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4)
- 2023(11295)
- 2022(10159)
- 2021(9500)
- 2020(8016)
- 2019(18688)
- 2018(18564)
- 2017(36567)
- 2016(19756)
- 2015(22181)
- 2014(22016)
- 2013(21830)
- 2012(19989)
- 2011(17870)
- 2010(17509)
- 2009(15863)
- 2008(15187)
- 2007(12958)
- 2006(11178)
- 2005(9311)
- 学科
- 济(80070)
- 经济(79984)
- 管理(55422)
- 业(52566)
- 企(43299)
- 企业(43299)
- 方法(41092)
- 数学(35639)
- 数学方法(35314)
- 农(21042)
- 财(19123)
- 中国(18566)
- 地方(17693)
- 业经(17289)
- 学(16166)
- 农业(14566)
- 贸(13620)
- 贸易(13614)
- 理论(13513)
- 易(13118)
- 务(12584)
- 财务(12526)
- 财务管理(12503)
- 环境(12438)
- 和(12192)
- 技术(12138)
- 制(11905)
- 企业财务(11827)
- 划(10546)
- 融(10048)
- 机构
- 大学(274894)
- 学院(273668)
- 管理(113557)
- 济(104953)
- 经济(102607)
- 理学(99613)
- 理学院(98511)
- 管理学(96946)
- 管理学院(96449)
- 研究(85608)
- 中国(62449)
- 京(58036)
- 科学(54250)
- 财(47414)
- 所(41043)
- 业大(40570)
- 农(40328)
- 中心(39485)
- 财经(39366)
- 江(38243)
- 范(37748)
- 研究所(37712)
- 师范(37434)
- 北京(36483)
- 经(35845)
- 州(31740)
- 院(31685)
- 农业(31568)
- 经济学(31022)
- 师范大学(30546)
- 基金
- 项目(195056)
- 科学(153738)
- 研究(143578)
- 基金(141975)
- 家(122458)
- 国家(121448)
- 科学基金(105643)
- 社会(90030)
- 社会科(85296)
- 社会科学(85275)
- 基金项目(77176)
- 省(76041)
- 自然(69517)
- 自然科(67860)
- 自然科学(67848)
- 自然科学基金(66637)
- 教育(65708)
- 划(63705)
- 编号(59053)
- 资助(58683)
- 成果(46519)
- 部(42972)
- 重点(42595)
- 发(41080)
- 创(40233)
- 课题(39602)
- 创新(37384)
- 科研(37350)
- 教育部(37203)
- 人文(36990)
- 期刊
- 济(109221)
- 经济(109221)
- 研究(76767)
- 中国(44394)
- 学报(41167)
- 科学(38755)
- 管理(38259)
- 农(35423)
- 财(34138)
- 大学(31264)
- 教育(29438)
- 学学(29223)
- 农业(25142)
- 技术(22767)
- 融(20041)
- 金融(20041)
- 业经(18785)
- 财经(18150)
- 经济研究(16788)
- 图书(15743)
- 经(15262)
- 问题(14785)
- 理论(13870)
- 资源(13172)
- 科技(13076)
- 实践(12915)
- 践(12915)
- 技术经济(12631)
- 业(12551)
- 商业(11952)
共检索到378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东和 张捷 杨效忠
本文在旅游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九寨沟为例,对旅游罩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推进国内关于旅游罩现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论文从3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九寨沟旅游者罩、旅游业罩和旅游目的地罩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旅游罩现象在九寨沟旅游区是存在的,业已对旅游者体验和目的地社会文化造成了影响。本文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对旅游罩现象的认识,为合理制定九寨沟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旅游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旅游罩 九寨沟 旅游者体验 旅游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上茜 李倩
为探讨地方感、价格感知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5个假设,构建地方认同、地方依恋、价格感知对支付意愿(WTP)的作用模型,经过模型检验,得出地方认同对游客的价格感知和支付意愿(WTP)有积极影响,而价格感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支付意愿(WTP),这一研究结论对旅游景区活动的管理及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方感 价格感知 支付意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治学 骆毓燕 戈鹏 任佩瑜 郑伟民
在对游客满意度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各指标赋权,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九寨沟景区的特征及游客满意度理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能反映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样本数据对九寨沟景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果:九寨景区游客综合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的层面上,但在各个维度上的游客满意度水平差异比较大,其中景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满意度水平高,而景区餐饮住宿游客满意度水平很低。最后基于IPA法为游客满意度提升提出相关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守成 郭风华 傅学庆 李仁杰
自发地理信息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全新数据源,具有多时间尺度和多级空间尺度的特点。文章以九寨沟为例,通过采集旅游者上传的VGI照片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挖掘多种时空尺度下旅游者关注度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同时,以互联网用户对照片的访问量为权重,进一步描述潜在旅游者的景观关注度。研究表明,旅游者对九寨沟的关注度格局相对稳定,旅游地尺度下的关注热点是树正沟、日则沟两条风景线,则查洼沟仅有少量景段关注度较高;风景线尺度下,树正沟的盆景滩-犀牛海景段,日则沟的诺日朗群海-镜海、珍珠滩瀑布-五花海、熊猫海瀑布-箭竹
关键词:
自发地理信息 旅游地 景观关注度 九寨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韫
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其发展目标必须是可持续的。而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标准因不同旅游区(点)或处在不同的时间段会产生差异,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可以反映出并弥补这种差异给可持续性评价带来的影响。以位于岷江上游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景区为例,使用主观方法分析资源、社区和旅游三大利益相关者在生态旅游可持续性中的关系,建立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框架。使用德尔菲法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访谈和旅游者问卷调查来探察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根据访谈和调查结果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案例,评价模型的构建为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任啸
文章以世界遗产景区九寨沟为例,分析了世界遗产旅游产品的性质,即:由公共资源和一系列服务耦合而成的复合性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结合提供世界遗产旅游产品,能兼顾社会福利与经济效率。而在我国,作为国家公共资源的世界遗产的属地管理体制,导致了世界遗产景区旅游产品定价的利润最大化倾向。文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世界遗产旅游产品定价应采取平均成本加一定比例发展基金的定价方法和政府指导下市场供给定价相结合的方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进 周坤
旅游目的地在真正成为旅游景区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方利益者的共同参与和运营。并且随着旅游景区发展阶段的递进,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和数量也会随之改变,他们与景区旅游形象的成功塑造、旅游市场份额比例及未来经营和管理关系密切。因此,明确旅游景区各阶段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效益最大化,是旅游景区成功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建设智慧景区为例,阐释了旅游地在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与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旅游业 生命周期 九寨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勇 刘黎明 茹红润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CM 6.0软件对百度知道、携程问答社区、马蜂窝问答社区中关于九寨沟景区的时间跨度为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的旅游提问信息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了游客对九寨沟旅游信息的需求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不同旅游信息类别的需求不同;同一旅游信息需求类别下游客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有差异;游客非常关注地震等灾害后景点的开放情况。最后,本文还对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发展及网站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莉 张捷 吴必虎 蒋志杰 乌铁红 董雪旺
旅游目的地意象一经形成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5.12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对四川九寨沟风景区旅游者感知意象的影响如何?对比分析2008年5月(汶川地震前)和2009年5月的旅游者感知意象,发现认知意象虽略有下降,但由于地震对九寨沟风景区没有造成实质破坏,而且已经经过了一年的恢复,变化不是很明显;但受情感意象的影响,旅游者的忠诚度有明显提升;另外,旅游者对九寨沟风景区旅游安全、社会治安的认知有明显下降。结构方程均值模型的运用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不能直接进行潜在结构变量之间比较的问题,开拓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研究方法的新视角,同时也深化了结构方程模型在旅游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春云 韩宝平 刘泽华 张兴华
应用定量分析手段,比较不同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差异,深入探讨影响不同旅游地居民旅游发展态度的感知因子。通过对九寨沟、庐山和周庄三个旅游地居民的访谈调查,运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九寨沟居民对旅游发展影响整体评价更好,更支持旅游业发展;周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收益和成本感知相对较弱,而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感知相对较强。回归方程揭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赖以及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正面感知是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居民感知与态度可以看作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器,今后应逐步建立基于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旅游地管理评价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章小平 朱忠福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名满天下,然而它的环境容量究竟如何,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今天的九寨沟已今非昔比。本文纵览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历程,试从不同的视角对九寨沟的环境容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对九寨沟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出一系列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的结论,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九寨沟景区 旅游环境容量 定量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张捷 罗浩 董雪旺 上官筱燕 蔡永寿
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是灾区经济社会恢复重建的重要"突破口",尤其在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地区;而理解灾区游客旅游动机有利于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管理战略的制定。该研究以遭受"5.12"汶川地震影响的九寨沟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引入"灾害事件引发的旅游动机",对灾区国内游客的多种旅游动机交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证实了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管理中:①恢复重建的关键内容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与安全";②恢复重建的重点区域是灾区内已有高知名度的旅游地或在灾害事件中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地区;③对目的地优质旅游接待服务意象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章小平 颜磊 邓贵平
通过历史访谈、田野调查,结合遥感影像、环境监测和相关统计数据,从交互过程和交互效应两个维度,以定性和定量的方式探讨了旅游在保护区CHANS系统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根据管理者、居民、游客的态度和行为,近30年来,九寨沟旅游的交互过程可分为起步、发展、提速、提升4个阶段,各阶段旅游交互作用的内容、程度有所差异;(2)旅游显著提高了当地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成效,植被覆盖度持续提高并趋于稳定;(3)旅游给九寨沟带来约10dB环境噪声,但旅游人数与湖泊面积和环境噪声的变化无显著的相关关系;(4)旅游显著提高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世政 杨桂华
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和景区发展的双向需要,社区参与下景区发展模式问题需要深入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九寨沟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景区与社区在地域关系、资源权益分配、经营项目、就业机会等方面融合与共享的"景(区)社(区)一体"发展模式,并产生了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实现了保景与富民的兼顾和景区的和谐发展。本文结合九寨沟的经验并参照国内其他景区的情况,依据我国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等,提出社区参与下自然遗产型景区发展的五点建议:留驻与外迁结合,社区外迁遵循引导与自愿原则;将景区内社区的行政管辖权授予景区管理机构;保障社区林权参与景区资源性收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聂献忠 张捷 吕菽菲 汤家法
九寨沟国内旅游流表现为九寨沟与几个地域结点间的线状季节性流动。旅游者的行为属性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和偏好等)对其所获取的感知映象、行为动机与决策、实际行为在目的地的时空分布格局有决定性意义,而旅游地高质量的风景资源、文化特征、设施水平及居民态度会促使潜在旅游者产生由感知—动机—决策—旅游的良性循环,并影响旅游流的发展(壮大或分散)。本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分析,揭示了九寨沟旅游流的结点特征与现状以及国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提出开拓客流市场的建议性措施,并强调了形象与定位对山区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国内旅游者,旅游行为,九寨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