(8165)
- 数学(7446)
- 数学方法(7294)
- 农(6284)
- 研究(5288)
- 学法(5182)
- 教学法(5182)
- 发(5151)
- 业经(4775)
- 财(4735)
- 学理(4594)
- 学理论(4594)
- 技术(4491)
- 发展(4422)
- 展(4296)
- 农业(4066)
- 制(4018)
- 革(4013)
- 思想(3925)
- 机构
- 大学(109871)
- 学院(104221)
- 研究(39383)
- 济(31251)
- 教育(30331)
- 经济(30273)
- 管理(29528)
- 范(26645)
- 师范(26500)
- 京(25137)
- 理学(24947)
- 理学院(24479)
- 管理学(23812)
- 科学(23796)
- 管理学院(23578)
- 师范大学(21774)
- 中国(21203)
- 所(19916)
- 江(18396)
- 研究所(18216)
- 农(17001)
- 技术(16843)
- 北京(16633)
- 职业(15796)
- 中心(15723)
- 财(15416)
- 业大(15078)
- 州(14185)
- 院(13514)
- 农业(13333)
- 基金
- 项目(62928)
- 研究(54001)
- 科学(50035)
- 基金(40221)
- 教育(35449)
- 家(34547)
- 国家(34058)
- 社会(30301)
- 社会科(28357)
- 社会科学(28347)
- 科学基金(27760)
- 省(27334)
- 编号(25114)
- 划(25039)
- 成果(24025)
- 课题(21919)
- 基金项目(20353)
- 年(18677)
- 重点(16259)
- 规划(16043)
- 资助(15973)
- 自然(15932)
- 部(15700)
- 自然科(15543)
- 自然科学(15537)
- 自然科学基金(15285)
- 发(14640)
- 项目编号(14577)
- 性(14438)
- 教育部(14138)
共检索到16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云杉
核心素养这一词语缘起于职业教育、扩展至高等教育,新近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概念工具。文章指出该词的中英文意涵异同之后,引入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分析,梳理了教育古今之变中若干词语的出现、演变与流失:随着"人手"与"人力"的兴起,古典教育的"养心"与"养性"转变为现代教育的"养财";受教育权利虽普及,"受教育者"却减少;在"文化""教养"与"文明"被视为少数精英的特权后,教育机构与生计机构混淆。重提教育中的"训育",以警示"绩效"评估后可能导致的表演逻辑与表现主义;且以古典教育中的"完善""闲适"映衬现代教育强悍的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崔晓西
着眼于现有文献检索课的拓展实验,重点讨论了“问题解决式教学”、“课题论文式教学”、“信息素养整体教育”三种模式的问题和局限。参照自身教学实践,在信息素养课程设置上主张定位于通识课程或单立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则应定位于认知学和方法论。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技能 文献检索课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长伟
以古今之变的视角对教育功能进行分析有助于从思想史的角度把握教育功能的历史流变,参透教育精神的时代性变化。在柏拉图所塑造的古典功能论传统中,功能是一事物所专有的,即只有它才能够在特定事物的完成上完成得好;事物的专有功能的发挥以事物的专有德性为根据。由此推论,教育的功能就是使灵魂获得真正的完善和成全,且唯有教育在灵魂的完善上做得好;教育功能的发挥以教育德性的存在为根据。古典教育的功能在近代发生了断裂,教育功能出现了现代转向。这一转向后的现代教育功能可以被概括为“无根的普遍的‘完成’”。站在古典的立场上去思索现代,会发现这一转向的代价就是教育功能本身的丧失。在古今之变的思想史视角下,如何将古典融入现代去更新现代教育功能就成了一个紧要的课题。
关键词:
教育功能 德性 灵魂 完善 结果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凇 黄四林 张红川
对财经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和决策成为当今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心能力。以培养该能力为核心的财经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的热点之一。本文从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践创新素养出发,对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的财经素养教育定位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财经素养教育是发展实践创新素养的有效载体,同时,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要求也为财经素养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本文归纳总结了财经素养的发展沿革、基本内涵和特征,提出了系统的财经素养整合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方向,提出财经素养教育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实践创新 财经素养 教育改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核心素养观"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它指向于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和美国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确立起影响深远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s"。核心素养是人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需要恰当处理素养与知识、素养与情境、素养与表现、核心素养与基本技能之关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华
课程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是信息时代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它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过程性、程度性、表现性等特征。它与普通高中阶段的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一个连续体。从前者到后者,既体现了学科逻辑从生活逻辑逐步分化的课程原理,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从直接经验到间接经验、从归纳思维到演绎思维的特点。课程核心素养并不否认学科思维的发展,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学科思维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课程核心素养意味着教师的课程创生与教学设计必须走向“新三维目标”: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它所倡导的新课程与新教学由生成性主题、“新三维目标”、表现性任务、系列探究活动、学习共同体组织、新学习环境六大因素所构成。其根本目标是让亿万中小学生从“做题人”变成信息时代的“做事人”与创造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新阳
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反映出人们对于教育目标内涵的全新认识,昭示着教育目标领域的主导性思维方式正在发生着由分析还原到系统综合的转向。本文从教育目标系统变革的视角出发,以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为主要参照,针对我国当前核心素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运用系统思维,将核心素养置于以素养为核心概念的新型教育目标系统之中进行考察,揭示了核心素养在教育目标系统中的定位及其与各层级教育目标的关系,提出了用于分析和表述核心素养内容与结构的理论框架,以期深化对核心素养及相关问题的认识,推动核心素养在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为
基于术语学理论构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包括基本理念、核心内容、主导价值和实现路径等要素。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将因教育部提出制订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出现变化:基本理念发生从关键能力到核心素养的变革,核心内容发生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的重构,主导价值发生从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偏移,实现路径发生从能力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超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核心素养是21世纪初世界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世界各主要国家相继出台了核心素养行动方案。核心素养框架均具有综合性、共通性的特点,同时亦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色。在应对未来社会发展挑战这一共同命运之外,核心素养在证成方式上主要有存在论、社会生活品质、社会正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核心素养的合理性论证。它们只是在证成方式上有所区别,并不构成对核心素养界定的本质差异。改变"看"核心素养的方式,将会提醒我们不仅仅纠缠于核心素养的概念辨析,而是关注核心素养的实质性内容以及教育价值取向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存在论 生活品质 社会正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金法 徐斌艳
本文基于如下两个假设。首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需要基于人的培养目标,社会所需各级各类的未来人才的特质形成以及个人将来的生活质量,应该伴随在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其次,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需要基于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人们拥有的数学观会影响对数学素养的认识。本文在阐述数学核心素养关联的人才观和数学观之后,提出并论述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其中包括数学交流、数学建模、智能计算思维和数学情感四个核心素养成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漷
核心素养是近来我国教育界的一个热词。该文希望在学理上对核心素养的关键问题作些探讨。主要观点是:核心素养不是一个种概念,而是一个类概念,其实质是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界定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形象;OECD为界定和选择"核心素养"创造了重要的专业经验,我们应该从中获得教益;核心素养要想成为课程与评价概念,必须在教育目的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确立层级化的目标:教育目的、学科目标与教学目标。否则,就会导致核心素养被"悬置"的可能。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四维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艺 钟柏昌
基础教育界所称"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把握:最底层的"双基指向",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指向",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最上层的"科学(广义)思维指向",指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实质上是初步得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思维 世界观 方法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近日,"2018中美核心素养教育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办。据悉,2017年美国的183所私立高中组成联盟,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高考改革",并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学生评价系统——素养成绩单(Mastery Transcript)。该系统不打分、不评级,只是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学生8项核心素养,此举开启了美国以素养作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研讨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真正的对话乃是要唤起个体现成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内在对话,激励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说以独立、平等为核心旨趣的现代性对话理念是教育性对话的基础,那么以个体精神的开放性为核心的古典对话理念则是教育性对话得以可能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民主是现代教育的基础,相互承认、彼此开放、真诚聆听是现代性对话理念的实践形态,那么个体充分地敞开自我、接纳异质性事物、乐于转向更高事物正是教育性对话得以可能的古典路径。对话的展开不仅要关注现成自我的实际状态,更要关注理想自我的可能性,通过对话让自己变得更好乃是教育性对话的根本旨趣所在。
关键词:
对话 古典教育 现代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兰明
职业教育不应是工具性教育,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匠人"也不应是职业教育的全部。目前中国职业教育中职业基本素养教育较为欠缺。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与我国职业教育提出并探索的职业基本素养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比较中德两国高职教育对关键能力的内涵、培养途径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探索我国高职院校对职业基本素养的理解认识及素养养成问题。
关键词:
关键能力 职业基本素养 高职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