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3)
- 2023(6133)
- 2022(5102)
- 2021(4767)
- 2020(4014)
- 2019(9234)
- 2018(8686)
- 2017(17989)
- 2016(9540)
- 2015(10334)
- 2014(10352)
- 2013(10195)
- 2012(9577)
- 2011(8541)
- 2010(8554)
- 2009(7984)
- 2008(8111)
- 2007(7563)
- 2006(6613)
- 2005(6326)
- 学科
- 济(36148)
- 经济(36102)
- 管理(29302)
- 业(26503)
- 企(22704)
- 企业(22704)
- 银(19924)
- 银行(19779)
- 方法(18994)
- 行(18535)
- 制(17897)
- 数学(17174)
- 数学方法(17034)
- 财(14030)
- 融(13568)
- 金融(13568)
- 度(10864)
- 制度(10859)
- 业务(10001)
- 中国(9783)
- 银行制(8762)
- 体(8302)
- 务(8070)
- 财务(8060)
- 财务管理(8034)
- 企业财务(7841)
- 体制(7557)
- 农(7197)
- 学(7022)
- 业经(6929)
- 机构
- 大学(134439)
- 学院(131261)
- 济(57443)
- 经济(56221)
- 管理(51106)
- 研究(44392)
- 中国(43810)
- 理学(42951)
- 理学院(42518)
- 管理学(41876)
- 管理学院(41610)
- 财(33562)
- 京(27895)
- 财经(26093)
- 科学(24570)
- 经(23974)
- 银(23630)
- 农(23144)
- 所(22591)
- 银行(22583)
- 中心(22399)
- 行(20912)
- 江(20359)
- 财经大学(20135)
- 研究所(20039)
- 经济学(19561)
- 融(18696)
- 农业(18493)
- 金融(18415)
- 经济学院(17690)
- 基金
- 项目(84780)
- 科学(67384)
- 基金(65364)
- 研究(58308)
- 家(57480)
- 国家(57082)
- 科学基金(49413)
- 社会(39349)
- 社会科(37626)
- 社会科学(37613)
- 基金项目(33637)
- 自然(32718)
- 自然科(32091)
- 自然科学(32084)
- 自然科学基金(31555)
- 省(30415)
- 资助(28383)
- 教育(26763)
- 划(26306)
- 编号(20986)
- 部(20143)
- 重点(18737)
- 教育部(17606)
- 成果(17460)
- 创(17415)
- 国家社会(17415)
- 性(17407)
- 科研(16813)
- 人文(16534)
- 创新(16443)
共检索到212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鑫 马玥 陈珏津
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是维持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条件,二者不同方式组合的有效性如何?基于这一问题,本文选取2007—2021年248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与数量型市场约束、流动性监管与价格型市场约束的组合产生相互削弱的作用;资本监管与价格型市场约束、流动性监管与数量型市场约束的组合产生相互支撑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相较于非存款债权人,存款人的市场约束与银行监管组合的效果更明显。银行监管与市场约束的组合通过促进银行信息披露、降低银行杠杆风险发挥作用。在不同的监管压力与市场约束压力下,高监管压力与市场约束的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显著,高数量型市场约束压力和低价格型市场约束压力与资本监管的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孟艳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市场约束作为实现有效资本监管的一个支柱,认为强化市场约束对帮助银行和监管当局管理风险、提高稳定性好处很多。那么,市场约束在我国银行监管中的作用如何?怎样通过发挥和运用市场约束来提高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晓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均GDP实现了从1978年100多美元,到2020年接近1.1万美元的变化,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奇迹。能在40年后,把一个计划经济体制和自然经济思想如此根深蒂固的国家,建设成一个正在走向现代化的国家,这其中一定有奥妙。计划经济的一套理念、方法、政策、制度设计规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华 潘英丽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金融监管数据库及44个国家243家银行的数据,对新巴赛尔协议的三大监管支柱——市场约束、监管审查与资本金约束的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的风险控制效果相互加强,即互补,而资本金监管与市场信息披露、外部审计等监管方式则存在替代关系。研究证实了宏观政府监管力度与微观层面对于银行的市场约束和资本金监管等措施起到互补作用,而基于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方式之间则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关系。
关键词:
市场约束 资本金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海涛
巴塞尔新协议中,市场约束与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并列为三大支柱。市场约束可实时、连续地对银行产生影响,可以弥补创新监管和突发性风险处置滞后的缺憾,可大幅降低监管的成本、抑制银行的道德风险,对提高监管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力,分析其对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市场约束 监管 有效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瑶 郭冠清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两种制度类型:一是受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并以“大市场+小政府”为特征的西方制度,二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并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中国制度。西方社会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根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政党政治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相比之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集中制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体制根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蕙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宏观系统性冲击造成了一系列银行危机。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作为银行外部监管体系的两个工具,其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在发生系统性冲击时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从而达到最优的监管组合的效果,并针对中国的现实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珈 王翠琳 许菡 张蔚然
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是《巴塞尔协议Ⅲ》中的两大重要支柱,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两种外部治理因素。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7至2013年的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监管压力与银行风险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市场约束作用对国有银行失效,而对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有效,其中数量约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政府监管和市场约束具有互补作用,能够共同降低银行风险。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政府监管 市场约束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丁鑫 陈珏津 马玥
如何权衡政府与市场的力量,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提升审慎监管有效性是当下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基于2009—2020年18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及其不同组合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均能有效抑制银行风险,且资本监管与市场约束构成替代效应,流动性监管与市场约束无明显的相互作用。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抑制银行风险的有效性表现在提高风险约束效率,促进银行信息披露。当银行盈利水平提升、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压力增强时,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二者的替代效应更加显著;在大规模银行、全国性银行与高风险银行中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替代效应更加明显。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的力度应根据现实需要相互协调,从而增强二者组合的风险约束效力,促进银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阮建文 朴一 杜艳
市场约束对银行监管有效性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银行业市场发育状况既受制于政府监管制度安排,又受制于银行自我约束能力,更受制于市场发展状况。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市场约束对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
银行业 市场约束 监管有效性 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 刘建民 靳云汇
市场有效性的定义、形态和检验是市场有效性研究的基本问题,准确把握这些问题有利于减少实证研究的错误。国内核心期刊关于中国股市有效性的部分实证研究在两个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没有准确理解随机行走的含义;二是没有准确理解随机行走与市场有效性的关系。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明晰市场有效性的准确含义,强调统计模型与市场有效性的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冲 王志凯
构建带有市场扭曲、包含冲击的生产网络一般均衡模型以阐释市场化、政府治理影响经济韧性的机理,实证检验制度环境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并比较了制度环境在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下影响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制度环境因素——市场化程度、政府治理效率均在城市刚遭受冲击时对经济韧性的正向效应更为明显,在随后的恢复、重新发展阶段影响减弱;政府治理效率在新冠疫情中作用更为突出;市场化总指数在东北、北部沿海、长江中游经济区作用更明显,在东部沿海经济区影响不显著,政府治理效率在东部沿海经济区作用最为明显;机制分析显示,市场化改革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等提高企业成本加成,从而使企业在冲击后更有可能留在市场,进而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
关键词:
经济韧性 市场化 政府治理效率 成本加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阳 许悦
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存在"大而不倒"效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进而降低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直是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巴塞尔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这一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针对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股票收益对于2011—2015年期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稳定理事会以及中国银监会发布的G-SIBs名单和出台SIBs监管政策等共9次监管事件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将我国进入G-SIBs名单和未进入该名单的上市银行进行了对比,旨在研究监管政策的出台是否影响了市场对于该类机构的预期,即是否起到了市场约束的效果。结果表明,其中仅有巴塞尔委员会发布更新后监管要求这一事件对相关G-SIBs股票收益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他8次事件均未使相关银行股票产生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这表明在大部分情况下,市场约束在对我国SIBs的监管中并未起到显著作用,未达到降低该类银行道德风险的效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阳 许悦
由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IFIs)存在"大而不倒"效应,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管,进而降低其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一直是一项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巴塞尔协议第三支柱市场约束这一角度,采用事件研究法,针对我国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股票收益对于2011—2015年期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稳定理事会以及中国银监会发布的G-SIBs名单和出台SIBs监管政策等共9次监管事件产生的反应进行分析,并将我国进入G-SIBs名单和未进入该名单的上市银行进行了对比,旨在研究监管政策的出台是否影响了市场对于该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营商环境的核心是制度性软环境,本质是契约执行的效力。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平衡作用机制共同塑造。上海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营商环境,其发展的最大特征与不足反映了政府作用机制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发现,基于国际标准评价及全球领先城市的不同指标领域比较,上海营商环境的差距表现为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和基本持平三个层次;上海营商环境既有水平及优化方向更有利于成熟型企业而不利于成长型企业;既有营商环境优化促进了上海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上海营商环境优化路径核心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监管与服务模式创新,建设服务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统一市场体系;建立更为公平、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以及制度性软环境建设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