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7)
2023(16569)
2022(13828)
2021(13096)
2020(10969)
2019(25554)
2018(25389)
2017(48220)
2016(26370)
2015(29665)
2014(29787)
2013(28929)
2012(26317)
2011(23400)
2010(23730)
2009(21734)
2008(21587)
2007(19005)
2006(16648)
2005(14895)
作者
(75479)
(62296)
(62128)
(59295)
(39790)
(29839)
(28278)
(24532)
(23800)
(22513)
(21325)
(21025)
(20132)
(19947)
(19255)
(19160)
(18722)
(18568)
(18068)
(17741)
(15654)
(15552)
(15238)
(14456)
(14030)
(13960)
(13957)
(13788)
(12561)
(12413)
学科
(102772)
经济(102631)
(90705)
管理(88630)
(87559)
企业(87559)
方法(48919)
数学(39201)
数学方法(38440)
(32048)
业经(29394)
中国(26065)
(24507)
理论(24187)
(23253)
财务(23166)
财务管理(23137)
企业财务(21931)
(21654)
(20976)
技术(20141)
(19664)
地方(17750)
(17428)
(16790)
贸易(16777)
(16313)
(16293)
(16133)
农业(16033)
机构
学院(367726)
大学(366219)
管理(147490)
(138626)
经济(135395)
理学(126861)
理学院(125467)
管理学(122983)
管理学院(122296)
研究(117328)
中国(88652)
(78899)
科学(73477)
(66582)
(58606)
(56090)
(56021)
业大(54004)
中心(53314)
研究所(53176)
财经(52618)
北京(50009)
(48586)
师范(48084)
(47665)
(45278)
农业(43765)
(43370)
技术(42737)
经济学(40257)
基金
项目(247913)
科学(194534)
研究(183026)
基金(177448)
(154118)
国家(152728)
科学基金(132113)
社会(112026)
社会科(105969)
社会科学(105938)
(98650)
基金项目(93051)
自然(86954)
教育(86690)
自然科(85006)
自然科学(84984)
自然科学基金(83437)
(82509)
编号(76247)
资助(74057)
成果(62226)
重点(55311)
(53751)
课题(53260)
(52736)
(51248)
创新(48898)
项目编号(47866)
科研(47079)
大学(46536)
期刊
(154999)
经济(154999)
研究(106747)
中国(75602)
管理(60476)
学报(57910)
(54845)
科学(52744)
教育(51795)
(49938)
大学(44320)
学学(41284)
技术(37599)
农业(34504)
(28725)
金融(28725)
业经(26039)
财经(25818)
经济研究(24202)
(22090)
图书(20141)
(19874)
技术经济(19103)
问题(19078)
科技(17813)
(17337)
理论(17016)
统计(16932)
现代(16710)
财会(16576)
共检索到54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福生  郑艳秋  李黎华  丁云鹏  张养忠  朱厚峰  谭红霞  朱翠艳  宿军迪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校企合作机制不顺、行业能工巧匠引进不畅,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实际构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一体、教产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含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一体管理运行机制等丰富内容,实施后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行业特点、可持续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子。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张书  冷士良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缺乏合作的积极性,本文在对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主要困境,提出构建"园校互动,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主要困境,通过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明确高职院校建设科技园的定位、疏通影响政行企校合作育人的障碍因素、增强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对"园校互动、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具体实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宇  李志勇  
中铁十三局高级技工学校结合自身企业办学的实际,在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创建校企一体、课岗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中,校企一体是基础,课岗对接是核心,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根本,骨干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忠  
根据楼宇智能化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了智能楼宇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智能楼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训室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力图从操作层面落实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创新智能楼宇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成文  
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办专业对于解决在校学生的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及就业时的学有所归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校企双主体管理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关键,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基石,专业课程实时改革、教学方法实时更新和企业配置一线资深工程师任教是合办专业成功的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小琴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向应用型转变已成趋势,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文章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一体两翼"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人才培养目标、理论实践教学及校企师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校企协同育人,以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目标为"一体",强调实践领先,对理论与实践教学"两翼"进行深入整合,师资动态互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广告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新革  刘国生  彭铁英  
"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按照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成功实践。通过系列专题研讨强化"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理念、设立"三合一"教师工作室探索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新体制、创建"四有工"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初步成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于为雄  霍炬  姜华  赵志衡  
构建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合力育人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以和伊顿公司合作为例,建设了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共建了校内联合实验中心、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并推广到多个企业,归纳总结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后续研究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奎武  边巍  孙铁波  
根据食品设备自动化专业群的服务域,确定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立专业群"校企融合五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一线五岗,岗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通过与企业的全方位对接,学校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为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资源和实践就业岗位,从而达到校企共同育人的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定修  涂用军  黄玲青  
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详细阐述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内涵、构建"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模式、形成"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育人新格局、实施"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育人新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海林  王继山  
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好特色专业群的基础上,建立"校中厂"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制定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双教学培养标准、打造双师教学团队和开发新型课程体系,探索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校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继耀  高先树  程盛杲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也是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同样一条路,不同的高校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和自身的特点,可以有不同的走法,更有不同的效果。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特点来看,浙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王坤  牟能冶  罗洁  龚迪  
面向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首先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然后,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和创新机制,该平台具有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两个国家实验室正在打造的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及通过平台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琨智  姜洪文  陈立波  王桂芝  聂英斌  
本文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获奖项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该专业依托吉林化工职教集团,与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等企业通过"十双"开展校企联手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的三阶递进,形成了共同培养、共同研究、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基于"产品检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进行了岗课证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组建了"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引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了校内外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