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7)
- 2023(9544)
- 2022(7345)
- 2021(6706)
- 2020(5727)
- 2019(12966)
- 2018(12986)
- 2017(25732)
- 2016(13699)
- 2015(15398)
- 2014(15141)
- 2013(14876)
- 2012(13151)
- 2011(11334)
- 2010(11699)
- 2009(11223)
- 2008(11192)
- 2007(10174)
- 2006(8862)
- 2005(8367)
- 学科
- 业(77065)
- 企(73283)
- 企业(73283)
- 济(65783)
- 经济(65710)
- 管理(59842)
- 方法(31345)
- 业经(26676)
- 数学(23852)
- 数学方法(23361)
- 财(22945)
- 农(21752)
- 务(18783)
- 财务(18750)
- 财务管理(18736)
- 企业财务(17721)
- 技术(16390)
- 农业(16014)
- 策(14000)
- 中国(13655)
- 理论(13607)
- 制(13461)
- 划(13303)
- 和(12229)
- 企业经济(12187)
- 经营(12185)
- 技术管理(10863)
- 体(10836)
- 决策(9880)
- 贸(9734)
- 机构
- 学院(198430)
- 大学(189716)
- 管理(86014)
- 济(85041)
- 经济(83588)
- 理学(74229)
- 理学院(73639)
- 管理学(72450)
- 管理学院(72098)
- 研究(55427)
- 中国(46896)
- 财(40089)
- 京(39024)
- 科学(31601)
- 财经(31556)
- 江(30959)
- 农(30888)
- 经(28631)
- 业大(27241)
- 所(26663)
- 中心(26363)
- 商学(24860)
- 经济学(24662)
- 商学院(24640)
- 州(24183)
- 北京(24159)
- 农业(24069)
- 研究所(23691)
- 经济管理(23264)
- 财经大学(23123)
- 基金
- 项目(127411)
- 科学(103261)
- 研究(94934)
- 基金(94112)
- 家(80068)
- 国家(79342)
- 科学基金(71662)
- 社会(62019)
- 社会科(58957)
- 社会科学(58938)
- 省(51787)
- 基金项目(49241)
- 自然(46570)
- 自然科(45638)
- 自然科学(45629)
- 自然科学基金(44891)
- 教育(43583)
- 划(41352)
- 资助(38615)
- 编号(38252)
- 业(32108)
- 创(30489)
- 成果(28786)
- 重点(28043)
- 部(27792)
- 创新(27475)
- 发(27308)
- 课题(25628)
- 国家社会(25492)
- 制(25364)
共检索到293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星晖 陈雪萍
在薪酬总量不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帮助企业去激发员工活力,给企业注入新的动力?自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际知名企业开始重新反思过去薪酬制度的功与过,形成了"老话题,新思考"的局面。主要的思考涉及以下几点:第一,为什么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员工不能跟企业共担风险?为什么一定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丽丽
薪点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薪酬计量方法,在企业薪酬设计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理论上,薪点制却没有得到非常恰当的表示。文章采用多角度分析的基本思路,对薪点制进行两个层面,四个维度的分析,试图得出一种较为恰当的薪点制表示方法,使薪点制更好的发挥其科学上的张力,亦易于理论与操作上的把握。
关键词:
薪点制 薪酬 M-3P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霄勇
合理的薪酬模式可以为企业薪酬体系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框架。本文比较了几种薪酬模式的优缺点,结合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对国企薪酬模式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薪酬模式 薪酬体系 国有企业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徐秋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蒋庆伟
随着团队工作方式的日益普及,团队薪酬机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三位一体”团队薪酬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薪酬模式以团队成员为基点,采用“三分法”正确分析团队成员的“企业身份”、“团队身份”和“个体身份”,并相应构建了“三位”薪酬结构——“企业薪酬”、“团队薪酬”和“个体薪酬”,同时辅之以福利和服务这一体系,能更好地评价团队成员的薪酬水平,充分激励团队成员.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关键词:
团队薪酬 三位一体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潘娴 徐文学 刘兰
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存在的问题(1)薪酬结构不合理,缺乏中长期激励手段。现有激励模式中的考评要素很多都缺乏合理的、与企业价值密切挂钩的依据,且只注重短期激励手段,势必造成经营者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2)薪酬评价标准不科学,不能完全反映经营者贡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牛建波 李胜楠 杨育龙 董晨悄
高管薪酬差距是一个广受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其对高管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动机产生重要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已有关于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锦标赛理论和社会比较理论,分别从相互竞争和公平的视角对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但是,这两种理论主要从薪酬差距对低薪酬获得者的立场,分析薪酬差距与创新的关系,忽视了薪酬差距对高薪酬获得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心理学视角,从CEO自信、企业家精神和CEO的内在激励角度探讨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监督型治理和信任型治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2005年至2016年在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数据,使用Stata 15. 0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专利授予数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增加高管的薪酬差距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相对于发明专利,高管薪酬差距增加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产生更加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监督型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发明专利授予数量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但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专利申请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信任型治理模式负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申请专利数量之间的关系,却正向调节高管薪酬差距与专利授予数量之间的关系。综合分析可知,信任型治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的效率。把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信任机制引入委托代理框架,提出监督型治理和信任型治理两种治理模式,并分析治理模式对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理解和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代理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即为了促进企业创新,需要构建信任型治理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邓汉慧
企业年金制度为企业员工提供一定程度的退休收入保障,实质是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企业年金方案设计是企业年金计划的核心内容,其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政府引导、企业收益与员工需求、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水平三个方面。通过薪酬体系结构优化可使方案设计有利于建立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并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共举的模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兴永
自保密薪制引入我国以来,企业是否效行保密薪制的疑问,以及效行保密薪制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导致的争议一直不断发酵。因为薪酬是所有企业和员工最关注、高度敏感的问题,也是众多企业在选择薪酬发放模式经常面临的困境。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薪酬发放的基本形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企业合理、有效抉择薪酬发放模式,作一有益分析。■薪酬发放基本模式分析目前,薪资发放模式主要有两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效勋
实践中的薪酬制度有很多种称谓,如岗位绩效工资、职能工资、岗位技能工资、协议工资、计件工资等等不下十个,理论家在总结时就事论事者多,对实践者来说无所适从,很难理清设计脉络。概括来讲,薪酬有五种基本的模式: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基于绩效的薪酬模式、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基于市场的薪酬模式、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只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对这五种基本薪酬模式进行巧妙的组合,就能够设计出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洁
文章选择2010—2019年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上市公司数据,比较分析了高管同行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企业治理模式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管同行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存在正影响,高管薪酬高于行业高管平均薪酬越明显,企业绩效越好。高竞争度行业的正影响程度大于低竞争度的行业,负向薪酬差距的正影响程度大于正向薪酬差距。企业治理模式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企业治理模式越倾向于监督型治理,高管同行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正影响越弱。
关键词:
高管同行薪酬差距 企业绩效 治理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元庆 李娅
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公司)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的全资二级子公司。成立9年以来,形成了以火电、煤炭、风电、水电等四大类十余个项目为支撑的能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的格局。随着公司快速发展,所属企业沿用的传统薪酬结构和标准,与其规模和所处地理环境渐渐不相匹配,无法凸显作为第一激励要素的薪酬对企业管理的效益与效率、对员工队伍发挥主动能动性的激励作用。为全面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加快一流区域能源公司建设,创新管理思路,落实"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通过薪酬改革这一抓手,科学系统的研究分析公司背景、探索尝试,不断改进和完善新的薪酬管理机制在实践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颖
薪酬支付依据不仅决定薪酬支付的方式,更决定薪酬模式的有效性和员工的满意度。本文提出应该建立一种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岗位职责、岗位等级)为载体,以投入(知识、能力、素质等)、产出(成果、绩效)为维度的投入产出薪酬模型,并根据不同性质单位、不同的发展战略、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特点以及这些因素的所占的不同权重,来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单位的薪酬依据和薪酬模式。
关键词:
薪酬依据 薪酬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爱和
国有企业经营者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求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体系模式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分析了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不足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框架体系,以期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设计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薪酬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