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2)
- 2023(14284)
- 2022(12417)
- 2021(12116)
- 2020(10018)
- 2019(23290)
- 2018(23170)
- 2017(44784)
- 2016(24451)
- 2015(27910)
- 2014(27728)
- 2013(27418)
- 2012(25694)
- 2011(23411)
- 2010(23359)
- 2009(21661)
- 2008(21450)
- 2007(18899)
- 2006(16850)
- 2005(15052)
- 学科
- 济(99409)
- 经济(99298)
- 管理(70126)
- 业(66622)
- 企(55482)
- 企业(55482)
- 方法(44987)
- 数学(38941)
- 数学方法(38432)
- 中国(28940)
- 农(26646)
- 财(24626)
- 贸(21616)
- 贸易(21604)
- 易(21106)
- 业经(21102)
- 学(20680)
- 制(18965)
- 地方(18708)
- 农业(17242)
- 策(16936)
- 理论(16466)
- 银(15994)
- 银行(15958)
- 和(15930)
- 行(15281)
- 务(14906)
- 环境(14861)
- 融(14845)
- 金融(14844)
- 机构
- 大学(352728)
- 学院(349011)
- 济(146303)
- 经济(143224)
- 管理(137565)
- 研究(122605)
- 理学(118254)
- 理学院(116924)
- 管理学(115040)
- 管理学院(114400)
- 中国(94101)
- 京(76279)
- 科学(73103)
- 财(66758)
- 所(61630)
- 研究所(55911)
- 中心(54536)
- 财经(53260)
- 农(52655)
- 江(50260)
- 北京(49278)
- 经(48506)
- 业大(48480)
- 范(46905)
- 师范(46554)
- 经济学(44232)
- 院(44159)
- 农业(41057)
- 州(40921)
- 经济学院(39753)
- 基金
- 项目(230679)
- 科学(181559)
- 研究(171428)
- 基金(168352)
- 家(145797)
- 国家(144599)
- 科学基金(123659)
- 社会(108090)
- 社会科(102333)
- 社会科学(102307)
- 基金项目(88042)
- 省(86249)
- 自然(79290)
- 教育(78651)
- 自然科(77443)
- 自然科学(77427)
- 自然科学基金(76051)
- 划(73790)
- 资助(70987)
- 编号(69807)
- 成果(58578)
- 部(52415)
- 重点(51118)
- 发(48893)
- 课题(48396)
- 创(47046)
- 教育部(45262)
- 国家社会(44290)
- 创新(43847)
- 大学(43803)
- 期刊
- 济(162436)
- 经济(162436)
- 研究(109914)
- 中国(66922)
- 学报(52560)
- 管理(52159)
- 科学(49871)
- 财(49348)
- 农(48378)
- 教育(40677)
- 大学(40380)
- 学学(37611)
- 融(34673)
- 金融(34673)
- 农业(33834)
- 技术(29574)
- 财经(26402)
- 经济研究(26279)
- 业经(24243)
- 经(22610)
- 问题(20979)
- 贸(19468)
- 图书(19031)
- 业(17775)
- 理论(17458)
- 国际(17441)
- 技术经济(17204)
- 世界(16778)
- 现代(16042)
- 科技(15872)
共检索到526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娜 郝大鹏 李力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时期,稳健的货币政策应采取“机会主义”策略,同时兼顾产出和通胀的变化以稳定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本文基于1993-2014年间我国利率、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率的季度数据,构建了平滑转换形式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规则,估计出包含产出中间目标的我国货币政策的反应函数,并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调节实际上兼顾了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并表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和非对称性。而且,利率的调节力度依赖于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程度,当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较小时,利率对于通胀缺口反应较温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邓伟 唐齐鸣
本文融合"机会主义"货币政策时变中间目标和阈值效应的特征,提出了含时变产出中间目标的"机会主义"货币政策规则,并利用时变阈值的"泰勒规则"从通胀和产出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规则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利率的调节同时兼顾了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且调节程度依赖于通胀、产出与其中间目标的偏离程度,表现出"机会主义"货币政策策略的特征。利率对经济增长与其中间目标较小的偏离([-1.478,1.522])就会作出反应,而对通货膨胀与其中间目标较大的偏离([-2.55,2.15])才会作出反应。在我国"十二五"期间,为了实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总体目标,我国货币政策应该采取更加灵活...
关键词:
“机会主义”货币政策 中间目标 时变阈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卜永祥 周晴
作为衡量一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货币状况指数"正越来越多地被各国中央银行采用,一些央行以之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更多央行把它作为制定货币政策时的参考指标。常规的货币状况指数涵盖利率和汇率两个因素,是协调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拓展货币状况指数的概念,综合考察利率、汇率和货币供应量三个因素,在估计中国总需求曲线和菲利浦斯曲线之后,构造反映中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货币状况指数,分析中国近年实际货币状况指数与经济增长,名义货币状况指数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量化了货币供应量,有效汇率和利率调整对中国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变动的贡献率。
关键词:
货币状况指数 货币供应量 有效汇率 利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艳丽 王霞
本文提出了具有时变阈值的门限泰勒规则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1992-2014年间货币政策规则中的时变门限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时变阈值的引入揭示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三大显著特征:第一,非对称性,即高通胀时期利率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值均大于低通胀时期;第二,不稳定性,即不论通胀率高低,利率对通胀缺口的反应系数均非显著大于1;第三,时变性,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所参考的阈值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
关键词:
泰勒规则 时变门限效应 贝叶斯方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文分析此次货币政策"转向"的宏观经济背景,指出货币当局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过程中面临的两难处境,并从近期和中长期两个角度给出化解困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货币政策 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建宇 陈西果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复杂时期,经济发展走向新常态,这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新要求。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货币政策转型必须以战略的思维和宏观的视野,以"市场运作、顺畅运行、灵活自主、健康平稳"为导向,为经济新常态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明志
中华世纪坛的钟声迎来了新中国新千年的第一个黎明。在人类跨入新千年的门槛之际,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高质量高速度增长阶段,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呼唤着更加科学的宏观调控方式。继成功地执行了反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又执行了一系列旨在防止和抑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江春
本文认为 ,中国目前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是由传统产权制度的缺陷造成的 ,因此 ,要使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真正具有有效性以及要构建真正灵敏有效的宏观调节机制 ,最根本的措施是进行财产权分散化的产权改革 ,使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市场运行规律相对独立的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 ,能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 ,以创造产权明确及财产权利一律平等的合理的产权制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有必要适应经济景气的周期阶段变化而及时调整,完成从流动性管理到风险管理的操作模式转变。虽然中国粮食产品价格具有长期上涨的结构性特征,但通货膨胀已经并且将继续呈现低核心通货膨胀率的趋势,货币政策应该采取以核心通货膨胀率为度量的价格稳定目标。中国货币政策在强化其经济稳定职能的独立性和领导力的同时,应该承担经济增长责任并建立最高可持续增长率性质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积极需求管理实现中国经济的反向软着陆。
关键词:
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易宪容
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走向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总基调仍然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而对今年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针对不同情况,本文给出了对应的货币政策取向,同时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稳健货币政策,指出要通过制度改革让低成本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关注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要重点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
2013年 中国 货币政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靳云汇 刘明志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史永东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对该目标选择是否正确,不仅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而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程度的判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勇
本文在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框架下,通过构建一个明确包含中央银行行为方程和货币政策透明度模块的DSGE模型,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进行了经验研究。基于中国1992~2013年季度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结论得到了中国实践经验和跨国数据的双重支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低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低的中央银行独立性彼此强化,成为导致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虹檠 黄鹏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中央银行统一制定、实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政策效力的城乡差异。本文分别实证检验了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影响。经济计量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农村比城市的反应更敏感;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农村受政策紧缩的影响更大。同时,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明显小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过热的抑制作用。文章进一步对货币政策效力城乡差异的形成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其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效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贞
中国货币供应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此次研究。研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与宏观经济、货币金融学相关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具体分析框架,就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为导致中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具体影响路径展开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为中国保持物价稳定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 中国 货币 物价 影响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