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98)
- 2023(17185)
- 2022(14335)
- 2021(13454)
- 2020(11414)
- 2019(26434)
- 2018(26628)
- 2017(50299)
- 2016(27824)
- 2015(31098)
- 2014(31107)
- 2013(30092)
- 2012(27037)
- 2011(24104)
- 2010(24401)
- 2009(22638)
- 2008(22607)
- 2007(19911)
- 2006(17646)
- 2005(15811)
- 学科
- 济(110260)
- 经济(110127)
- 业(99508)
- 管理(93036)
- 企(90237)
- 企业(90237)
- 方法(50655)
- 数学(41025)
- 数学方法(40307)
- 业经(33603)
- 财(32882)
- 农(32495)
- 中国(28828)
- 理论(23621)
- 制(23596)
- 技术(23401)
- 务(23264)
- 财务(23188)
- 财务管理(23156)
- 农业(22472)
- 企业财务(21919)
- 地方(20611)
- 和(19989)
- 学(19158)
- 划(18274)
- 体(17932)
- 策(17870)
- 贸(17817)
- 贸易(17805)
- 易(17273)
- 机构
- 学院(383523)
- 大学(381540)
- 管理(156300)
- 济(150566)
- 经济(147286)
- 理学(134525)
- 理学院(133149)
- 管理学(130715)
- 管理学院(130009)
- 研究(120308)
- 中国(92241)
- 京(81509)
- 科学(73514)
- 财(71637)
- 农(59242)
- 所(59216)
- 江(58207)
- 财经(56011)
- 业大(55392)
- 中心(54386)
- 研究所(53458)
- 北京(51650)
- 经(50869)
- 范(50592)
- 师范(50188)
- 州(47027)
- 农业(46007)
- 院(43960)
- 经济学(43748)
- 技术(41947)
- 基金
- 项目(254943)
- 科学(201649)
- 研究(191900)
- 基金(182648)
- 家(156734)
- 国家(155314)
- 科学基金(135927)
- 社会(119262)
- 社会科(113023)
- 社会科学(112993)
- 省(102340)
- 基金项目(96344)
- 教育(90354)
- 自然(87799)
- 自然科(85860)
- 自然科学(85843)
- 自然科学基金(84315)
- 划(84170)
- 编号(79892)
- 资助(75300)
- 成果(65084)
- 创(56671)
- 重点(56520)
- 课题(55596)
- 部(55566)
- 发(54116)
- 创新(52112)
- 项目编号(49881)
- 大学(48321)
- 教育部(48266)
- 期刊
- 济(169643)
- 经济(169643)
- 研究(115282)
- 中国(80494)
- 管理(63725)
- 财(57993)
- 教育(54986)
- 农(54433)
- 学报(54124)
- 科学(51182)
- 大学(42759)
- 学学(39227)
- 技术(38543)
- 农业(37867)
- 融(31957)
- 金融(31957)
- 业经(29956)
- 财经(27386)
- 经济研究(26170)
- 经(23550)
- 业(22485)
- 问题(21324)
- 图书(21195)
- 技术经济(21013)
- 科技(19302)
- 现代(18225)
- 理论(17620)
- 商业(17412)
- 统计(17345)
- 财会(17309)
共检索到57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崇勋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原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积极协同政府、企业,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路径,加强协同平台建设,实现校政企三方的合作与互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继续教育等一体化发展。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共同营造创新创业人才育人环境,改进育人用人理念,建构创新创业人才"校政企协同"培养体系。
关键词:
校政企协同 高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米银俊 许泽浩
通过协同地市、产业、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为我所用",既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视角,也是新常态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解决了教育与市场、产业脱节的难题;实现了多样性、个性化的学科交叉创新培养。学校注重"形成高水平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提升平台的水平、二者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丰富与创新的多赢局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兵
从战略协同理论的协同效应本质出发,提出了教育与服务协同对接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创业协同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与企业协同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仅丰富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而且拓宽了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俊娜 王成强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阐释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制定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琳 张引琼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由探索、自由思考。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加强对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升级和改造,设立交叉复合课程和新兴特色课程等课程内容体系。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创客空间正逐步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场所。研究利用创客空间,构建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改革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变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詹茜华 李闯 王芳
文章以湖南省大湘南6所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创新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调查方式,系统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外贸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相应地提出大湘南示范区地方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创新的新举措。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外贸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怡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远
高职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理念,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创业与就业结合、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实践结合,打造教育、培育、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质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文化氛围建设和培养制度创新,建设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远
目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政策保障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论述了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提出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校友的作用。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锦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性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增强校内孵化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荣胜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培养新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共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协同创新教学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组建政产学研联盟等,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企联合培养新型高职人才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 政产学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