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0)
2023(12450)
2022(9946)
2021(9211)
2020(7489)
2019(16676)
2018(16881)
2017(31342)
2016(17948)
2015(21004)
2014(21188)
2013(19763)
2012(18150)
2011(16285)
2010(16766)
2009(15568)
2008(15632)
2007(14497)
2006(13034)
2005(12371)
作者
(49632)
(41393)
(41067)
(39350)
(26414)
(19817)
(19009)
(15927)
(15691)
(15217)
(14220)
(14152)
(13541)
(13212)
(12830)
(12716)
(12684)
(12340)
(12112)
(11867)
(10704)
(10085)
(9929)
(9796)
(9483)
(9287)
(9219)
(9177)
(8437)
(8219)
学科
(64201)
经济(64094)
管理(53462)
(47808)
(37630)
企业(37630)
中国(22775)
方法(20719)
(19501)
(19226)
(18769)
业经(17127)
地方(16785)
数学(16705)
数学方法(16354)
理论(13677)
(13656)
教育(13592)
(13190)
农业(12533)
(12386)
银行(12368)
(11792)
(11392)
金融(11388)
教学(11356)
(11341)
贸易(11329)
(11147)
财务(11102)
机构
大学(249290)
学院(245885)
(92284)
经济(89702)
管理(86773)
研究(83304)
理学(72775)
理学院(71795)
管理学(70204)
管理学院(69732)
中国(63619)
(54368)
科学(50130)
(47816)
(41900)
(41840)
中心(38955)
(38534)
师范(38198)
研究所(37022)
(36984)
财经(36022)
北京(34672)
(33394)
业大(32657)
(32338)
师范大学(30536)
(30418)
技术(28680)
农业(28391)
基金
项目(154591)
科学(121681)
研究(120793)
基金(107785)
(92112)
国家(91204)
科学基金(78209)
社会(75206)
社会科(70843)
社会科学(70827)
(62457)
教育(58632)
基金项目(56092)
编号(52547)
(52081)
自然(47071)
成果(46328)
自然科(45964)
自然科学(45954)
自然科学基金(45090)
资助(42734)
课题(38107)
重点(35721)
(34035)
(33936)
(33239)
项目编号(32070)
(32065)
(31804)
大学(31276)
期刊
(115093)
经济(115093)
研究(81022)
中国(64862)
教育(49203)
(39813)
学报(37392)
(35584)
管理(34647)
科学(33259)
大学(30297)
学学(26471)
(24496)
金融(24496)
农业(23496)
技术(23236)
图书(19194)
业经(18883)
财经(18519)
经济研究(17157)
(16143)
问题(14743)
书馆(14310)
图书馆(14310)
职业(12981)
(12665)
(12457)
论坛(12457)
(11983)
(11905)
共检索到401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常玲  
加强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缺乏常态化机制。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需要引进服务学习理念,从法律法规、管理机构、社区关系、培训机制、课程体系、网络平台等几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阳  储祖旺  
美国服务学习是一种将社区服务与高等教育结合的公民教育模式,具有全面优化教育成效、培养良好社会公民等功能。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模式,着重从规范志愿服务流程、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健全与完善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华东  张贵礼  
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对西部贫困边远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政府、支教学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西部支教志愿服务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政府监管缺位、社会资助分散欠规范、志愿服务活力不足、没有形成品牌等突出问题。结合华中农业大学的支教实践,探索在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中引入爱心企业,形成合作开放的"大学+政府+企业"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新模式,阐释了这一新模式的内涵、运行机制,从大学、政府、企业、支教学校四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西部农村支教志愿服务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科岩  刘岩  
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生动实践。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弘扬大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应从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相关保障机制、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和项目建设等途径来推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宏  李晓军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的高尚事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拟从加强对志愿者培训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长效机制的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勖  
利用青年志愿者工作,推进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普遍缺乏长效机制,通过分析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借鉴其参与主体、参与动机和经济基础等机制,比较分析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立法与组织、激励机制和志愿者自身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加快志愿服务制度建设,高校和非政府组织长期合作,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保护与教育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国臣  
大学生已成为志愿者的主要来源和重要力量,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需要充分调动各项有利资源和积极要素。东北大学为建立高校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是指为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仲伟邦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在分析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的对策:即要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加快完善制度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晓健  
新时期志愿服务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息息相关。文章从志愿服务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系出发,探究了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路径,并阐述了保障融入质量的举措,从而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雅丽  
志愿服务在弘扬人类道德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困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及招募、培训、评价和保障机制的比较显示,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需要积极培育大学生志愿文化,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尽快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立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狄涛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学界讨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文化大发展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调研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我们感到一些认识误区需要澄清,一些思维定势亟待突破,只有这样,科学的大学生志愿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喆  杜琼  
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秉承"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成才"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体或个体形式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一条全新的实践锻炼途径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发挥高职院校个性化育人的理想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浩  
高职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社会正义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因志愿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活动经费和社会保障以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高职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质量总体不高。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高职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些理论上的贡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景新  杜建军  
大学生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活动形式化、浮躁化、经费不足、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与利益补偿相结合的视角,借鉴市场经济理念,创新模式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使志愿服务活动永葆生机和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