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0)
2023(11957)
2022(9596)
2021(9026)
2020(7533)
2019(17489)
2018(17444)
2017(32098)
2016(17766)
2015(20113)
2014(20315)
2013(19277)
2012(17370)
2011(15430)
2010(16088)
2009(14919)
2008(15163)
2007(13944)
2006(12269)
2005(11326)
作者
(50237)
(41393)
(41390)
(39426)
(26568)
(19841)
(18939)
(16171)
(15800)
(15339)
(14149)
(13962)
(13609)
(13545)
(12859)
(12673)
(12393)
(12375)
(12342)
(11852)
(10516)
(10335)
(10175)
(9762)
(9591)
(9461)
(9238)
(9237)
(8501)
(8412)
学科
(74875)
企业(74875)
(72342)
(67931)
管理(67821)
经济(67819)
方法(31174)
(25461)
业经(23384)
数学(22794)
数学方法(22169)
理论(20310)
(19648)
财务(19589)
财务管理(19557)
企业财务(18489)
中国(17453)
(16789)
技术(16281)
(15260)
(14441)
(13652)
(13416)
(13378)
(12683)
企业经济(12444)
经营(12130)
教育(11533)
教学(11415)
(10921)
机构
学院(247218)
大学(242520)
管理(96021)
(91288)
经济(88975)
理学(80808)
理学院(79968)
管理学(78200)
管理学院(77723)
研究(75700)
中国(60397)
(52568)
(47397)
科学(45541)
(41861)
(38004)
财经(36120)
中心(35340)
(35004)
研究所(33728)
业大(33427)
北京(33417)
(33202)
(32455)
(32220)
师范(31849)
技术(31713)
(28231)
农业(27027)
商学(26359)
基金
项目(154260)
科学(120916)
研究(117333)
基金(107990)
(92860)
国家(91930)
科学基金(80234)
社会(70566)
社会科(66574)
社会科学(66555)
(63658)
教育(57707)
基金项目(55219)
(52080)
自然(51793)
自然科(50715)
自然科学(50700)
编号(50490)
自然科学基金(49803)
资助(45470)
成果(42007)
课题(36197)
重点(34732)
(34147)
(32806)
项目编号(32086)
创新(31498)
(31474)
(29779)
(29751)
期刊
(110201)
经济(110201)
研究(72920)
中国(58855)
管理(44108)
(43626)
教育(41668)
学报(36097)
科学(32876)
(31267)
技术(29235)
大学(28331)
学学(25883)
(21453)
金融(21453)
农业(20569)
业经(19171)
财经(18530)
经济研究(16935)
(16056)
图书(14335)
职业(14320)
财会(14293)
技术经济(13726)
(13013)
统计(12946)
问题(12720)
会计(12589)
(12207)
(12047)
共检索到391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晓峰  刘世军  
本文主要介绍学校几年来在工学结合方面,经过努力探索出的具有自己特色的“2+1”办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文平  
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做中学,做中教"和能力培养职业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学习的过程与生产和产品加工的过程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士群  张荣华  
高职教育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特点,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间的密切合作,精心构建工学结合三级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互惠多赢的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夏君  
作为浙江省惟一的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学院本着立足产业、依托行业、联手企业、贴近岗位、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质量的思路,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万名建设类实用人才。本文介绍了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其产生的多元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佘德琴  顾绘  孙正国  沈建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园艺业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最为活跃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应用型园艺业人才。在"前校后园,校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利用学校与园区深度合作平台,把人才培养的部分环节和内容放到园区,利用园区的生产性资源进行人才培养,并且把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构建基于生产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打造"双师"队伍、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扎实的首岗胜任能力、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较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和生  任谦  何晨阳  
中等职业学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企业的学习与学校的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本文在简述"四化"特征的工学结合模式、"1223"结构的工学结合模式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建立学校与企业对接的办学平台、教育教学平台、资源平台"三平台"的实施模式途径,并根据实践经验引发的启示与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蓉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我院金融与证券专业于2006年1月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本文对该专业在"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探索进行了介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云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民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介绍了以"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林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特征,以及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问题,阐述了几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思路和做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翟艳辉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中,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统一的办学实体是职业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了如何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