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0)
- 2023(12162)
- 2022(10184)
- 2021(9444)
- 2020(7468)
- 2019(16875)
- 2018(16618)
- 2017(30138)
- 2016(17195)
- 2015(19259)
- 2014(19007)
- 2013(17833)
- 2012(16728)
- 2011(15521)
- 2010(16181)
- 2009(14706)
- 2008(14274)
- 2007(13114)
- 2006(12070)
- 2005(11253)
- 学科
- 济(62724)
- 经济(62666)
- 管理(43452)
- 业(42220)
- 企(32816)
- 企业(32816)
- 中国(27064)
- 农(21581)
- 教育(21351)
- 地方(20568)
- 方法(16689)
- 业经(16428)
- 财(14846)
- 农业(14452)
- 理论(13739)
- 发(13484)
- 学(13438)
- 数学(13410)
- 策(13281)
- 数学方法(13137)
- 制(12808)
- 贸(12752)
- 贸易(12739)
- 银(12454)
- 银行(12445)
- 易(12286)
- 行(12172)
- 融(11891)
- 金融(11890)
- 技术(11705)
- 机构
- 学院(231236)
- 大学(227225)
- 济(88923)
- 经济(86619)
- 研究(86469)
- 管理(80006)
- 理学(66573)
- 理学院(65691)
- 管理学(64504)
- 管理学院(64015)
- 中国(62090)
- 京(50916)
- 科学(49580)
- 所(43370)
- 财(43199)
- 范(42014)
- 师范(41747)
- 江(39229)
- 研究所(38627)
- 中心(38225)
- 教育(36031)
- 农(33941)
- 北京(33603)
- 师范大学(33380)
- 财经(32154)
- 院(31405)
- 州(31385)
- 技术(30190)
- 经(28927)
- 业大(28449)
- 基金
- 项目(139863)
- 研究(114894)
- 科学(111579)
- 基金(94987)
- 家(80401)
- 国家(79462)
- 社会(69467)
- 科学基金(67729)
- 社会科(65552)
- 社会科学(65542)
- 教育(59331)
- 省(58026)
- 编号(51326)
- 划(49602)
- 基金项目(48053)
- 成果(44708)
- 自然(39754)
- 课题(39691)
- 自然科(38791)
- 自然科学(38783)
- 资助(38378)
- 自然科学基金(38040)
- 发(36898)
- 年(33800)
- 重点(33003)
- 部(31320)
- 发展(30495)
- 规划(30311)
- 项目编号(30222)
- 性(30109)
- 期刊
- 济(113969)
- 经济(113969)
- 研究(83491)
- 中国(61730)
- 教育(61484)
- 农(33527)
- 管理(32523)
- 财(31927)
- 科学(28295)
- 学报(27819)
- 融(26038)
- 金融(26038)
- 技术(25122)
- 农业(23167)
- 大学(22785)
- 业经(21164)
- 学学(19652)
- 经济研究(18020)
- 职业(17702)
- 财经(15429)
- 坛(14254)
- 论坛(14254)
- 问题(13842)
- 经(13437)
- 发(12213)
- 贸(12200)
- 图书(12091)
- 业(11876)
- 技术教育(11593)
- 职业技术(11593)
共检索到385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石伟平
近年来,以"机器换人"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在东部沿海省份逐步深入,这既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种社会变革。随着"机器换人"对部分技术技能型岗位的替代,对职业教育的就业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职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结构、培养方式等放慢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机器换人",职业教育必须在专业结构与布局,产教融合,功能拓展以及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改革与优化。
关键词:
机器换人 产业转型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晓 徐珍珍
机器换人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变革发展的重要契机。它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种经济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引发了劳动力市场数量、质量与结构上的变化与失衡,凸显了职业教育发展的藩篱。因此,职业教育应从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拓展职业教育职能、提升职业教育发展层次等方面入手,以期解决机器换人与职业教育发展间的新一轮矛盾,提高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适配性。
关键词:
机器换人 职业教育 转型升级 人才结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存田
我国发生的"用工荒"现象并非缘于劳动力不足,而是劳动者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愿表达,这给予职业教育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产业升级要求能力培养的有效强化,校企结合是必要路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知识、技能、态度要同步提升;城乡一体化要求城市要负起培养培训劳动者的责任,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科学统筹,促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受教育者也能获得优质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迈过城乡门槛,以破解"用工荒"难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志坚 赵兴民 卢德生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与未来趋势。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与需求,职业教育应主动变革,从国家层面需做好顶层设计、规划统筹,推动职业教育宏观转型变革;省级层面应区域统筹,以区域联盟形式培养人工智能所需人才;各职业院校则应主动对接人工智能需求,改革师资、教学、培训等模式与内容。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兆玮 靳瑞芳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推动社会进步、技术革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职高专院校实行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同的招录模式,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文化素养,且在普通本科后进行顺次录取,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新高考改革推行分类考试,取消批次设置,提倡技能型高考,为高职高专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职高专院校应以新高考改革为契机,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推行教学改革,不断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构建科学的考试招生制度,深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单莹 唐智彬
县域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底层结构,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盘,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嵌入地方”“服务农民”“突出公共性”以及“重视基层创新”等重要经验。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从县域职业教育的稳定结构、开放功能、多样形态、协同机制以及可持续生态等方面,系统理解与优化县域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定位。当前,县域发展与治理模式转变引发的价值“虚化”、发展底层逻辑转换造成的功能“窄化”以及结构性缺陷突出导致的形象“矮化”是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推动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县域职业教育结构,构建发展新秩序,优化内容体系,突出系统多重目标、多种形式以及多类产出;重塑县域职业教育的“地方性”,理顺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面向县域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以县域公共服务制度、财政治理制度以及评价制度改革来引导和保障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峰 卢立涛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呼唤新的发展途径,而信息技术的革命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终身自主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丰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拓宽其培训渠道以及提升其专业理论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信息化对"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作用,需要职业院校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和提升"双师型"教师信息化教研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桂彬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积极融入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文化、科技与人才支持。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职业教育凭借技能输出与人才供给优势,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共同富裕背景下,教育公平机制尚未健全、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品质化教育深入性有待挖掘和“学校后教育”失衡问题凸显,成为阻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职业院校应基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构建科学高效的教育体系;坚持共同富裕发展观,全方位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共同富裕道路,培育“技能富裕”人才;筑牢共同富裕根基,精准定位职业教育功能,以此形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价值追求 破解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晓 徐珍珍
"机器换人"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背景下资本有机构成快速提高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与趋势,本质上是技术和资本对于劳动力的取代。这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应从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拓展职业教育培训功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双方的匹配性与耦合度,为进一步助推机器换人进程提供切实的人力资源与智力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媛 李新发
在类型教育背景下探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行动策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职业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完成完整工作任务的能力,课程开发需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及企业岗位多重需求,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学校自身发展的特色和情况进行。基于类型教育特征、职业教育课程特征和学生当前发展水平分析,以市场需求调研为起点,将教育与职业、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对接起来,进行类型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从国家进行统筹规划、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加强自身建设三个方面予以保障,保证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质量。
关键词:
教育类型 课程开发 行动策略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靳成达
数字技术崛起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教育也进入数字化转型升级阶段。依托数字技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但是对教育数字化改革做出的必要回应,更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政策、价值、发展三个层面理解其内涵,并遵循类型教育的教育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开放化和管理决策清晰化三个显著特征,以数字化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为根据,从推动职业教育业务系统全方位重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进行创新改造,提升职业教育供给水平,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盛子强 周琪 常立生
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并肩迈入普及阶段,意味着人们接受教育有了更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更加不利的环境。为此,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姿态去面对新形势,需要采取多措并举的方法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其基础地位作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教育普及化 中等职业教育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现代职业教育是实现制造业强国崛起的关键,必将成为助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人力与智力源泉。为此,"中国制造2025"实施关键期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四大发展战略:一是纵向贯通,打破职业院校学生成才发展的"天花板";二是横向融通,构建职业教育互通合作的"共同体";三是外部联通,构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双路径";四是对接产业,打造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升级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石伟平
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的产业发展、新市民群体崛起及新型城镇社会结构形成的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职业教育的院校结构布局与新型城镇规划战略不匹配、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办学水平与培养质量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要通过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展基于新型城镇的社区学院,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参与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推动职业培训与创业培训并重,形成服务"人的城镇化"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 社会结构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尚平 周俊丹 陈玉梅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存在相互制约、渗透、促进的双向关系。本文以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为背景,在对两者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生活、人口和环境五个方面,系统论述职业教育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建立理论模型,并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城乡一体化 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