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6)
- 2023(14774)
- 2022(12076)
- 2021(11232)
- 2020(8784)
- 2019(19618)
- 2018(19336)
- 2017(35174)
- 2016(18545)
- 2015(20700)
- 2014(20170)
- 2013(19747)
- 2012(18518)
- 2011(17020)
- 2010(17491)
- 2009(16395)
- 2008(16037)
- 2007(14821)
- 2006(13468)
- 2005(12152)
- 学科
- 济(79824)
- 经济(79744)
- 业(60041)
- 管理(58117)
- 企(46666)
- 企业(46666)
- 农(32610)
- 中国(27086)
- 业经(23775)
- 方法(23739)
- 地方(23310)
- 农业(21903)
- 技术(19706)
- 数学(17547)
- 数学方法(17313)
- 财(16950)
- 学(16658)
- 理论(16598)
- 制(15603)
- 发(15450)
- 银(14985)
- 银行(14965)
- 融(14661)
- 金融(14660)
- 行(14589)
- 技术管理(13403)
- 环境(12412)
- 贸(12139)
- 发展(12135)
- 贸易(12121)
- 机构
- 学院(269078)
- 大学(263022)
- 济(106338)
- 经济(103866)
- 管理(102700)
- 研究(93523)
- 理学(86160)
- 理学院(85136)
- 管理学(83875)
- 管理学院(83311)
- 中国(72202)
- 京(56765)
- 科学(55678)
- 财(49876)
- 所(46161)
- 农(44471)
- 江(43801)
- 中心(43314)
- 研究所(41304)
- 范(40482)
- 师范(40129)
- 财经(37980)
- 北京(36425)
- 业大(36133)
- 州(35983)
- 经(34181)
- 院(33869)
- 农业(33071)
- 师范大学(31914)
- 经济学(31298)
- 基金
- 项目(172431)
- 科学(136802)
- 研究(133466)
- 基金(121399)
- 家(104418)
- 国家(103355)
- 科学基金(89603)
- 社会(85560)
- 社会科(80758)
- 社会科学(80746)
- 省(71554)
- 基金项目(63903)
- 教育(60690)
- 划(57709)
- 编号(55971)
- 自然(54051)
- 自然科(52707)
- 自然科学(52693)
- 自然科学基金(51774)
- 资助(47570)
- 成果(46271)
- 发(43056)
- 创(40668)
- 课题(39731)
- 重点(38452)
- 创新(37008)
- 部(36312)
- 发展(35238)
- 国家社会(34945)
- 展(34633)
- 期刊
- 济(135554)
- 经济(135554)
- 研究(83525)
- 中国(64767)
- 农(46577)
- 管理(41028)
- 教育(38988)
- 科学(37408)
- 学报(37251)
- 财(37067)
- 农业(30931)
- 大学(28829)
- 融(28613)
- 金融(28613)
- 学学(26521)
- 业经(26157)
- 技术(25706)
- 经济研究(20373)
- 财经(18063)
- 图书(17193)
- 问题(16773)
- 经(15778)
- 业(15101)
- 科技(14954)
- 坛(13224)
- 论坛(13224)
- 技术经济(13111)
- 商业(13086)
- 版(12943)
- 书馆(12279)
共检索到429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光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枫 汪德根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根据旅游村镇资源条件、区位特征和经济背景等因素,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优化旅游村镇格局,为中国其他旅游村镇走"特色型村镇"道路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枫 汪德根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根据旅游村镇资源条件、区位特征和经济背景等因素,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优化旅游村镇格局,为中国其他旅游村镇走"特色型村镇"道路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枫 汪德根
旅游发展导向型村镇成为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重要途径,建设特色旅游小城镇是中国未来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住建部公布全国553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为例,探索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总体分布特征与成因,发现其分布与市场、景区、交通和人口等有密切联系。基于此,文章根据旅游村镇资源条件、区位特征和经济背景等因素,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市场拉动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推动型和人口驱动型4种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优化旅游村镇格局,为中国其他旅游村镇走"特色型村镇"道路提供借鉴,为新型城镇化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时书霞 李金峰
特色村镇是甘肃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下,甘肃村镇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文章从甘肃村镇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入手,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村镇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人才建设路径,从而促进村镇遗产的发扬与传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关键词:
赣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费巍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不可再生的遗产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旅游价值。针对其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实践,围绕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与破坏问题,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企业、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原住民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并从演化视觉分析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博弈行为和策略选择,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可为协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态旅游开发中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消解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娴慧 戴光全
农业景观的特质性是农耕活动千百年演变积累下来的人地关系,表现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叠加的土地形态,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的景观系统。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若缺乏对农业景观特质性全面、深入的认识,盲目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法来指导农业景观的建设,将导致农业景观特质性核心价值的消失与乡土特色的丧失。农业景观资源的科学旅游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农业景观特质性保护和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依据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三生"功能,提出整体性、资源可持续发
关键词:
农业景观 特质性 乡村旅游 桑基鱼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敏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广袤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绵延数千年的璀璨文明。那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书文、卷轴、雕刻、音律……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遗产一般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性”和“实体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缺乏实物载体,其表现形式往往是传统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礼仪、节庆和体育等,但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嘉毅 葛绪锋 陈玉萍
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往往顾此失彼。基于文化生态理论视角,建立起传统村落遗产保护性开发的"符号记忆——表征展示——文化凝视"模型,从传统村落遗产中攫取文化符号记忆,形成传统村落遗产的旅游吸引力,将文化符号记忆在旅游开发中进行原真性的当代再生产,展示表征为游客凝视的视觉焦点,游客经由文化凝视实现对传统村落遗产的体验与解码,进而实现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生态。江苏洪泽龟山古村落的样本分析,验证了传统村落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逻辑。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符号 表征 文化凝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爽
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形式多样。非遗的旅游开发在带给宁波市一定旅游收入的同时,难免存在着保护措施不到位、开发过度等系列问题。在总结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其旅游开发水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鸿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等,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中雨
[目的]分析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效用,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达到促进区域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方法]文章以新疆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为例,分析其资源特征、资源保护及开发现状;采用AHP分析法分析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效用,基于上述分析并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需求,提出优化其农业遗产资源保护及开发的规划、模式及策略。[结果]坎儿井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中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B_1)、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B_2)、客源与市场特征(B_3)和外部因素特征(B_4)的权重分别是0.43、0.22、0.10和0.06。[结论]在比较其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发现在稳固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的同时,挖掘新疆坎儿井的旅游价值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最佳途径;主体旅游资源坎儿井工程和辅助旅游资源农业文化资源为坎儿井农业遗产资源旅游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客源与市场特征和外部因素特征权重最低,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导致旅游效益权重低的主要原因;农业遗产资源旅游的保护和开发两者互惠共赢,但必须建立在重视农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及其宣传保护的基础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国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传承发展,开发利用则是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了旅游内容,旅游开发又促进了保护和传承发展。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探索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形式。并在大保护概念的前提下,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共同点,从而形成合力,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词:
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