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5)
2023(14873)
2022(12751)
2021(11825)
2020(9904)
2019(22418)
2018(22291)
2017(42741)
2016(23046)
2015(25966)
2014(25625)
2013(25220)
2012(23464)
2011(21377)
2010(21488)
2009(19904)
2008(19297)
2007(16929)
2006(15051)
2005(13145)
作者
(67044)
(55961)
(55619)
(52779)
(35866)
(26601)
(25180)
(21797)
(21244)
(19861)
(19074)
(19026)
(17998)
(17754)
(17224)
(17156)
(16554)
(16231)
(16029)
(15946)
(14062)
(13721)
(13374)
(12899)
(12540)
(12440)
(12403)
(12156)
(11223)
(11043)
学科
(108349)
经济(108235)
管理(68785)
(63219)
(53759)
企业(53759)
方法(42764)
数学(36352)
数学方法(35923)
中国(25401)
(25355)
地方(24335)
(23808)
业经(22825)
(22307)
技术(18432)
理论(17314)
(16962)
农业(16211)
(16168)
贸易(16156)
(16132)
环境(15587)
(15561)
地方经济(14948)
(14912)
金融(14910)
(14647)
银行(14597)
(13978)
机构
大学(338504)
学院(334445)
(139264)
经济(136412)
管理(132024)
研究(115618)
理学(114361)
理学院(113033)
管理学(111161)
管理学院(110543)
中国(83562)
(71487)
科学(71269)
(61682)
(58108)
研究所(53177)
(50748)
中心(50632)
财经(49946)
(48283)
业大(48174)
(45840)
师范(45439)
(45311)
北京(45108)
经济学(42775)
(41717)
农业(39677)
(39233)
经济学院(38293)
基金
项目(228069)
科学(179977)
研究(167995)
基金(165652)
(144106)
国家(142911)
科学基金(122653)
社会(107023)
社会科(101354)
社会科学(101328)
(88561)
基金项目(87895)
自然(78546)
自然科(76700)
自然科学(76682)
教育(76276)
自然科学基金(75304)
(74341)
编号(67522)
资助(67291)
成果(55537)
重点(50957)
(50272)
(49260)
(48822)
课题(46570)
创新(45658)
国家社会(44058)
教育部(43324)
科研(42952)
期刊
(156737)
经济(156737)
研究(102511)
中国(59731)
学报(52628)
管理(49575)
科学(49072)
(45790)
(45247)
大学(39574)
教育(37136)
学学(37086)
农业(31914)
技术(28720)
(27017)
金融(27017)
经济研究(25750)
财经(24714)
业经(23919)
(21218)
问题(19963)
图书(18252)
技术经济(17898)
科技(16666)
理论(16321)
(16125)
现代(15310)
(14828)
商业(14746)
实践(14682)
共检索到489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增刚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崩溃,旧比较经济学没有可比较的对象,为新比较经济学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对新旧比较经济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比较对象上看,旧比较经济学主要针对不同经济制度进行比较;而新比较经济学侧重于相同经济制度在不同国家的效率差异。从研究方法上看,旧比较经济学主要是特征描述法,没有建立系统的理论;而新比较经济学采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最后,本文对新比较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及公共选择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梁正  
张仁德教授等新著《新比较经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比较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难得的一部专著。该书对近10年来比较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发展着力探讨与概括;对比较经济学的方法论从哲学高度去把握和创新,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琳  
1987年10月以前的时光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黄金时代。经过马歇尔、瓦尔拉斯和德布鲁、卢卡斯这两代人的努力,建构于均衡范式和线性数理方法基础上的新古典大厦已基本完成,信奉新古典教条的经济学家们开始沉溺于“只要将复杂的经济行为简化成一个线性方程,然后求出其帕累托最优解,则经济学从此就可以一劳永逸了”的虚妄之中。 然而,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暴跌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神话,使新古典大厦摇摇欲坠。“黑色星期一”表现出的突发性和奇异性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市场波动归咎于来自经济系统外的随机干扰。但是,对于这次震动世界经济的股市暴跌,却找不到任何来自系统外的充分证据。因此,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春生  
文章对《西方比较经济学的危机、复兴与创新》专著进行了解读,认为该著作对于新比较经济学学科从产生、发展脉络、危机、复兴到创新等都做出了学术性的阐述。"比较经济学"的重挫与危机的致命逻辑在于"主义比较"。当前的"新比较经济学"研究对象已从"主义比较"回归到对真实体制和现实模式的比较研究。"新比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真实体制与现实模式、市场体制之间多样性与差异性、各类市场经济制度(institutions)构成及其差异、转型国家的转轨路径及其制度变迁差异,以及历史对于不同体制和经济模式形成作用与经验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蕴  
转轨经济学(Transition Economics),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以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相比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转轨经济学是伴随体制转轨产生的进行专门研究的学科。这有别于新制度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学,它们是以体制转轨研究作为学科的一个发展方向。其次,若将转轨问题研究抽象为一个研究链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世明  
本文从人性假设、研究的行为主体和侧重点的角度,研究了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大理论体系,阐明了它们在研究行为主体关系以至研究方法的差异,并从各自研究发展的互补性以及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共同适用性等方面阐述了这两大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德富  关兵  
语言经济学研究是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分析研究索绪尔所提出的超凡"语言"和"具体语言"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是一种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纯粹理论研究,本质上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而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外语作为涉外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研究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的经济特性,是一种应用研究。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彼此虽具有相关性,却是互不隶属的两个交叉学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万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的执行,使中国经济走上了紧跟世界形势的发展大道。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引起了各经济发达国家的关注,他们惊呼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在亚洲崛起,影响世界形势,从而感到担忧又感到难解;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以惊喜的心情看到了自已发展的前途,增强了信心,但又难以置信这奇迹的产生。如何回答人们的疑议,国际学术界和政界众说不一,各有关学科也在探讨这一问题。作为比较经济则更以此问题为重要内容展开了广泛的比较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手头的这本由李立中教授编著的《比较经济学—主要国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比较》一书,则以其特有的敏锐力和科学精神,抓住了时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子伦  马君  
本文以政府职能选择为研究对象,以新比较经济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美国、日本、拉美地区的纵向和横向比较研究,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选择范围。研究表明:(1)建立基础性经济制度是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首要任务;(2)产业政策的制定应以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为基本原则;(3)合乎时宜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是实施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彭文平  揭阳扬  
本文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纳入产业比较优势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探究中,在产业层面研究了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检验了在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阶段升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路径中,政府和市场在产业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的"因势利导"作用。研究发现产业比较优势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在培育产业比较优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技术发展不同水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产业发展不同程度上,政府的干预有所侧重,但随着地区经济腾飞,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才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研究结果深化了比较优势推动产业升级路径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结构转型过程中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力量以使得产业升级过程更为平滑,提供了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绍东  
西方经济学对新古典范式的反思主要体现在重新将分工引入研究视野,而社会分工理论同样也是马克思经济学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流派主要研究社会分工在生产力层次或生产关系层次上所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像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那样将社会分工看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环节。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不仅从生产的物质和技术方面考察分工,更把社会分工看做一种制度关系,从而取得了相对于西方经济学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蕴  
转轨经济学对转轨问题国际比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评析了转轨内涵及定义、正确认识转轨前计划经济体制及体制转轨过程等转轨经济学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认为转轨经济学比较研究具有针对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作者指出,新时期转轨问题比较研究的重点应转向对转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程度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运行情况的比较,在该研究发展方向上,转轨经济学有可能成为推动现代经济学发展的创新力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邓久根  梅红霞  
莫里斯·博恩斯坦指出,比较经济学是"一个在寻求自我定义的领域"。比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门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再一次陷入了困境,这一次可能是真正的困境。问题在于,看似非常中性的比较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党同伐异之后,已经成为了主流经济学的专有名词。作者秉承经济学多元化思想,认为演化经济学方法的领先市场比较研究使比较经济学更具有生命力,并且可以使陷入困境的比较经济学重获新生。只有多元化的经济学才能使比较经济学乃至经济学春色满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文俊  
"李约瑟难题"是科技史界的著名难题,国内外学者从科技、经济和文化等不同层面提出了不同见解。相比较而言,制度更重要,更带有根本性。制度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制度的缺失,特别是有效的产权制度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缺失,是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始终未能演变成大规模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李约瑟难题"产生的根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