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8)
- 2023(12199)
- 2022(10110)
- 2021(9719)
- 2020(7552)
- 2019(17089)
- 2018(17053)
- 2017(31293)
- 2016(17195)
- 2015(18650)
- 2014(17953)
- 2013(17382)
- 2012(15416)
- 2011(14031)
- 2010(14594)
- 2009(13660)
- 2008(13323)
- 2007(11852)
- 2006(11095)
- 2005(10049)
- 学科
- 济(64370)
- 经济(64280)
- 农(50481)
- 业(49104)
- 管理(40537)
- 农业(33750)
- 企(28861)
- 企业(28861)
- 业经(22241)
- 中国(20580)
- 制(19436)
- 财(16660)
- 方法(16278)
- 地方(15518)
- 体(14477)
- 数学(13411)
- 数学方法(13053)
- 农业经济(12804)
- 发(12590)
- 银(11790)
- 银行(11781)
- 行(11360)
- 贸(11294)
- 贸易(11282)
- 易(10955)
- 理论(10951)
- 教育(10824)
- 策(10734)
- 发展(10647)
- 学(10638)
- 机构
- 学院(224296)
- 大学(215143)
- 济(90148)
- 经济(88000)
- 管理(81380)
- 研究(78891)
- 理学(68390)
- 理学院(67695)
- 管理学(66402)
- 管理学院(65987)
- 中国(63291)
- 农(53992)
- 京(45285)
- 科学(45058)
- 财(43861)
- 农业(40300)
- 所(39124)
- 中心(37611)
- 江(37549)
- 业大(36061)
- 研究所(34374)
- 范(32343)
- 师范(32120)
- 财经(31962)
- 州(29883)
- 经(28821)
- 北京(28695)
- 院(27830)
- 省(27676)
- 技术(25591)
- 基金
- 项目(141112)
- 研究(114224)
- 科学(110537)
- 基金(97709)
- 家(83669)
- 国家(82722)
- 社会(71332)
- 科学基金(70315)
- 社会科(66778)
- 社会科学(66757)
- 省(58614)
- 教育(53228)
- 编号(51110)
- 基金项目(50381)
- 划(47191)
- 成果(43138)
- 自然(40631)
- 自然科(39594)
- 自然科学(39588)
- 自然科学基金(38817)
- 资助(37927)
- 课题(35981)
- 发(32895)
- 重点(32044)
- 农(31362)
- 年(30871)
- 部(30863)
- 性(30546)
- 创(29896)
- 制(29839)
- 期刊
- 济(118999)
- 经济(118999)
- 研究(72169)
- 农(60941)
- 中国(58966)
- 农业(40728)
- 教育(37529)
- 财(33418)
- 学报(31561)
- 科学(29966)
- 管理(28777)
- 融(27442)
- 金融(27442)
- 业经(26250)
- 大学(26171)
- 学学(24175)
- 技术(21913)
- 业(18930)
- 经济研究(16205)
- 问题(16107)
- 农村(15904)
- 村(15904)
- 农业经济(15563)
- 财经(15193)
- 版(13674)
- 经(13191)
- 世界(12725)
- 职业(12363)
- 经济问题(11603)
- 社会(11430)
共检索到369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悦
现阶段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基层组织涣散、产业结构不完善、经济发展缓慢、公共事务受关注度不高等现象。农民合作社可以呈现出多项乡村治理优势,能够满足乡村治理实践工作开展,以农民为主体能够发挥资源共享作用,使得农民个体力量得到有效集中,从而提高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推广。本文梳理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嵌入背景,结合相应原因,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改进建议,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优化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炜 赵烁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不仅履行了对村域禀赋要素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统筹,更成为村治模式的改良因子,使得治理生态系统的重构与新主体的深度嵌入成为可能。农民合作社嵌入乡域治理蕴含了关系嵌入、功能嵌入和结构嵌入三重路径:关系嵌入以信任为首要前提,以协作为过程表征,以竞争为辅助信号;功能嵌入以组织的价值属性能够满足治理需求为基础,可区分“本源功能嵌入”与“溢出功能嵌入”;结构嵌入具有高阶属性,侧重强调主体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中心性”位置。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农民合作社嵌入基层治理的双重显性要素,基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强弱程度及其不同组合,既可识别农民合作社“组织脱嵌”的风险,也可区分农民合作社关系嵌入、功能嵌入或结构嵌入的差异性样态。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合作社 嵌入 基层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连刚 陈天庆 文枚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农民合作社通过发挥自身经济功能可推动乡村发展,并不断向社会领域拓展和延伸,已成为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基于嵌入性视角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三重路径,即资本嵌入、政治嵌入和文化嵌入,提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即规范合作社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完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合作社 嵌入性 路径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 赵秋倩
多元合作共治下农民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中不可忽略的治理主体,不论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抑或自主嵌入乡村社会与其他治理主体联合,均体现出组织形态变迁中新事物的内在生命力。在质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合作社在农村基层治理存续进行了实践检视、合法性基础的描述以及对现实启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集经济实力、组织认同、权威基础于一体,为农村市场转型、农业分工制度建设提供组织动力,对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村社协作共治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进 赵秋倩
多元合作共治下农民合作社日益成为乡村社会中不可忽略的治理主体,不论是在政府强力推动下,抑或自主嵌入乡村社会与其他治理主体联合,均体现出组织形态变迁中新事物的内在生命力。在质性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对合作社在农村基层治理存续进行了实践检视、合法性基础的描述以及对现实启示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集经济实力、组织认同、权威基础于一体,为农村市场转型、农业分工制度建设提供组织动力,对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村社协作共治具有现实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佳民 张照新
[目的]构建德治、法治与自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分别从历史视角和组织视角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变革和农村各类组织构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区属性探讨了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结果]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具有多项功能和价值,可以教育和引导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能代表农民发声,成为农村公共事务协商决策的重要主体;可以承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重要承载主体;可以调节农民之间、农民与其他各类组织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成为乡村社会重要的纠纷调处主体。[结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要从转变观念、完善体制、创新方式、完善法律等方面,加快推动合作社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协商决策,承担更多公共服务。(1)要转变观念和意识,重视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2)完善乡村管理体制,细化县乡政府与村级自治的职责和界限。(3)推动合作社规范发展,健全合作社民主管理。(4)推动购买服务方式,让合作社承担更多乡村公共事务。(5)完善法律法规,为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益丰 陈莹钰 潘晓飞
村治模式改良既关系到乡村综合治理的顺利开展,也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多案例比较分析,研究证实乡村善治的基础是对社区经济资源的有效掌控;利用经济资源为农业社区提供优质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将成为农业社区治理优化的保证;短期内实现合作社与村两委领导者职能重叠,达到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供给同步,可以降低农村社区综合治理成本,提高乡村治理成效;中长期内赋予农民合作社更多综合性服务功能,使其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同时为农业社区提供社会化服务,形成乡村治理良性运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雯雯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之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精英俘获"、普通社员主体性发挥不够、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慈教进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十九大以来,农村农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农民合作社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现已进入了转型阶段,农民合作社数量增多,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合作社存在规模小、人才资源匮乏、资金短缺、服务链条不完整等现实困境。基于此,提出政府引导规范管理、与高校建立人才输送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健全合作社服务体系等路径提升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合作社 现实困境 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越 刘余
使用嵌入性理论,从资源禀赋和社区治理两个维度出发,基于产业类型、组织结构和利益联结以及社区治理、社区文化和社区信任路径,解释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形势下,依托社区资源实现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进而构建合作社“社区嵌入”的发展路径。运用上述分析框架分析贵州省麻江县蓝莓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发现当地社区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直接决定了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产业选择,据此形成的不同产业使合作社在产业结构的嵌入中也有别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村庄治理形成的良好内部信任机制和村庄能人培育是合作社社区嵌入的重要内生动力。目前脱贫地区合作社发展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未来更要重视合作社发展与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嵌入性,依托禀赋定产业,培育能人促发展,同时适时开展联合发展,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质增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传磊 张俊娜 靳启伟 温铁军
在推进乡村建设项目过程中,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招标投标等技术治理手段,将村社集体排除在外,导致市场主体合谋行为防范困难、财政资金耗散严重、项目质量难以保障。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跟踪调研。研究发现:村社集体可以通过创新市场经营主体,承揽中小型乡村建设项目,嵌入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监管等环节,完成村庄公共品的供给,破解项目制困境。在村社嵌入乡村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构建以“五议一审两公开”为规范的项目决策嵌入机制、以内部控制为核心的项目实施嵌入机制和多元主体参与的项目监管嵌入机制等,可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和乡村建设项目质量。研究认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可以通过村社嵌入摆脱技术治理的路径依赖;村社嵌入与招标投标等技术治理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应在二者的不断调适与互补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建设 项目制 村社嵌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阳宁东 邓文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国内消费需求变化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乡村社区旅游中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将我国近年来在农村地区推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运用于乡村社区旅游发展中,从乡村旅游合作社概念的界定、推行的可行性、具体构建等方面来为创建乡村旅游社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乡村社区 旅游 运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世江 周健
交互嵌入是两个系统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通过有形或无形要素的双向联结,实现行动协同、功能互补、同向发展的社会过程。在交互嵌入视角下,以纯农业村庄山东省D村“三社”“三自”实践为样本的理论分析表明,积极推动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资源、关系和认知等方面对于乡村治理体系的主动嵌入,激活乡村治理主体在诉求、行为和精英等方面对于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主动嵌入,并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建构村民利益联结机制、集体理性机制和共同发展机制,不失为后发村庄内生发展动力积累和发展模式优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崔宝玉 高钰玲 简鹏
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刻嵌入于制度结构、资源结构、市场结构和文化结构等制度环境之中,其"内卷化"是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引致的必然结果,"去内卷化"本质上就是降低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制度环境嵌入不断增多,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将增强,这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带来挑战。对仅嵌入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而"内卷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可以通过改善政府供给的制度结构与资源结构、完善政府立法和相关制度安排、合理框定政府作用空间、有效配置政府资源等来实现;对还嵌入于市场结构或文化结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更要求在市场化导向、农民高度分化等强烈冲击下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性与公共性,充分赋予小农主体性。市场结构与文化结构嵌入决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内卷化"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晓峰 孔荣
论文探讨的中心主题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社会机制问题,即在现有的行政体制框架下,地方社会是如何影响合作组织及合作制度创新与变迁的内生过程,决定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发展逻辑与实践成效的。为此,研究通过"行政结构"框架的构建,引入综合性的"嵌入观",分析了双二元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结构、分化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分立的宗族派系势力结构,以及人格化运作的行政力量对合作社发展的影响机制,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嵌入特定的社会场域中,受多种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遵循着一定的社会逻辑,现阶段合作社发展的复杂局面受到了"四重嵌入"机制的影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和阶段的合理性。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重嵌入 行政—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