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22)
- 2023(3015)
- 2022(2600)
- 2021(2508)
- 2020(2011)
- 2019(4650)
- 2018(4798)
- 2017(9018)
- 2016(5014)
- 2015(5620)
- 2014(5338)
- 2013(5168)
- 2012(4722)
- 2011(4281)
- 2010(4110)
- 2009(3640)
- 2008(3434)
- 2007(2862)
- 2006(2570)
- 2005(2100)
- 学科
- 济(16650)
- 经济(16637)
- 管理(12716)
- 业(9253)
- 环境(7875)
- 地方(7347)
- 农(7340)
- 企(6331)
- 企业(6331)
- 生态(5330)
- 农业(5212)
- 学(4842)
- 方法(4790)
- 业经(4331)
- 中国(4082)
- 资源(4012)
- 数学(3972)
- 数学方法(3912)
- 划(3757)
- 和(3635)
- 地方经济(3058)
- 发(2987)
- 规划(2934)
- 财(2926)
- 环境规划(2835)
- 理论(2807)
- 制(2389)
- 城市(2316)
- 农业经济(2304)
- 域(2237)
- 机构
- 学院(62437)
- 大学(60829)
- 管理(22163)
- 研究(21825)
- 济(20230)
- 经济(19568)
- 理学(19150)
- 理学院(18799)
- 管理学(18362)
- 管理学院(18237)
- 中国(16136)
- 科学(15516)
- 京(14013)
- 农(11557)
- 范(10939)
- 师范(10852)
- 中心(10746)
- 所(10705)
- 业大(10589)
- 江(10108)
- 研究所(9918)
- 农业(8917)
- 师范大学(8845)
- 财(8666)
- 北京(8620)
- 院(8376)
- 州(8371)
- 科学院(7077)
- 省(6959)
- 财经(6934)
- 基金
- 项目(46028)
- 科学(35787)
- 研究(34683)
- 基金(31860)
- 家(27807)
- 国家(27545)
- 科学基金(23419)
- 社会(20939)
- 社会科(19638)
- 社会科学(19633)
- 省(19426)
- 基金项目(18062)
- 划(16184)
- 自然(15275)
- 教育(14855)
- 编号(14739)
- 自然科(14736)
- 自然科学(14734)
- 自然科学基金(14420)
- 资助(11805)
- 成果(11374)
- 发(10793)
- 重点(10462)
- 课题(10180)
- 创(9353)
- 部(9044)
- 创新(8689)
- 年(8645)
- 科研(8580)
- 发展(8546)
共检索到90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萌 赵学勇
由生态学和美学相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生态美学,把文学批评的视野扩展到生态学的领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范式和考察视角。透过生态美学这一视角,以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为例,着重考察"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美问题:一是在表现了物化都市对自然的远离及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之后,试图通过特定主题及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努力探寻都市社会的自然生态之美。二是在揭示了物化都市中人们始终处于空虚、失落、漂泊、流浪的精神状态之后,试图重构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倡导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从而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榕
诞生于20世纪后期的赛博朋克小说是当代英语科幻小说中最重要的亚文类之一,为当代科幻小说添加了特色鲜明的城市写作维度:它所聚焦的后现代大都会有着阴郁的旧色调,同时闪烁着信息通讯新科技的崇高之光。都市空间受到资本宰制,但仍为个人反叛留出缝隙,隐藏着突破和流变。城市既有物质形态的稳定性和固定边界,又叠加了虚拟空间的维度,指向加速与无限性。赛博朋克小说复杂的都市空间表征呼唤着我们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解读,辨析它对城市文学传统的继承,对当代城市化进程新现象的关注,以及对未来都市发展的想象,而这种辨析可以更加深入地呈现赛博朋克小说从科幻文学角度对文化、现代性、资本、技术、身体性等人类栖息于城市空间中的重要议题的表征以及思考。
关键词:
赛博朋克 城市空间 资本 技术 虚拟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畅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小说充分反映了华裔女性在父权文化和异质文化下遭受的双重压迫以及女性在压迫下的抗争。双重压迫使华裔女性完全丧失话语权,处于失语状态,进而造成身份缺失,在女性意识觉醒后,华裔女性通过抗争重拾话语权,追求独立和自由,实现身份建构。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汤亭小说中华裔女性的身份缺失与身份建构,这不仅拓宽了汤亭亭小说的研究视角,而且为汤亭亭小说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使汤亭亭小说研究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军 陈浩
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的比例较低,造成其城镇就业的劳动技能缺失,直接影响其在城镇的就业机会、就业行业和工资收入。从培训市场、培训投入和培训管理方面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缺失的因素,进而提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前提下,发挥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培训运作的市场化、培训投入的多元化和培训管理的规范化,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非农就业和向市民的真正转变。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镇就业 技能缺失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栋
在余华的小说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簇拥模式",这种模式由于对立双方力量的不同而形成两种形态,分别是"围"的效果与"放"的效果。这两种不同的效果其实展示出了余华在不同创作时期的不同思考,尽管有不同,但仍然是作者对人的生存境遇思考的结果,仍是出自作者的内心。
关键词:
余华 簇拥 “围” “放”
[期刊] 国家图书馆学刊
[作者]
洪秋兰 唐雅琳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合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信息缺失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实证分析,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及文化资本存量现状,揭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存量,增强其信息能力,加速其城市融合的步伐,助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图1。表7。参考文献62。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康永琴
我国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25亿,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法律意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但仍滞后,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整体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探索构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体系,提升其法律意识,为其权益保护提供保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法律意识 缺失 建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钱亚玲
发表于1943年4月的短篇小说《两条鱼》是苏青于文学体例和小说题材双重探索的结果。小说有关战时都市"底层"市民生活的叙述,既演绎了苏青小说不易察觉的技巧,也折射出苏青小说的思想力度——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国民性和海派市民性格的反思。苏青"底层"叙事的探路,为现代女性写作如何叙述城市生活提供了两点启示:既要重视如何将有限的现实经验植入文学世界成为自身创作的"专属物",也要重视塑造富有地域色彩和人性深度的鲜活人物。
关键词:
苏青小说 底层叙事 社会批判 国民性反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晓松
经济的发展促使改革开放加快步伐,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展速度也随之提高。城市中出现大规模的兴建土木,城市面貌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一批强大的农村闲置劳动力进城务工,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他们在城乡边缘徘徊,出现无缘医疗保险、无缘养老保险的权益缺失现象。为确保农民工权益,国家应采取适合农民工消费水平的保险措施,完善我国农民工保险措施,同时确保我国和谐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卞永军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农民工群体与资本力量对比的悬殊差距,使得农民工权益缺失似乎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由此导致的农民工的不当表达行为以及"民工荒"背景下的"用脚投票",给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都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压力,促使政府要更加积极主动,企业也要严格自律,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农民工的权益缺失状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若熙
清末政局动乱,农民起义频出,这对当时以传统农耕占主导经济地位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浩劫。在清末川刻话本小说《跻春台》中,存在大量描写清末四川地区农村生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以感性、直观的方式折射出当时四川地区农业的特点,即以租佃制为主,社会动乱、农业凋敝,自然灾害频发等。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跻春台》以文学艺术的形式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充分展现了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末期的生活面貌。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虽然《跻春台》属于话本小说,其中不可避免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其基本故事框架、情节等却又贴近生活,具有真实反映当时农业社会现实的价值。
关键词:
清末 农业 特点 《跻春台》 话本 小说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翟美菁
李天葆的代表作《盛世天光》是男性作家书写女性血缘家族背景下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命运变迁的代表性文本。小说以女性为主要书写对象,但是男权社会的价值观始终是女性难以彻底逃脱的藩篱,“他者”经验下的女性书写具有独特性。同时,他以不同代际女性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图景解构宏大的历史叙事,将对国族历史的思考放置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常化叙述风格。小说将大量中国式符号融入南洋社会,以文学笔触介入社会历史现实,对当代马华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英
流动性是现代性的标志,火车作为19世纪新型机械化移动工具,使流动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火车意象贯穿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小说,这一时期的美国小说全面考察了火车流动性的多个维度,展现了现代性的多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火车引起时间的标准化、空间的秩序化、地域的全球化等一系列现代性特点。另一方面,火车也显现出现代性的悖论——火车既是自由和进步的象征,也是束缚和压迫的途径;既是各个阶级和种族相互争夺的空间,也是不同阶级展开对话的平台。因此,美国文学对火车流动性的表征做出了两大独特贡献:流动性的具
关键词:
流动性 现代性 火车 美国小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永芳 刘玉振 艾少伟
文章采用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征收补偿中都存在着生态补偿缺失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征收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如补偿理论支持不足、补偿范围小、补偿额度低、补偿不到位等。这种制度缺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耕地流失,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土地使用权人——农民的相关利益,如土地被征收导致土地分割,形成不经济的土地规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降低了相邻土地的生产力,影响了农民的相邻权;土地又是农民世代生存、繁衍、发展之所在,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来源,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影响了生存权和发展权;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收必然涉及到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到农民的环境权的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对农地生态价值的正确评估,公平、合理的补偿失地农民的损失,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土地征收 生存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盛开莉
施叔青小说中的女性群体,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群体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面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婚姻的精神围困,一面以出走的方式逃离。作者赋予这些女性以丰富的生命质地,改变了父权制话语下沉默的传统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活经验,对于女性的自我发现与生存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施叔青小说 围困 出走 艺术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