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73)
- 2023(4755)
- 2022(3777)
- 2021(3715)
- 2020(2846)
- 2019(6295)
- 2018(6237)
- 2017(10169)
- 2016(6297)
- 2015(7451)
- 2014(7540)
- 2013(6973)
- 2012(6621)
- 2011(5971)
- 2010(6536)
- 2009(5829)
- 2008(5884)
- 2007(5676)
- 2006(5240)
- 2005(4717)
- 学科
- 济(17017)
- 经济(16991)
- 管理(12773)
- 教学(11038)
- 学(8674)
- 业(8591)
- 理论(8250)
- 中国(8048)
- 教育(8034)
- 学法(6996)
- 教学法(6996)
- 企(6805)
- 企业(6805)
- 农(6605)
- 地方(5714)
- 学理(5050)
- 学理论(5050)
- 制(4956)
- 业经(4739)
- 农业(4169)
- 财(4130)
- 银(3875)
- 和(3861)
- 银行(3860)
- 行(3732)
- 组织(3318)
- 经济学(3298)
- 融(3286)
- 金融(3286)
- 发(3245)
- 机构
- 学院(79367)
- 大学(79100)
- 研究(29026)
- 中国(22304)
- 济(22203)
- 管理(21499)
- 经济(21231)
- 科学(18874)
- 京(18736)
- 江(16910)
- 理学(16027)
- 范(15830)
- 理学院(15749)
- 师范(15639)
- 管理学(15151)
- 管理学院(14993)
- 所(14805)
- 中心(14629)
- 技术(14111)
- 教育(13935)
- 农(13676)
- 州(13552)
- 财(13391)
- 职业(13068)
- 研究所(13042)
- 省(12727)
- 北京(12634)
- 师范大学(12173)
- 院(11130)
- 业大(11072)
共检索到149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玲 高东升 肖伟 彭福田 张照宇
"果树园艺学"是园艺专业果树模块骨干课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山东农业大学率先在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开展了"果树园艺学"慕课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该慕课体系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教学团队重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改革等为核心,构建了"果树园艺学"慕课教学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慕课教育平台,进一步创新了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
果树园艺学 慕课 思考与实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嗣军 陶泽 李春灏 佟兆庆 吕德国
作为培养园艺相关专业人才的主体单位,高等农业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拓展园艺专业视野、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受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场地、基地远近、地域气候以及实践课程内容、学时、天气状况及园艺植物物候期等多种因素限制,实践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尽管虚拟教研室、云端课堂等现代技术逐步用于辅助实践教学,但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园艺专业来说,大学生缺乏实地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经历,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沈阳农业大学在校园内仅北山教学科研基地就有100公顷,其中包括果树基地15公顷,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团队结合国家山楂种质资源圃(沈阳)等国家、省市平台运行管理,始终坚持多元化全程性果树园艺基地建设,收集保存了落叶及主要常绿果树,坚持开展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创新相结合,培养园艺专业本科生、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果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果树园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实效。特别是利用温室等设施积极开展南果北种等实践创新活动,使大学生在课余之际能学习了解柑橘类等常绿果树的生物学习性及基本生产技术,拓展了专业视野,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为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及日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嗣军 陶泽 李春灏 佟兆庆 吕德国
作为培养园艺相关专业人才的主体单位,高等农业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拓展园艺专业视野、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受高等农业院校实践教学场地、基地远近、地域气候以及实践课程内容、学时、天气状况及园艺植物物候期等多种因素限制,实践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近年来,尽管虚拟教研室、云端课堂等现代技术逐步用于辅助实践教学,但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园艺专业来说,大学生缺乏实地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经历,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沈阳农业大学在校园内仅北山教学科研基地就有100公顷,其中包括果树基地15公顷,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与优势。果树栽培与生理生态团队结合国家山楂种质资源圃(沈阳)等国家、省市平台运行管理,始终坚持多元化全程性果树园艺基地建设,收集保存了落叶及主要常绿果树,坚持开展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创新相结合,培养园艺专业本科生、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果树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果树园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实效。特别是利用温室等设施积极开展南果北种等实践创新活动,使大学生在课余之际能学习了解柑橘类等常绿果树的生物学习性及基本生产技术,拓展了专业视野,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为大学生进一步深造及日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逸
目前"慕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冲击日益明显。"慕课"的出现对大学学习者、大学教学和大学管理者提出了挑战。尽管"慕课"在运用中有语言、信息化条件、师生之间互动等局限性,但是身处"慕课"冲击浪潮的地方高校必须认真应对。要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设,提供"慕课"的基本保障条件;要开展"慕课"时代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要创新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实现"慕课"效益最大化,充分利用"慕课"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关键词:
慕课 “慕课”建设 地方高校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效梅
应整合"慕课"和传统课堂优势,使教学模式的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进一步统合"慕课"碎片化与传统课堂注重系统化的特点。"慕课"教学要弥合学生自我管理与加强外在监管的鸿沟。
关键词:
“慕课” 传统课堂 思政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文军 孙斌
慕课为高职教育课程建设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及动力。高职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需转变观念,立足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核心,明确在线课程的内容和标准,加大课程资源统筹,构建在线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管理和保障机制,实施有效的推进措施,体现人才培养特色。
关键词:
慕课 在线课程 高职教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永岸,沈康达,李宏国,曾昭权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民族众多,土地辽阔。耕地不足,山多耕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全省人均耕地只有1.25亩,比全国人均耕地还少。但人均占有土地总面积比全国人均多3亩左右,这是云南土地资源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修筑铁路和公路、建设工厂、发展城镇,还要占用大量的耕地,人均耕地将越来越少。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复杂,社会经济条件特殊。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94%,山地的开发和利用是云南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人们已经把发展农业生产的注意力逐步转移到山地。山地目前为我们提供的生活资料与农耕地比较起来,数量是很小的。云南有比农耕地大15倍的山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郝敬虹 王绍辉
为了适应世界城市的发展需要,在都市型农业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的建立与评价等方面入手,探讨提高园艺学总论双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永忠 孙站成 杨文杰 秦喜秀 李国怀
实验教学是农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实验(总论)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实验内容优化设置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设置实验内容;针对近两年的实践,提出一些思考问题,以期促进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
园艺学实验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昌意
回顾和总结了20多年来园艺学科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出成果出人才为目标,教学科研推广紧密结合,互促共进,用高新生物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园艺学科专业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关键词:
生物技术 提升 园艺 学科专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杜国栋 马怀宇 吕德国 秦嗣军 刘国成
实践技能是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在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实践基地作为实践能力提升的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沈阳农业大学果树学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及运行为例,就果树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创建理念和建设途径进行探索,以期为农业院校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院校 实践教学基地 高素质人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小伊 傅小燕 刘红斌
文章分析了“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两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基地建设使之有效服务于“两课”教学提出建议 ,加强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使之延伸、深化和发散“两课”教学内容 ,切实地促进和引导“两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
两课 教学改革 实践基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艾 祝志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的引导下,各院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课程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应运而生,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在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基础上,将《园林景观计算机效果图制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五学-六位"的网络-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习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本卫 朱成山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要求,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呼唤。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大学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立足地方、围绕学生,打造红色文化主题教育馆,构建以红色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模式,全面提升立德树人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乔玉香 张光亚 安立龙
"慕课"教学改革的浪潮正在改变着传统高等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给地方高校带来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应审时度势,立足自身优势,从"慕课"资源的引进和自主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激励保障机制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慕课” 地方高校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