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
2023(1327)
2022(1118)
2021(1203)
2020(1036)
2019(2184)
2018(2021)
2017(3650)
2016(2034)
2015(2079)
2014(2111)
2013(2117)
2012(1916)
2011(1868)
2010(1959)
2009(1995)
2008(1941)
2007(1729)
2006(1698)
2005(1483)
作者
(6103)
(5249)
(5048)
(4907)
(3280)
(2603)
(2219)
(1961)
(1948)
(1876)
(1867)
(1835)
(1763)
(1727)
(1625)
(1616)
(1516)
(1511)
(1493)
(1469)
(1450)
(1283)
(1239)
(1234)
(1208)
(1200)
(1188)
(1165)
(1108)
(1100)
学科
(8957)
经济(8955)
(6190)
理论(3395)
方法(3286)
经济学(2215)
管理(2112)
业经(2053)
经济理论(1946)
(1941)
(1821)
农业(1781)
(1750)
旅游(1727)
(1675)
地方(1675)
教育(1640)
(1520)
研究(1428)
中国(1401)
数学(1376)
数学方法(1357)
农业经济(1300)
(1193)
图书(1093)
情报(1088)
环境(1079)
书馆(1074)
图书馆(1074)
教学(1068)
机构
学院(32262)
大学(32118)
研究(11407)
管理(10671)
(9490)
(9483)
旅游(9365)
(8911)
经济(8664)
科学(8626)
理学(8548)
理学院(8369)
管理学(8182)
管理学院(8090)
(7953)
师范(7875)
中国(7615)
(6984)
师范大学(6547)
(5634)
研究所(5251)
(5168)
北京(4620)
中心(4616)
(4460)
(4371)
(4360)
(4316)
旅游学(4147)
游学(4147)
基金
项目(19209)
科学(14659)
研究(13795)
基金(13319)
(11658)
国家(11555)
科学基金(9555)
社会(8657)
(8204)
社会科(8133)
社会科学(8132)
基金项目(7503)
(6395)
教育(6281)
资助(6115)
自然(6092)
自然科(5872)
自然科学(5870)
自然科学基金(5774)
编号(5483)
(4843)
(4774)
(4625)
成果(4514)
旅游(4500)
重点(4284)
课题(3851)
发展(3725)
(3681)
科研(3628)
期刊
(13353)
经济(13353)
研究(7807)
(6439)
旅游(6439)
(6439)
学报(5749)
(5599)
科学(5442)
学刊(5191)
旅游学(5188)
游学(5188)
中国(4188)
教育(4112)
(3958)
大学(3789)
学学(3336)
图书(3286)
农业(3044)
(2568)
业经(2515)
管理(2418)
书馆(2387)
图书馆(2387)
资源(2017)
(1656)
问题(1655)
情报(1634)
地理(1617)
财经(1588)
共检索到46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组织"旅游与哲学"这一专栏的初衷在于:一方面,中国当下旅游研究在走向"科学"的同时也开始走向固化和枯燥,无法凸显旅游学术研究的张力,无法创造深度探讨的空间,因而担心中国旅游研究的学术思想日趋细碎和枯竭;另一方面,如果能为国内一部分执着于思考旅游研究中的哲学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个平台,将对打破上述隐隐出现的困局具有重要作用。我跟《旅游学刊》编辑部沟通了这些想法,编辑部非常支持,提出可以组织几篇主题相对集中的稿件,作为专栏刊发,以推动旅游学术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观照旅游学术研究的演变历程,旅游经济学始终是旅游学术研究体系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囿于诸多原因,中国旅游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国内旅游学术研究体系的生成完善。事实上,经济学较为成熟的研究进路将有助于实现旅游学术研究体系内部众多分支领域间的知识互溢,进而推动旅游学术研究体系日趋科学化。不止如此,当前,为了进一步支撑旅游管理申报一级学科,丰富并充实国内旅游经济管理学术研究框架,以增强旅游学术研究在主流经济管理研究领域的学术显示度尤为迫切。一个标志性的学术事件是,201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的Faber和Cecile在1911年创刊的国际经济学顶级期刊《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刊文,通过对墨西哥沿海地区的实证、理论模型和仿真分析,系统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明旅游经济问题不仅业已吸引跨领域经济学者的学术目光,而且也逐渐得到代表性主流经济学期刊的关注。因此,推动、规范国内旅游经济学研究向主流经济学范式靠近,甚至向经济学研究领域增添来自旅游经济学的学术贡献,也成为旅游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旨趣及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旅游者行为一直是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从心理学、地理学、社会学、哲学和人类学等视角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甚至"旅游者行为学"作为旅游学分支学科的地位也在逐渐建立起来。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对"移动性"(mobility)的关注以及"移动范式"(motilities paradigm)的出现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旅游活动的价值,在移动范式的框架中旅游活动被放置到人类社会活动的核心位置上,移动性逐渐被理解为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C.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旅游学是一个建立在时空视角下的学科,旅游活动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在非惯常环境的休憩和游玩行为。因此,时间要素对旅游学科及旅游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旅游积极心理学鼻祖Pearce在2020年指出,尽管个体对时间的感知、使用和响应深刻影响着旅游休闲体验,但时间视角下的旅游休闲却是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因此,围绕旅游时间展开专题讨论,不仅能夯实旅游学的学科基础,还能为旅游学提供与其他学科的理论对话点,这对实现旅游学科的知识外溢具有很强的科学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正>旅游业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应对老龄化等国家战略需求,及时响应人民生命质量提升的旅游新需求,本期特推出“旅游疗愈与健康中国”专栏。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防未病、治疗疾病、瘥后康复的功能,促使游客通过旅游活动进而达到疗愈身心的目的。国内外的旅游疗愈历史均较早,《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各类以护养、保养生命而实现长寿目的的与旅行相关的养生活动均可视为旅游疗愈活动;古罗马时期民众用温泉改善身心健康的疗愈较为常见。然而,前人并未真正完整地提出过旅游疗愈的概念。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逸  
<正>在当前全球化时代,城市早已成为人才、资本、技术集聚的中心枢纽。随着产业升级和智能化趋势的发展,城市经济形成了两个重要的趋势。一方面,高度集聚在城市的各类竞争日趋激烈、生活压力日渐增长,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城市休闲产业空间,成为缓解生活压力、提升城市活力和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城市消费服务业日渐成为解决就业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式。培育丰富多样的城市休闲娱乐产业,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斌  
以入境与出境为代表的国际旅游市场,是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中国旅游业发展从入境旅游肇始,入境游客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1.28亿人次,增长近71倍。出境旅游从自有统计数据的1998年到2014年的1.07亿人次,增长了10.8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目的地与第一大出境客源地。入境旅游市场在优化中国旅游产业要素的供给结构、推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诗图  曹国新  邓苏  
对旅游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关系到旅游学科建设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然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至今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从哲学的视角来辨析,旅游的本质应是"体验",即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将体验视为旅游本质的理由是:体验是旅游现象所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体验是旅游现象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独特属性,体验是规定和影响旅游现象中其他非本质属性的根本,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变化及发展的依据,这些理由符合哲学关于本质研究的特点及规定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刘忠俊  
目前,旅游学界鲜有学者对旅游学科的基石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旅游学科还没有自身的理论和思想,未形成自身的学科范式,没有自身独立的领地和清晰的边界,还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章以哲学与范式为核心,明晰了旅游研究与哲学、科学、技术的关系,梳理了旅游研究中哲学与范式的关系,对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发展、旅游学科大厦的建立进行了方向性的探索。该研究以哲学视角对旅游学科的本源、基石进行追问,厘清旅游学科最终要探讨的就是,旅游是基于人的成长、基于人的价值发现的一条独特路径。范式的形成和转换都离不开哲学,旅游学者应该上升至哲学世界观来思考旅游问题,探索旅游学科的范式。只有当旅游学科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只有当旅游学科回到旅游本质、本源的探讨而不是把目光主要聚焦于一般性的特征研究,只有当旅游学科的所有概念回到本质而被厘清的时候,只有当旅游学科有自己的学科范式的时候,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得以成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叶超  
一、什么路?——旅游与哲学的本质旅游是一个"在路上"的活动或过程。这不仅指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而且也可以指旅游研究的路径,最重要的是,"道路"一词还有方向、目标等涵义。旅游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和经历一条什么样的路。这与我们人生选择和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一致的。因此,旅游和进行旅游研究实际上也是在思考和实践生活。旅游不是从生活中剥离或割裂出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叶超  
一、什么路?——旅游与哲学的本质旅游是一个"在路上"的活动或过程。这不仅指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而且也可以指旅游研究的路径,最重要的是,"道路"一词还有方向、目标等涵义。旅游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和经历一条什么样的路。这与我们人生选择和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一致的。因此,旅游和进行旅游研究实际上也是在思考和实践生活。旅游不是从生活中剥离或割裂出来,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宗元  
从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三大方面探讨旅游哲学。旅游哲学之内涵见诸情性观、价值观、生死观、苦乐观、天人观、人际观、政治观、修身观、静思观、义利观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斌  
《旅游哲学引论》以其创新性填补了国内旅游哲学的学术空白。该书本着反思和批判的研究态度,以旅游概念作为逻辑起点,试图由此建立旅游哲学的体系。文章认为,由于作者未能坚持反思的批判的研究思路,在构建旅游哲学时出现很多问题。文章对该书的逻辑起点、论证思路的逻辑走向以及旅游哲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指出以旅游概念为逻辑起点,要坚持对其进行前提追问、反思和清理,才能在此上逐步构建起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主体的旅游哲学体系。这种建立在哲学逻辑之上的研究体系,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旅游哲学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孙佼佼  
科学与哲学,是人类知识史当中两个涉及本体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从历史上看,人类知识的积累过程经历了哲学与科学的同源分流过程,最终在当今的知识界形成了知识来源的两种不同路径:哲学路径和科学路径。旅游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着其知识获得途径的选择和利用问题。对此,文章讨论了旅游研究中的"哲学路径"和"科学路径",梳理了这两个路径对旅游知识贡献的意义和价值。文章的观点建立在东西方哲学传统有所不同这一基点上,进而指出由此带来的东西方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趋向及其在旅游研究中的意义。文章认为,西方哲学主流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