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7)
2023(10081)
2022(8652)
2021(7983)
2020(6770)
2019(15945)
2018(15665)
2017(30421)
2016(16618)
2015(18645)
2014(18637)
2013(18827)
2012(17628)
2011(16034)
2010(16065)
2009(14847)
2008(14786)
2007(13534)
2006(11632)
2005(9981)
作者
(48705)
(41231)
(40556)
(38999)
(25829)
(19926)
(18883)
(15940)
(15283)
(14602)
(13897)
(13819)
(12991)
(12823)
(12746)
(12655)
(12620)
(11852)
(11810)
(11691)
(10180)
(10016)
(9863)
(9334)
(9288)
(9166)
(9144)
(9080)
(8366)
(8326)
学科
(70729)
经济(70658)
(45555)
管理(41808)
方法(32461)
(32192)
企业(32192)
(31100)
数学(29237)
数学方法(28960)
农业(20619)
(18082)
中国(17255)
地方(17221)
业经(16778)
(14613)
(14334)
(12019)
贸易(12017)
(11606)
(11039)
财务(11021)
财务管理(10992)
(10875)
银行(10850)
(10477)
金融(10474)
企业财务(10325)
(10265)
环境(9788)
机构
学院(238044)
大学(236260)
(95707)
经济(93366)
管理(88956)
研究(79920)
理学(76956)
理学院(76020)
管理学(74658)
管理学院(74198)
中国(60530)
科学(50750)
(49435)
(49139)
(43899)
(40809)
业大(39166)
中心(38561)
农业(38174)
研究所(37299)
(36699)
财经(34897)
(32636)
师范(32321)
(31538)
(31511)
北京(30202)
经济学(29583)
(28178)
经济学院(26968)
基金
项目(160824)
科学(125741)
研究(116873)
基金(115700)
(100932)
国家(100024)
科学基金(84882)
社会(74002)
社会科(69834)
社会科学(69810)
(65081)
基金项目(62534)
自然(54720)
(53916)
自然科(53389)
自然科学(53371)
教育(53077)
自然科学基金(52442)
编号(47996)
资助(46428)
成果(38803)
重点(36204)
(35612)
(35516)
课题(33057)
(32971)
科研(31315)
创新(30866)
(30673)
国家社会(30075)
期刊
(107249)
经济(107249)
研究(66230)
(49438)
中国(46280)
学报(40485)
科学(36614)
(35099)
农业(32794)
大学(30158)
学学(28526)
管理(27508)
教育(23010)
(22859)
金融(22859)
业经(20854)
技术(19290)
财经(16779)
经济研究(15973)
(15561)
问题(15015)
(14334)
(13928)
资源(12003)
技术经济(11469)
理论(10830)
图书(10749)
科技(10617)
统计(10617)
业大(10483)
共检索到346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宏光  陆凯旋  
"村改居"是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其顺利实施有助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村改居"过程中面临着城乡管理体制的转换、集体资产改制、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调整等诸多问题,新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成为影响"村改居"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该文结合对山东滕州J村的调研,从制度供给、制度摩擦,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矛盾的角度,对"村改居"的适应性效率展开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善江  
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凤杰 ,王玲 ,张秀清  
对于乡村医生人才是否适应当今农村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也应从当前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和农村卫生服务要求及医学发展等多方面来研究,也要考虑到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 传统的乡村医生初等医学教育模式是历史的产物。根据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要求有限及教育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对乡村医生主要采取初等医学教育的模式,培训方式主要以举办短期训练班为主,把一个青年农民培养成一个取得乡村医生证书的人员,往往不是通过一次教学所能完成的,这种低起点、短学制、投资省、见效快的乡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保障农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医生这一职业,对其技术、道德等方面要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这种培训方式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①初等医学教育知识结构复杂,课程多,学制长。②培训内容难以适应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通过初等医学教育模式培养的乡村医生,医学知识不系统,知识老化程度高,与日益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③初等医学教育培养职业医生为中国特有。与国际医生培养模式差距大,必然影响乡村医学教育的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娟  刘凌  杨勇  
基于地区物流业发展特点及一定的指标选取原则,以青岛为例,从经济社会基础、物流市场规模、管理服务水平三个方面选取典型指标,通过典型指标、典型城市对比,评价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市场调研,进一步挖掘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窦银娣  叶玮怡  李伯华  刘沛林  
文章从“三生”空间视角构建了传统村落旅游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其旅游适应性水平,为传统村落旅游适应性研究提供了一个量化视角。结果显示:(1)“三生”空间旅游适应性反映土地利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面对旅游开发的适应特征和适应程度,具体表现在空间功能旅游化、空间营建有序化和空间属性提质化三个方面。(2)3个子系统中,适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除生产空间为一般适应,其余均为比较适应;子系统间得分差异较小,表明3类空间的旅游适应能力较均衡。(3)各空间类型对3类要素的适应程度上表现出内部差异,空间功能层面,生态空间景观功能发挥不足,生产空间旅游经济结构单一;在空间营建层面上,生活空间住宅建设无序、公共空间不足,生产空间耕地利用率低;空间属性层面总体适应良好,但生产空间在景点开发、环境承载方面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翔  程慧波  鱼腾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流动穆斯林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能否适应城市生活,尽快融入城市,已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对兰州市流动穆斯林主要分布地区调研、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萨默斯dy系数分析、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等对兰州市流动穆斯林在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日常生活方式)、心理等方面的适应程度进行系列评判,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与认知,为更好地服务和管理好这个群体提供指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相林  侯云先  林文  申强  
加强小城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尤其是农村农情的应急管理模式,成为一项重大的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对考虑覆盖半径内需求满意差异的设施选址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设施点功能优化模型,给出一种启发式算法。把所建模型应用于山东省滕州市现有7个小城镇应急医疗服务中心的功能优化,得出其最优服务镇与服务半径,画出服务布局图,并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提出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群  
旅游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相关利益主体面对旅游发展变化的适应情况,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表征。文章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内的汤口镇和宏村镇为案例地,采用潜在类别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聚类分析,对案例地相关利益主体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得出: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能力可分为游离式、融入式和沉浸式三种,分别约占41.06%、52.61%、6.33%,沉浸式是最理想的适应结果;旅游小城镇利益主体适应行为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行为适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心理适应,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适应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而经济心理适应却处于中等偏下,社会和环境心理适应处于中等偏上;游离式、融入式利益主体与沉浸式利益主体在经济增加、社会和谐感知、环保责任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游离式利益主体还存在着较大的心理失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石绍成  吴春梅  
因地制宜是国家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特征与行为,而对其产生的结构性条件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将其理论解释拓展至制度、政府与社会关系等结构性要素,并建立了"适应性治理"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过程逻辑厘清了因地制宜的发生情境、制度空间与实现机制。个案研究发现,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发生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双重约束的情境下,运作于"松散耦合"的制度结构中,并依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因地制宜主要是中国政策实施重视弹性规则的制度产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陆志翎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苏南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程度较高,但过快的城镇化进程也给乡村带来了水网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导致乡村面临的生态风险增加,静态的景观规划方法逐渐无法适应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论文以苏南乡村的地域特征为基础,选取苏州吴江三白荡北部片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要素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干扰度分析和景观脆弱度分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得到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依据不同风险等级经空间分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维育区、动态适应区和综合建设区,分别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改善乡村适应性循环和提升乡村多情境反馈三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金华  陆志翎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区,苏南地区乡村建设发展程度较高,但过快的城镇化进程也给乡村带来了水网格局破碎、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导致乡村面临的生态风险增加,静态的景观规划方法逐渐无法适应当前乡村生态文明发展的需求。论文以苏南乡村的地域特征为基础,选取苏州吴江三白荡北部片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在生态要素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干扰度分析和景观脆弱度分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体系,并得到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依据不同风险等级经空间分异将研究区域划分为生态维育区、动态适应区和综合建设区,分别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改善乡村适应性循环和提升乡村多情境反馈三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帅  王华飞  宋伟华  贾明珲  杨亚宾  战静华  
地热供暖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并且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备受政府及相关企业关注,但随着回灌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地热供暖工程初始投资越来越高。以山东省德州市的地热供暖工程为例,对经济效益做出详细分析,证明地热供暖工程经济可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朝云  
创新效率与组织规模的关系,是技术创新研究者关心的热点之一。文章依据创新周期理论,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组织规模之间的动态适应性,得出大中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具有各自创新优势,适应技术创新效率的组织规模是动态变化的,据此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化分工与合作的观点,以及从创新产生、创新使用与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实现高效率创新的实施机制,以期促进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丹  张西林  
通过问卷调查,将城市社会适应性作为前因变量,采用假设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了城市新市民的社会适应性对休闲限制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社会适应对个人限制、结构限制和人际限制3类因素均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通过个人限制的中介作用对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产生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对休闲限制因素的总体影响大小依次为结构限制、人际限制和个人限制。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提高新市民自身的城市社会适应性可以削弱各类休闲限制因素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新市民改善其休闲参与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