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
2023(822)
2022(741)
2021(797)
2020(550)
2019(1349)
2018(1244)
2017(2043)
2016(1311)
2015(1845)
2014(1929)
2013(1607)
2012(1441)
2011(1280)
2010(1387)
2009(1074)
2008(1038)
2007(1050)
2006(851)
2005(808)
作者
(3464)
(2815)
(2756)
(2649)
(1661)
(1383)
(1369)
(1077)
(1036)
(1033)
(971)
(936)
(936)
(899)
(877)
(838)
(836)
(831)
(793)
(778)
(732)
(725)
(704)
(702)
(662)
(653)
(648)
(642)
(625)
(622)
学科
教学(7628)
学法(4789)
教学法(4789)
理论(3562)
学理(3076)
学理论(3076)
教育(2004)
(1813)
经济(1812)
管理(1786)
计算(1565)
算机(1553)
计算机(1553)
机化(1542)
计算机化(1542)
组织(1430)
(1395)
(1246)
企业(1246)
方法(1044)
语文(1039)
数学(996)
文教(895)
数学方法(884)
政治(861)
思想(836)
思想政治(810)
政治教育(810)
治教(810)
德育(808)
机构
学院(17965)
大学(16398)
职业(4550)
(4376)
师范(4289)
技术(4243)
教育(4115)
研究(4039)
管理(3566)
(3502)
(3401)
经济(3309)
师范大学(3261)
职业技术(3255)
技术学院(3225)
(3165)
理学(2995)
理学院(2927)
科学(2871)
管理学(2684)
管理学院(2654)
(2622)
中国(2569)
北京(2302)
中心(2270)
(2198)
(1978)
业大(1874)
工程(1814)
研究所(1804)
基金
项目(9570)
研究(8925)
教育(6611)
科学(6248)
(4877)
编号(4769)
教学(4577)
基金(4398)
成果(4289)
课题(4240)
(4050)
(3630)
(3503)
国家(3448)
社会(3262)
社会科(3008)
社会科学(3006)
大学(2912)
(2836)
科学基金(2814)
改革(2776)
项目编号(2653)
(2625)
规划(2600)
重点(2455)
研究成果(2452)
(2435)
基金项目(2276)
年度(2247)
(2207)
期刊
教育(12496)
中国(7147)
研究(6037)
技术(4341)
职业(4022)
(3721)
经济(3721)
技术教育(2548)
职业技术(2548)
职业技术教育(2548)
管理(2369)
(2277)
学报(2199)
大学(2003)
成人(1805)
成人教育(1805)
高等(1636)
学学(1575)
科学(1527)
(1386)
(1351)
论坛(1351)
财经(1245)
高等教育(1238)
职教(1125)
(1113)
实验(1097)
(1095)
金融(1095)
农业(1059)
共检索到28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本文反思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有效教学"研究,指出其存在诸多可疑之处,包括内涵界说的模糊、对立面的虚假以及教与学的失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研究中隐藏的深层思维障碍,如过分依赖技术理性的力量、推论的错误和教学辩证关系的割裂等。作为一种研究方向的调整。理想的教学应该以道德性为核心而不是效率为核心,兼顾有效性和责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学书  
有效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核心追求。深入探究有效教学必须从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进行,不能过分强调技术理性的力量,而忽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作为一种研究方向的调整,有效教学应该以道德性为核心,兼顾有效性与责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加伟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下,有效教学的问题倍受关注。尤其是在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很严重的情况下,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文中我们首先探讨和明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涵义,明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通过分析课例,我们认为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时间、课堂管理五个方面。只有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掌握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改革逻辑,它冲破了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立足于新的教学研究的视点。"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是转型教学规范的活动,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庆华  
有效教学并不必然意味着是好的教学,因为它本身存在着限度。以工业社会为时代背景的有效教学存在着现实限度;以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有效教学存在着理论限度;以效率、效果和效益为本的有效教学在教学本身和学生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价值限度。合法律性、合道德性、合目的性、合艺术性,这是有效教学的完善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婧  
教学控制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管理和调整的方法与行为的集合,它的产生是由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和教学活动的内在特性所决定的。近些年来,对教学控制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之处,认为是教学控制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扼制了教学内容的生成、赋予了教师课堂霸权、导致了教学方式的单一等,这些误区应予澄清。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教学控制需要通过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人本化管理理念、建构多样化实现方式、探究系统化操作模式,以不断实现自身的优化和完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李倩  
"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由于研究方法论的先天不足,加剧了当代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的悖论。兼顾有效性与责任是未来"有效教学"变革的方向,而教师的教学责任担当又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责任体现为两种不同形式,并相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教学责任观。当前教师亟待由功利论责任观走向生命价值论责任观、加强儿童与教学研究、创建自由的教学文化,以及确立全纳的教学观。为此,需要从责任观的重建、责任能力的提升及优化责权统一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拓展教师的教学责任空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周文清  
有效教学是实施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技能、课堂管理水平以及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教学反思在内容、形式、结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有必要提升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并使之有效地融入教学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佐藤学  钟启泉  
在欧美发达国家,"分层教学"已经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但在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却大行其道。本文基于欧美学者的大量研究,分析了"分层教学"的无效性。"分层教学"是落后于时代的教育。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娇  
新课程强调地理教学应该使学生主动参与并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一、利用案例,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呢?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有一定的规划,如怎样导入、怎样通过情境引入教学目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树培  
我国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明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方式。最具传统也最具分量的学科教学领域必须积极思考和探索学科探究教学问题。本文基于一手听课与评课实例,对学科探究教学探究什么、学科探究教学如何开展以及学科探究教学的技术支持等问题展开思考与辨析,以期引发大家对此一议题的更多探讨,为终日上演的课堂教学之品质提升提供参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蕾  
文章分析了建设新文科的背景下英语思辨教学团队建设面临的新任务及挑战。针对新文科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及发展性等特点,为英语思辨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坚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跨领域产学研相融合、动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建议和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树培  王荣良  
信息社会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改善信息技术设施、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但是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旧低效,这是国际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本文结合所观摩的大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案例,试图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关于技术应用对象、技术应用定位、技术应用方式的偏离问题,尝试提出反思和改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庆  
本文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确立一种能将知识的传授与智能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的"问题—思辨"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引导启发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辩论和研究学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