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2)
- 2023(17027)
- 2022(14026)
- 2021(13367)
- 2020(11078)
- 2019(25633)
- 2018(25760)
- 2017(48653)
- 2016(26239)
- 2015(29593)
- 2014(29530)
- 2013(28749)
- 2012(26317)
- 2011(23443)
- 2010(23727)
- 2009(22434)
- 2008(21574)
- 2007(19098)
- 2006(16521)
- 2005(15062)
- 学科
- 济(101990)
- 经济(101848)
- 管理(76236)
- 业(72118)
- 企(60571)
- 企业(60571)
- 方法(45493)
- 数学(40285)
- 数学方法(39761)
- 中国(32854)
- 财(31991)
- 融(29291)
- 金融(29285)
- 农(29152)
- 银(28035)
- 银行(28007)
- 制(27703)
- 行(26919)
- 业经(24173)
- 地方(22770)
- 务(20139)
- 财务(20075)
- 财务管理(20019)
- 农业(19254)
- 企业财务(19038)
- 学(18399)
- 体(18274)
- 贸(18231)
- 贸易(18218)
- 易(17668)
- 机构
- 学院(357631)
- 大学(356611)
- 济(146671)
- 经济(143424)
- 管理(137248)
- 研究(117409)
- 理学(116970)
- 理学院(115707)
- 管理学(113701)
- 管理学院(113008)
- 中国(95685)
- 京(74537)
- 财(73099)
- 科学(68942)
- 中心(58037)
- 所(57627)
- 农(56736)
- 财经(56592)
- 江(55754)
- 研究所(51757)
- 经(51251)
- 业大(50634)
- 北京(46876)
- 范(46462)
- 师范(45991)
- 经济学(45682)
- 州(44720)
- 农业(44037)
- 院(43089)
- 财经大学(42022)
- 基金
- 项目(237631)
- 科学(187001)
- 研究(177744)
- 基金(171010)
- 家(147167)
- 国家(145866)
- 科学基金(126144)
- 社会(112075)
- 社会科(106246)
- 社会科学(106216)
- 省(94287)
- 基金项目(90333)
- 教育(84015)
- 自然(79986)
- 划(78675)
- 自然科(78107)
- 自然科学(78084)
- 自然科学基金(76689)
- 编号(73440)
- 资助(69578)
- 成果(60316)
- 重点(53714)
- 部(53067)
- 课题(51622)
- 发(51126)
- 创(50363)
- 制(47575)
- 创新(47095)
- 教育部(46141)
- 国家社会(46139)
- 期刊
- 济(162522)
- 经济(162522)
- 研究(107458)
- 中国(77086)
- 财(59973)
- 学报(51578)
- 农(51523)
- 管理(50869)
- 科学(47690)
- 融(47681)
- 金融(47681)
- 教育(44466)
- 大学(40488)
- 学学(37858)
- 技术(34425)
- 农业(33621)
- 财经(28321)
- 业经(26093)
- 经济研究(25246)
- 经(24288)
- 问题(21305)
- 理论(18032)
- 业(17791)
- 统计(16990)
- 技术经济(16955)
- 版(16779)
- 贸(16523)
- 财会(16398)
- 实践(16292)
- 践(16292)
共检索到547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路萍 樊继宽
宏观政策的强力驱动,学习者全面发展与"人人出彩"的切实需求,区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推动着连云港市"普职融通"机制的架构,在招生制度、学籍管理、课程互通、学生成长等方面寻求改革突破,实现两种类型教育的并行融通。连云港市"普职融通"试点项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固有观念的束缚,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结对学校的领导等利益共同体"手拉手",在整合思维上敢于突破与努力探索。
关键词:
普职融通 政策机制 行动路径 连云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路萍 樊继宽 徐春妹
2016年,连云港市启动"普职融通"改革试点,随着试点的不断深入,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机制设计缺乏宏观政策指导,学籍流动缺乏政策文件支持,"指腹为婚"式的选点,试点管理错位、规则模糊、课程拼凑等。深入推进"普职融通"改革,需要区域职业教育以主动"融入"的方式向基础教育改革借力,争取省级教育行政的"实验区",选择"门当户对"的试点学校,课程建设从零散走向系统化设计,健全、完善保障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延伟
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加速演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衔接和融合,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普职融通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教育体系优化的重要政策话语和改革方向。普职融通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普职融合、普职沟通和普职衔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推进普职融通的根本价值追求,是指引相关政策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核心价值导向。推进普职融通是教育制度层面的改革、协调与重构,要积极探索以机构重建优化学校教育制度,以要素融通丰富教育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关键词:
普职融通 价值导向 全面发展 教育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井文
职普融通是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职普融通类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构建的现状,其基本经验包括共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协同队伍、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互联互通运行机制、健全融通育人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当前,职普融通仍需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以职业形态课程为抓手,构建职普融通课程体系;建立职普双师流动教学、双向交流互动机制;发挥职教社会服务功能,与普教形成资源共享;完善职普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职普融合活动;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观,构建人培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颜岚 徐俊生 张国镛
职普融通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也是国家近年来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职普融通对健全国民教育体系、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前实践来看,职普融通面临脱离义务教育阶段基础、缺乏高中阶段整体制度设计、难以打通高等教育阶段层次障碍等现实困境。据此,可从细化宏观政策指导、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和劳动技能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推动职普融通的发展,将职普融通真正落到实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余韵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职普融通提升为国家重大教育改革项目。落实职普融通,首先要定义其性质。职普融通问题的关键分歧点在于它是手段还是目的。影响教育体系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人类的技术。技术影响职业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教育之间的关系。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工匠技术阶段、机械技术阶段和人工智能技术阶段。智能化技术促使职业之间的关系由科层化转变为扁平化、网络化、融合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成为当前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是在机械技术时代建立的,随着经济社会步入智能化时代,职普融通已成为教育体系改革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职普融通达到理想状态是远期目标,当前的改革目标应更具现实性。职普融通教育体系改革要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前提,形成立体化的多层次融通体系,并把增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选择性作为重点。职普融通的实践框架可从课程互设、学校互融、学制互通三个层面进行设计。这三个层面虽然在复杂性上呈递进关系,但改革实践可从任意一个层面开始。
关键词:
职普融通 当代涵义 政策目标 实践框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卢丽华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各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职普融通作为一种解决二者紧张关系问题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诉求,本质上在于重塑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公民教育体系,选择有利于公民素质养成的教育内容,创新学生公民素质培养的教育方式,加强学生公民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以便消除职普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自身缺陷和弊端,从而保证所有学生成长为具有公民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职普融合 教育理念 实践取向 公民素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爱军 戴晨曦 李小明
建立谈判机制是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重要手段。按病种付费既是支付方式的改革,更能有效地实现医疗服务成本的控制。本文以医保谈判形成医疗服务价格的机制和路径的探索为目的,以连云港市新农合按病种付费谈判为案例,从病种、价格和支付方式三个方面的谈判进行具体介绍,分析谈判过程和结果,探讨确定合理的谈判主体、谈判内容和谈判流程等医保谈判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山 江可申
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三县216户的问卷调查,对农户金融认知、融资需求和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表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农户融资依然困难;农户的意愿融资渠道同实际融资渠道相背离;农户对借款利率十分敏感,对借款利率的需求弹性高;农户信用意识较强,但信用表现不容乐观;金融供给不足,私人借贷盛行。研究结论折射出建立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推广小额信贷组织,给予民间金融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更符合农村融资的实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欣泽 匡瑛
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实践经历了初步尝试期、重新发展期、转折跌宕期三个历史阶段,但在各个历史时期实践意涵各有不同。在“双通制”背景下,需守正创新,厘清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的时代价值:破解职普长期割裂的痛点与难点,建设多元化、多层次课程体系;给予学生中途转轨机会,缓解社会教育焦虑;鼓励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拓展学生选择空间。同时区分借鉴美国、日本校内分轨模式与芬兰、新加坡校际分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高中阶段职普横向融通需从建设国家模块化课程库,创设新版综合高中,建立职、普教师“跨校走教”机制,完善升学考试制度等四个方面架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中阶段 职普横向融通 内涵 实现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关东 问清泓
职普分流是两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的产物,关系到学生的受教育质量,与社会分层、分层管理密切相关。由于我国职普分流机制和手段的僵化和落后,导致职普分流的本意逐渐异化。教育部门强力维系职普比大体相当,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功能缺乏显现,导致分流焦虑现象蔓延,进而加剧初中学段教育内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职普融通替代分流,有利于保证教育个性,满足大国工匠需求,实现教育公平愿景。职普融通首先强调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必须保证职普之间的实质平等;其次,在职普融合上寻找二者的“中间道路”,丰富高职学段层次,促进职普优势互补;第三,在职普流通上保证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实现学生职普选择的机会自由,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并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与劳动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模式研究"表明,在国家政策的提倡与鼓励下,我国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职融通,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无论是在普职融通的推广范围还是普职融通的程度上,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不少差距。这就要求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从政策到制度到操作建议,从普职沟通模式、课程到教师再到管理和评价等都需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调整和变革。首先,加强顶层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长江 陈鹏
“普职融通”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采用内容分析法中的共词分析法,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Bicomb、SPSS、Ucinet以及Netdraw等分析工具为辅,梳理我国普职融通研究的主要热点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职业启蒙教育、高中阶段普职融通以及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展望未来,应在进一步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研究、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研究、不断深化普职融通课程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普职融通的教育层次,推进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阶段的普职融通发展。
关键词:
普职融通 可视化 研究热点 发展态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新修订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明确“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都将职普融通、协调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路径与方法。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现状备受瞩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茂辉 谭绍华
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解放前创办的比乐中学,是当时普通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其开展的普职融通教育实验成效显著,影响巨大。该校秉承"升学准备与职业训练兼顾"的办学方针,既不同于当时"完全看作升学为教育目的"的普通中学,也不同于"专门以训练各种技术人才为目的"的职业中学。其宗旨是"升学不致有妨碍,就业取得特别便利"。比乐中学的普职融通教育实验对当今我国推行的普职融通教育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特别是在能力融通、德育融通、课程融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