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0)
2023(2275)
2022(1947)
2021(1926)
2020(1441)
2019(3102)
2018(3027)
2017(5287)
2016(2809)
2015(3340)
2014(3196)
2013(2778)
2012(2474)
2011(2153)
2010(2280)
2009(1839)
2008(1609)
2007(1557)
2006(1217)
2005(1133)
作者
(6988)
(5974)
(5847)
(5477)
(3514)
(2892)
(2772)
(2178)
(2153)
(2117)
(2034)
(2007)
(1873)
(1797)
(1794)
(1777)
(1738)
(1728)
(1725)
(1599)
(1492)
(1425)
(1392)
(1374)
(1345)
(1341)
(1290)
(1268)
(1261)
(1259)
学科
教学(8157)
(6507)
经济(6495)
管理(5225)
学法(5137)
教学法(5137)
(4713)
理论(4327)
学理(3405)
学理论(3405)
(3341)
企业(3341)
(3151)
教育(2607)
方法(2253)
中国(2248)
农业(2094)
数学(2011)
数学方法(1883)
业经(1877)
组织(1774)
(1747)
贸易(1747)
计算(1716)
(1710)
算机(1698)
计算机(1698)
机化(1683)
计算机化(1683)
(1533)
机构
学院(37096)
大学(33961)
管理(10923)
(10386)
研究(10181)
经济(10053)
理学(9491)
理学院(9360)
管理学(9021)
管理学院(8957)
(7275)
师范(7173)
中国(7023)
(6994)
职业(6650)
科学(6546)
技术(6382)
(5892)
教育(5582)
师范大学(5529)
中心(5129)
业大(5125)
(4992)
(4910)
(4765)
技术学院(4737)
职业技术(4700)
(4693)
北京(4451)
研究所(4302)
基金
项目(23533)
研究(19997)
科学(17407)
基金(14147)
(11996)
国家(11849)
教育(11660)
(10798)
社会(10204)
科学基金(10127)
编号(9848)
社会科(9580)
社会科学(9577)
(8396)
基金项目(7723)
成果(7676)
课题(7557)
(7167)
自然(6351)
自然科(6198)
自然科学(6197)
自然科学基金(6069)
重点(5548)
资助(5537)
大学(5489)
项目编号(5484)
规划(5391)
教学(5277)
(5263)
(4873)
期刊
教育(14870)
(12538)
经济(12538)
研究(11045)
中国(10171)
技术(5651)
职业(4984)
(4760)
学报(4490)
管理(4455)
科学(4137)
大学(3971)
(3912)
农业(3617)
学学(3468)
技术教育(3063)
职业技术(3063)
职业技术教育(3063)
业经(2938)
(2381)
金融(2381)
成人(2233)
成人教育(2233)
经济研究(2082)
(2067)
论坛(2067)
财经(2034)
高等(1888)
(1832)
(1791)
共检索到54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学书  
有效教学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核心追求。深入探究有效教学必须从技术层面和价值层面进行,不能过分强调技术理性的力量,而忽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作为一种研究方向的调整,有效教学应该以道德性为核心,兼顾有效性与责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桂清  
在分离思维的视阈中,教学是一个通过控制学生进行知识累积式的学习而占有所谓的普遍真理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遮蔽、真理的"去地方性"、学习的工具化以及教师身份的孤立。而在整体思维的视阈中,教学绝非知识生产的流水线或加工厂,而是一个多变的、充满可能性的意义世界。这一世界以扩展人类对关联的理解为目的,追求教学内容的地方性、学习的修炼传统以及教师身份的重构,充分展现出教学发展的可能图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宏旻  成继红  
文章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特征及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数学有效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提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转变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志龙  蒋倩  
企业愿景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发现,中国500强企业中有421家提出了目标愿景,其中260家明确提出了世界级的愿景,其关注焦点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世界级愿景企业和非世界级愿景企业在愿景关注焦点上都是以竞争成长目标为主,但是非世界级愿景企业在其他两种类型(形象理念构筑和平衡发展目标)上的比例相比世界级愿景企业要高。企业规模、所有制及行业特点都对企业愿景的表达有显著地影响。另外,企业愿景表达与企业成长性之间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相比无愿景企业和非世界级愿景企业,世界级愿景企业有更高的成长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徽  
教学机智强调的是课堂上的"即兴创作",但这不等于说不要预设,良好的预设是与教学机智相互促进的。"剧本式教学计划"为的是保证既定的"教学目标"准确无误地实现,它的特点是"单线型""、单幕式""、小步骤""、抽象书面式",旨在消除实践中的不确定性";愿景式教学设计"则带着教师对学科、教学和学生的热情,是一种在实践中有创意空间的"未有最终答案"设计,呈现出多线型、全景式、表象式和大步骤的特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愚顽  
"愿景"是组织想要创造的未来图景,其所用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构造"是自下而上的过程,是"一次砌好一块石头"的建造。没有愿景,就没有方向感;没有构造,愿景就是空中楼阁。愿景是组织的"乌托邦",能给我们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一个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秦弋  
愿景是未来的、理想的目标。愿景可以是一个人的愿景,也可以是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的愿景。随着物质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开始寻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寻求一个有意义的愿景。然而,现实中有许多的障碍,既有强势的急功近利的文化的影响,又有生活中种种琐事的限制。许多人的生活就像《飞屋环球记》里那个温暖又感伤的故事:一次偶然的翻看图册,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德拉特  
道理说清楚了,高层管理者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只是常识而已,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做呢?”什么是“可行愿景”?看来,2002年11月我给朋友信中的定义是最为恰当的了,我当时说:“当我为一家公司做分析,只有在我能清晰地看到,它如何在四年内做到年纯利等于今天的年营业额,我才会满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加伟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下,有效教学的问题倍受关注。尤其是在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很严重的情况下,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文中我们首先探讨和明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涵义,明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通过分析课例,我们认为当前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主要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时间、课堂管理五个方面。只有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掌握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本文反思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有效教学"研究,指出其存在诸多可疑之处,包括内涵界说的模糊、对立面的虚假以及教与学的失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研究中隐藏的深层思维障碍,如过分依赖技术理性的力量、推论的错误和教学辩证关系的割裂等。作为一种研究方向的调整。理想的教学应该以道德性为核心而不是效率为核心,兼顾有效性和责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改革逻辑,它冲破了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立足于新的教学研究的视点。"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是转型教学规范的活动,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肖庆华  
有效教学并不必然意味着是好的教学,因为它本身存在着限度。以工业社会为时代背景的有效教学存在着现实限度;以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有效教学存在着理论限度;以效率、效果和效益为本的有效教学在教学本身和学生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价值限度。合法律性、合道德性、合目的性、合艺术性,这是有效教学的完善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成艾  郜玉艳  
"三化同步"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建构应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等途径来体现其实践取向的建构根基,通过动态专业调整机制的建立、多元教材体系的开发等渠道来突显其需求导向的建构本质,通过多元化投入之经费筹措和与行业协会协作之技术路径等保障机制来突显其就业路向型的建构表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勇祥  
高职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评价方式单一。为提高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应基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将职业英语能力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岗位能力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运用任务教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互动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多元动态化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  
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战略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无论是从高职教育的定位,还是从企业人才的需求及学生自身的发展来看,校企合作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高职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多个关键的教学环节,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