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0)
2023(5628)
2022(5121)
2021(4782)
2020(4227)
2019(10091)
2018(10124)
2017(19487)
2016(11083)
2015(12941)
2014(13627)
2013(13537)
2012(12814)
2011(11701)
2010(12038)
2009(11151)
2008(11446)
2007(10817)
2006(9166)
2005(8321)
作者
(34622)
(29185)
(28871)
(27881)
(18456)
(14154)
(13601)
(11467)
(10761)
(10650)
(9821)
(9774)
(9559)
(9340)
(9133)
(9112)
(9047)
(8626)
(8508)
(8405)
(7423)
(7332)
(7179)
(6795)
(6618)
(6604)
(6565)
(6496)
(6027)
(5995)
学科
(46147)
经济(46102)
管理(29791)
(28739)
方法(23285)
(22573)
企业(22573)
数学(20579)
数学方法(20387)
(13596)
(12549)
中国(11259)
(10493)
(9364)
贸易(9361)
地方(9354)
(9067)
(9009)
业经(8866)
农业(8835)
(7932)
财务(7911)
理论(7891)
财务管理(7877)
(7593)
企业财务(7358)
(7114)
银行(7091)
(6659)
(6493)
机构
学院(166704)
大学(166409)
(65472)
经济(63815)
管理(60025)
研究(55965)
理学(50804)
理学院(50176)
管理学(49201)
管理学院(48877)
中国(42159)
科学(35982)
(35776)
(32896)
(30811)
(30611)
研究所(27585)
(27514)
业大(26811)
中心(26375)
农业(26182)
财经(24218)
北京(22664)
(22270)
师范(22016)
(21877)
(21702)
经济学(20236)
技术(19463)
(19407)
基金
项目(102933)
科学(77923)
研究(75243)
基金(70914)
(61737)
国家(61176)
科学基金(50600)
社会(44065)
(42021)
社会科(41535)
社会科学(41518)
基金项目(37689)
教育(35826)
(34908)
自然(32859)
编号(32756)
自然科(32013)
自然科学(31996)
自然科学基金(31411)
资助(30064)
成果(27315)
重点(23486)
课题(22910)
(22687)
(22458)
(20943)
科研(20079)
大学(19690)
创新(19586)
(19363)
期刊
(75389)
经济(75389)
研究(47620)
中国(33814)
(29697)
学报(28495)
(26047)
科学(23777)
教育(20435)
大学(20373)
农业(19697)
管理(19540)
学学(18954)
技术(15865)
(14428)
金融(14428)
业经(12774)
财经(11843)
经济研究(11452)
(11039)
问题(10261)
(10148)
图书(9612)
(8966)
技术经济(8899)
商业(8538)
理论(8479)
(8252)
财会(8152)
统计(8085)
共检索到25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钧文  
作者指出,与战后富有活力的日本经济相比,近年的日本经济堪称得了“日本病”有以下五大症状:第一,经济增长率低下,政府干预失灵。第二,金融机构包袱沉重,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日本病”探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傅钧文日本经济自1991年5月陷入衰退以来,一直缺乏回升的动力.使政府几次预测失灵。与战后富有活力的日本经济相比,近年的日本经济堪称得厂“日本病”。一、“日本病”五大症状第一,经济增长率低下,政府干预失灵。日本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征  
日本的长期低利率在主要经济体中是较为独特的现象。文章回顾了广场协议后日本走向低利率的进程,以及日本在低利率时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货币政策,并在利率决定理论的框架下,从实体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通胀预期三个角度探讨了日本长期低利率的原因。文章认为,日本长期低利率的原因有,资产泡沫的破灭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降低投资需求,巨额财政赤字和高企的政府债务要求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定经济发挥更大作用,以及长期通货紧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峻  
研究目的:探寻日本建筑物区分所有的立法历程,分析总结立法经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方法探讨日本国建筑物区分所有之法律制度。研究结果:日本在1962年开始制定建筑物区分所有专法,区分所有制度雏形初现;1983年大幅度修正,条文由37条增加到70条,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由此建立;2003年修订是应对20年来社会变化而做的若干法条细节变动。研究结论:中国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背景与日本相似,在《物权法》实施后,中国有必要针对本国的人文社会环境,构建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法律制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余芳琼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印度"东向战略"的深入以及两国对"中国崛起"的共同疑虑,印度与日本两国之间政治、安全关系不断升温,并于2008年构建起"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印度与日本经贸关系的发展也令人瞩目。2011年8月《印日全面经济伙伴协议》(CEPA)正式生效,两国从一般的经贸联系发展到建立自由贸易区,实现了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肯  
当前我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呈现出了较高的相似性,研究日本"黑字还流"计划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人民币海外贷款业务日本"黑字还流"计划(Capital Recycling Program)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为缓解国际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春明  
何谓产业空心化,目前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所谓产业空心化,就是指国民经济的服务化或超工业化,因为“随着一个国家整个经济的服务化的发展,国内制造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进而物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地下降。”持这种观点的人有的甚至干脆指出:“产业空心化就是第一、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空心化”特指制造业的空心化,即“由于海外直接投资而使国内生产减少或消失,这样才出现产业空心化。”第三种观点则带有折衷色彩,认为产业“空化”包含两层涵义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层涵义或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征  
日本的长期低利率在主要经济体中是较为独特的现象。文章回顾了广场协议后日本走向低利率的进程,以及日本在低利率时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货币政策,并在利率决定理论的框架下,从实体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通胀预期三个角度探讨了日本长期低利率的原因。文章认为,日本长期低利率的原因有,资产泡沫的破灭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降低投资需求,巨额财政赤字和高企的政府债务要求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定经济发挥更大作用,以及长期通货紧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征  
日本的长期低利率在主要经济体中是较为独特的现象。文章回顾了广场协议后日本走向低利率的进程,以及日本在低利率时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货币政策,并在利率决定理论的框架下,从实体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因素、通胀预期三个角度探讨了日本长期低利率的原因。文章认为,日本长期低利率的原因有,资产泡沫的破灭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降低投资需求,巨额财政赤字和高企的政府债务要求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稳定经济发挥更大作用,以及长期通货紧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晓刚  
19世纪中叶,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面临着欧美列强的军事威胁和外交压力,处于开国抑或攘夷的十字路口。通过考察欧美国家对日本的冲击以及日美交涉过程,可以看出,开国与开港给日本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尽管近代日本并未遭遇中国那种割地赔款的命运,却使近代日本具有了殖民地的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迪瑞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营化潮流在世界各国的表现迥然有别,在日本,推进民营化在形式上是以放松管制(“规制缓和”)的方式出现的,即通过股份制形式,将所有权逐步转移到纳税人手中,以减少公有企业所受的各种限制,促进公平竞争,日本国有铁路公社(“国铁”)、日本电信电话公社(“电电”)和日本专卖公社(“专卖”)三个公社是民营化的典型代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玉  崔天岚  
为凸显职业教育机构的类型特征和办学优势,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纷纷编制体现自身教育特点的课程。以专门学校的职业实践专门课程、短期大学的地区综合学科、高等专门学校的楔型教育课程,职业能力开发机构的"实学融合"的专门课程为例,分析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的编制发现,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课程编制均注重以需求为导向,强调实践取向,设置标准与认定模式统一、多样化。理性借鉴他国特色课程编制的经验,我国应坚持课程模式改革与特色课程创新并重,推动高职教育课程编制的规范化、多样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