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7)
2023(8174)
2022(6147)
2021(5729)
2020(4499)
2019(9978)
2018(10364)
2017(20585)
2016(11280)
2015(12893)
2014(13127)
2013(13022)
2012(11904)
2011(10907)
2010(11249)
2009(10838)
2008(10735)
2007(10042)
2006(9459)
2005(8731)
作者
(32843)
(27766)
(27406)
(26193)
(16973)
(13097)
(12317)
(10682)
(10432)
(9712)
(9406)
(8890)
(8681)
(8588)
(8347)
(8277)
(8139)
(7887)
(7844)
(7763)
(7141)
(6933)
(6751)
(6369)
(6356)
(6342)
(6308)
(5916)
(5581)
(5495)
学科
(53068)
经济(53015)
(49074)
(37852)
农业(32527)
管理(23897)
中国(19304)
业经(19183)
(15669)
企业(15669)
方法(15615)
数学(13958)
数学方法(13899)
(13665)
(12798)
农业经济(12401)
地方(11761)
发展(11113)
(11105)
(10067)
银行(10059)
(9953)
(9826)
(9750)
(9608)
贸易(9602)
(9491)
农村(9471)
(9414)
(8893)
机构
学院(171083)
大学(165420)
(75801)
经济(74284)
管理(62934)
研究(58531)
理学(53505)
理学院(53024)
管理学(52292)
管理学院(52006)
中国(48360)
(48237)
农业(36238)
(34816)
(34378)
科学(33074)
业大(30156)
(29540)
中心(27725)
(27003)
财经(26434)
研究所(26248)
(23909)
(22764)
师范(22606)
经济学(22510)
农业大学(22107)
北京(21849)
(21332)
经济管理(20729)
基金
项目(103604)
研究(82501)
科学(81047)
基金(73341)
(62476)
国家(61789)
社会(53549)
科学基金(51913)
社会科(50219)
社会科学(50206)
(41850)
基金项目(38999)
编号(36717)
教育(35701)
(33334)
成果(29936)
(29134)
自然(28981)
自然科(28198)
自然科学(28192)
资助(28011)
自然科学基金(27669)
(25155)
课题(24305)
(23523)
重点(22708)
国家社会(22195)
(21648)
(21565)
发展(21266)
期刊
(96021)
经济(96021)
(55878)
研究(52967)
中国(37800)
农业(37791)
学报(25169)
科学(24187)
业经(23288)
(22873)
金融(22873)
(22800)
大学(20735)
学学(19706)
管理(19460)
教育(17635)
(16496)
问题(15230)
农业经济(15054)
农村(14558)
(14558)
技术(14503)
经济研究(12969)
财经(12784)
(10973)
经济问题(10813)
(10702)
世界(10617)
农村经济(9506)
社会(9354)
共检索到269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邦贵  
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振兴农村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星火计划”,在我国农村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它一问世,就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支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星火计划”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长期坚持下去,并且已经写入了198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省、地(市)、县各级政府以及广大农村更是拥护和欢迎,积极承担和推行“星火计划”。联合国一些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对我国实施“星火计划”也有很大的反响,他们提出,“星火”道路可能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成功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季正聚  许徐琪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探索并形成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成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来之不易,是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因此,探究中国道路从哪里来、中国道路为什么能、中国道路未来该怎么走等问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祖毅  谭力文  贾慧英  伊真真  赵瑞  
本文从理论开发与理论探索两个维度构建了分类模型,并评价了中国管理研究的道路选择。通过4个较有影响力、较有代表性的中文管理学期刊2009~2014年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管理研究不仅存在重视理论开发的康庄大道与强调理论探索的羊肠小道,还存在同时重视理论开发与理论探索的综合之道,以及不强调理论开发或理论探索的发现之道。虽然不同的道路选择拥有不同的特征与合法性,但在现阶段康庄大道的学术影响力与合法性最强,而其他道路相对不被认可而且影响力比较有限。本文认为,求真之道不是在康庄大道、羊肠小道、综合之道或者发现之道进行抉择,而是在学科整体上继续平衡道路选择的多元化路径,并保持理论与理论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必要张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祖毅  谭力文  贾慧英  伊真真  赵瑞  
本文从理论开发与理论探索两个维度构建了分类模型,并评价了中国管理研究的道路选择。通过4个较有影响力、较有代表性的中文管理学期刊20092014年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管理研究不仅存在重视理论开发的康庄大道与强调理论探索的羊肠小道,还存在同时重视理论开发与理论探索的综合之道,以及不强调理论开发或理论探索的发现之道。虽然不同的道路选择拥有不同的特征与合法性,但在现阶段康庄大道的学术影响力与合法性最强,而其他道路相对不被认可而且影响力比较有限。本文认为,求真之道不是在康庄大道、羊肠小道、综合之道或者发现之道进行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亚东  李昊  
所谓征地补偿留地安置,是在被征地范围内,按照一定比例规划留用相应数量的建设用地,交付被征地单位、村组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从而保障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生活。作为对传统的单一型货币安置的有效补充,留地发展在安置失地农民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拓宽了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小平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村庄建设的程度、水平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加速城市化,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是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和体制创新,都需要农民具有现代素质、现代化思想意识观念,需要农民生活、生长环境的现代化。现代村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环节,现代村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克辉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东南地区1978年以来,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农业和农村经挤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指出:应通过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增创新优势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佟国光  
论21世纪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佟国光进入80年代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改革,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主要农产品产量,还是农民收入,都已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但人口的剧增,农业资源的锐减,始终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特别是拥有12亿人口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戴林送  杨国才  
本文构建评价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村现代化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勾画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并相应地探讨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对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德胜  祝海波  杨丽华  
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关系到中国能否全面达到小康社会的关键。世界各国实现农村现代化对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资源丰富的美国实行的大农业模式、资源缺乏的日本高效农业模式,以及韩国的新村运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互融合以及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互为支撑、均衡协调的发展状态。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历史方位和独特优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潜能充足、前景广阔。农民形态、产业形态、城乡形态三大经济形态的演化,预示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底层逻辑的变动趋向。面向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应在产业政策、城乡融合、农村改革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战略选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建立农村卫星通讯网 实现管理现代化韩琪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系,农村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整个国家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不可想像的。而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离不开通讯条件的现代化。一个闭塞的与外界不通信息的社会与现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雪  毛世平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有利于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力支撑。因此,本文选取与中国国情相似的日本为例,分析其自1955年至今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四个演进阶段,研究发现日本致力于做好前瞻布局,坚持"城乡等值"理念,培育农产品特色品牌,以数据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且日本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内涵形成有效契合。采用比较研究法,归纳了中日两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异同,以及中日两国在建设目标、面临的人力短板问题、推进农村绿色发展方面存在的共同点。但与日本相比,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性不足且主体单一,区域间不协调且忽视后期管护,政策规划及财政投资存在短板。基于日本经验及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强化智能设施应用,加快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地建设村庄,创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机制,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助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曹豪爽  
农地制度是中国乡村治理的重要线索,宅基地“三权分置”革新了宅基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同时再造了乡村主体。所有权的具体明晰凝聚了村民的主体意识,资格权的期权逻辑重塑了乡村的内源主体,使用权的限制放松吸引来村庄的外源精英。乡村主体再造作为宅基地“三权分置”与村庄治理的中介,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作用力向村庄治理传递,新主体从关系嵌入、要素嵌入、权力嵌入三个维度参与村庄治理。基于其作用机制,探索出“搭建多元主体治理框架、推进治理工具契约化、推进治理知识现代化、谨防‘资本—权力’共谋博弈”的四条村庄治理现代化提升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兆华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审视角度、重要性认识、推进方式和认知程度等方面实现了"三农"工作认识上的时代性跃升,从完善现代化建设体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等方面反映了"三农"工作的时代需求,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全面开启了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