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24)
2023(17848)
2022(15173)
2021(13929)
2020(11565)
2019(26298)
2018(25912)
2017(49086)
2016(26810)
2015(29733)
2014(29629)
2013(29129)
2012(26619)
2011(24100)
2010(24281)
2009(22540)
2008(21099)
2007(18762)
2006(16612)
2005(14067)
作者
(79399)
(65741)
(65356)
(62206)
(41462)
(31633)
(29704)
(25830)
(25282)
(23298)
(22377)
(22268)
(20877)
(20505)
(20293)
(20192)
(19890)
(19356)
(18738)
(18695)
(16486)
(16028)
(15962)
(15074)
(14888)
(14619)
(14497)
(14361)
(13285)
(13106)
学科
(102253)
经济(102050)
管理(72566)
(71664)
(56950)
企业(56950)
方法(44595)
数学(37824)
数学方法(37441)
(36357)
中国(35340)
(27726)
金融(27718)
(27149)
(26441)
银行(26364)
业经(26213)
(25410)
农业(24231)
(24199)
地方(24148)
(22890)
理论(19115)
(17851)
贸易(17838)
(17308)
(17131)
财务(17054)
财务管理(17027)
(16281)
机构
大学(374305)
学院(374211)
(144081)
管理(143844)
经济(140648)
研究(128670)
理学(124910)
理学院(123430)
管理学(121186)
管理学院(120528)
中国(98675)
科学(82827)
(79509)
(73152)
(65795)
(65220)
业大(62209)
研究所(60015)
中心(59705)
农业(56923)
(54759)
财经(53064)
(49848)
北京(49581)
师范(49237)
(48294)
(46339)
(44694)
经济学(43300)
技术(40009)
基金
项目(263195)
科学(205049)
基金(189573)
研究(187627)
(167843)
国家(166362)
科学基金(141333)
社会(118941)
社会科(111928)
社会科学(111893)
(104183)
基金项目(101431)
自然(92859)
自然科(90708)
自然科学(90682)
自然科学基金(89030)
(87879)
教育(85318)
资助(76441)
编号(76172)
成果(61231)
重点(59184)
(56409)
(56269)
(54671)
课题(52851)
创新(51014)
科研(50511)
计划(49111)
国家社会(48595)
期刊
(156907)
经济(156907)
研究(107426)
中国(74170)
(69737)
学报(68954)
科学(60030)
大学(51341)
管理(49104)
学学(48817)
(48769)
农业(46380)
(42832)
金融(42832)
教育(40892)
技术(29142)
业经(27855)
财经(25368)
经济研究(24488)
(21699)
问题(21697)
(21673)
(20338)
业大(19255)
科技(19242)
图书(18154)
理论(17474)
技术经济(16169)
现代(16164)
实践(16014)
共检索到545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何建宁  贾涵  
社会融入是社会行动的结果,而经济活动是社会行动的首要活动。根据对陕西省西安市的调查数据,以"是否持续参与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考量"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否,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自身特征、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4个方面分析"村改居"群体城市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村改居"群体的城市社会融入与年龄、性别等自身条件无关,经济资本中分红、房租等可替代收入变量和人力资本中高层次职业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不显著;交往能力和政策制度变量在各自的类别模型中对"村改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琨媛  黄耀宇  
农村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的改变,以及传统村落文化的衰落,加剧了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困境,而这也是现阶段人们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过程中的需要破解的一个现实问题。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现阶段要考察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识别其可能遭遇的困境和难点,这些困境可能是由自身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外部因素影响所致。为改善这一现状,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能力,外界的环境支持尤为重要,如帮助农村弱势群体链接资源、提供机会、营造氛围等,为农村弱势群体潜能挖掘和自我提升助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茂庆  黎智慧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其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障碍与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所面临的融入困境具有一定相似性。文化融入、心理融入和教育融入是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入的主要维度。总结分析英国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身份认同模糊易致群体冲突,家庭贫困限制融入方式与速度,教育福利受限阻碍学业成就均衡等影响因素。英国提出通过加强公民教育,促进流动儿童身份认同;搭建媒介俱乐部,鼓励流动儿童教育叙事研究;开展社区工作,提高移民家庭融入资本;落实政府职责,满足流动儿童多重需求等具体策略,以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龙  王桂玲  
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本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指数两个角度剖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结构特征,并借助OLS回归模型检验城市融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1)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综合融入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心理认同层面则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年龄与综合社会融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维度上具有不同的融入特点;(3)人力资本存量越高,融入优势越强;(4)自营劳动者的融入水平优于其他群体;(5)党员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对社会融入具有促进效应。此外,由于迁移的特殊性,失地农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渝  
女性农民工在进城农民工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女性农民工进入城市,一方面相对改变了她们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社会对其性别期待,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性别的传统惯性,女性农民工在职业、家庭、社会网络等方面依然处于不利的境地。男女平等和城市化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本文依托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合数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并通过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分析对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结果主要表现为留城和回乡两种行为特征,性别、年龄、到京时长、社会网络、是否有耕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男性,无耕地,来京时间1~5年或8年以上,拥有业缘型的社会网络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良好;同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构建对城市融入有较大的影响力。两次业缘型社会网络构建的风险期,对应着两次城市融入的淘汰缺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华香  田贵贤  
本文依托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合数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并通过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分析对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结果主要表现为留城和回乡两种行为特征,性别、年龄、到京时长、社会网络、是否有耕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男性,无耕地,来京时间15年或8年以上,拥有业缘型的社会网络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良好;同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构建对城市融入有较大的影响力。两次业缘型社会网络构建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楠  
文章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与2017年流动人口从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交融和身份认同四维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融入评价体系,划分城市等级,分析融入情况的空间分布及变化情况,最后进行影响因素探究。结果表明:不同省份城市间融入差异较大,省内相邻城市具有相似性;京津不再是融入中心,长三角融入中心北迁明显,珠三角融合度由沿海向内地递减。政策启示是,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地理优势,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重视流动人口子女安置与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璐  张皓  郭林  
随着城镇化进程发展和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农民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城市融入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定量和抽样调查方法开展研究,发现男性或已婚者的城市融入意愿不强烈,新一代农民工比老一代农民工更愿意融入城市社会,子女教育变量对养老地点的选择有显著影响,而养老、医疗、住房等制度变量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并无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侯国庆  高鸣  乔光华  
【目的】推进垃圾分类是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阐释地方性共识和群体融入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影响,以明晰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307份微观样本数据,利用Probit与Ⅳ-Probit方法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地方性共识和群体融入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影响。【结果】(1)地方性共识和群体融入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地方性共识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群体融入在地方性共识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较其他村民而言,村内大姓村民更易受到地方性共识的影响,从而更可能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结论】本文认为应重视地方性共识的积极作用,并着力提升农村居民对村庄的认同与融入水平,依据不同群体特征采取差异化措施,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云  李波  
在对重庆480个新生代农民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社会-经济层面、社区-文化层面、结构-制度层面、感知-心理层面四个维度,构建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解释变量中,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是交往程度、政策了解程度、政策评价、管理与服务参与情况、收入水平、挣钱后的打算、被排斥感、转移住处次数,其中,转移住处次数和被排斥感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变量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为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应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和红  任迪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青年流动人口健康意识调查"数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融入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通过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状况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1.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目前的健康状况比离开老家时变好,64.0%的人认为目前的健康状况与离开老家时相比没有变化,14.6%的人认为目前健康状况变差。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平均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父母都无疾病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健康状况变好;而流动时间为"5~10年"组和"10年及以上"组、压力较大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健康状况变差。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融入程度较低,相关部门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状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文海  
基于对1980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从农民工分层分化即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差异,以及异质性要素对城市融入程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民工群体内部的差异和分化导致了其在城市融入程度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务工目的、交际网络、流动模式、职业、收入水平等异质性要素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具有影响;务工年限及其差异对其城市融入水平影响不显著。建议农民工城市融入政策措施的制订应该考虑农民工群体的异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陆自荣  张颖  
现有文献对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制度和体制限制的研究较多,而对农民工个体行为和心理融入城市社区的研究较少。借助社区感知融合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通过设计问卷、建立数据库,对农民工城市社区感知融合进行了研究,并把其和户籍居民、非农外来工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社区感知融合度总体水平远低于户籍居民和非农外来工,特别是其中的城市社区归属感更是如此。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影响三个群体社区归属感和满足感的因素总体是一致的,但也存在差异。一致性表现为社区人际关系、社区政治参与、社区环境、文化等因素是影响三个群体社区归属感和满足感的主要因素,个人经济地位为非主要因素。差异性表现为社区居住年限、社区政治参与、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郭沛  
基于3 167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定居意愿对其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与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显著正向相关,城市认同对身份认同起到间接影响;定居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心理融入水平,同时定居意愿与社会网络存在交互影响。在独居和半迁移模式中,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而对于全家迁移的农民工来说,社会网络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表明全家迁移对农民工社会关系具有部分替代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