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33)
2023(18309)
2022(15504)
2021(14347)
2020(12294)
2019(28046)
2018(27918)
2017(52726)
2016(29641)
2015(33076)
2014(33176)
2013(32175)
2012(29514)
2011(26691)
2010(26665)
2009(24463)
2008(24086)
2007(21739)
2006(18810)
2005(16817)
作者
(85404)
(71501)
(71494)
(67959)
(45226)
(34798)
(32631)
(27993)
(27266)
(25533)
(24175)
(24020)
(22863)
(22548)
(22356)
(22321)
(22160)
(21191)
(20715)
(20521)
(17859)
(17818)
(17452)
(16208)
(16175)
(16021)
(15961)
(15959)
(14583)
(14357)
学科
(112844)
经济(112694)
管理(83371)
(78833)
(65092)
企业(65092)
方法(54372)
数学(48514)
数学方法(47884)
(33957)
中国(32870)
(30417)
(25981)
(24620)
业经(23977)
地方(22383)
教育(22026)
(21212)
财务(21152)
财务管理(21101)
(20567)
贸易(20561)
农业(20283)
企业财务(20070)
(20023)
理论(19466)
技术(18433)
(18304)
银行(18239)
(17578)
机构
大学(417367)
学院(412274)
(162519)
经济(159047)
管理(153647)
研究(141402)
理学(133411)
理学院(131853)
管理学(129257)
管理学院(128480)
中国(101014)
科学(88672)
(87998)
(77110)
(75615)
(72189)
研究所(65962)
业大(65897)
中心(64994)
(62816)
财经(61226)
农业(59682)
(59271)
师范(58578)
(55630)
北京(55052)
(51041)
经济学(50279)
(48867)
师范大学(47654)
基金
项目(282154)
科学(222288)
基金(204169)
研究(201576)
(180910)
国家(179383)
科学基金(152242)
社会(127269)
社会科(120566)
社会科学(120531)
(111754)
基金项目(107715)
自然(100596)
教育(99299)
自然科(98306)
自然科学(98271)
自然科学基金(96539)
(96254)
资助(83803)
编号(80611)
成果(66578)
重点(65505)
(63734)
(60385)
(58834)
课题(58574)
科研(55193)
创新(55000)
教育部(54595)
计划(53136)
期刊
(169210)
经济(169210)
研究(122251)
中国(85328)
学报(72062)
(66562)
教育(64542)
科学(62966)
(62626)
大学(54593)
管理(54269)
学学(50862)
农业(44296)
技术(38178)
(34737)
金融(34737)
财经(30530)
经济研究(27616)
业经(26811)
(26254)
(23930)
问题(22616)
(21310)
统计(20564)
技术经济(19651)
科技(19042)
(19015)
业大(18300)
理论(17685)
(17586)
共检索到603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咏梅  卢珂  
本研究在描述西部五省近年来义务教育普及情况基础上,使用世界银行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影响力评价课题的县级数据库,构建小学和初中毛入学率的增值模型,考察与"新机制"相关的资源投入和政策实施对义务教育普及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机制"实施后,西部五省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得到明显提升,但五省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普及率相对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毛入学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出现超龄学生返学现象。研究证实,"新机制"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产生了正向影响,近几年来国家免除教科书费用、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水平、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额度的政策均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普及,但西部五省农村中小学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危房,不利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晋  哈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机制")于2006年起开始试点和实施,其改革效果一直是个重点问题。本研究基于政策效果评估分析框架,利用2005-2006年全国县级教育财政短面板数据,采用准实验的研究设计,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的构建,探讨了新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经费支出水平及其结构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新机制改革的实施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改革在短期内显著提高了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同时并未提高人员性经费支出水平,地方政府可能在短期内采取优先提高预算内公用经费以达到改革既定目标的策略。同时经过检验发现,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丽萍  李祥云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不足的状况。但依靠中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的义务教育投入,不仅难以完全满足义务教育实际需求,且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义务教育投入分配不公的格局。实地调查还发现,义务教育事权上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义务教育供给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需要上级政府采取合适的干预机制,在均等地方财力的同时,着力解决县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激励不足的问题。另外,要适当增加乡镇和村参与义务教育财政决策的机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潘天舒  
本研究利用教育部信息中心的数据先对我国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进行了统计检验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塞尔系数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的差异状况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漪  宗晓华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在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尚未改变低重心的政府间投入格局;在明显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提高教育质量;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形势下,仍采取城乡分治的发展机制。"新机制"承载的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差距,凸显"新机制"的制度缺陷;"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安排与城乡一体化内在发展秩序的不适应,导致"新机制"的不稳定性。因此,须在宏观体制和微观治理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利  
200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简称"新机制"),在义务教育投入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本文采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评估了这一财政改革的实施成效,对其在缩小地区间投入差距的成效进行了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出现了整体增长,但西部地区增长率高于非西部地区的显著水平并不高,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在缩小地区间投入方面的成效仍需提高。原因主要在于以"中央大规模增加转移支付"为特征的"新机制",挤出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本身对教育投入的努力,西部地区政府教育偏好的提高并没有因为"新机制"的实施而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嘉毅  常宝宁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选择西部地区6省18个县的部分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就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新机制"的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具体改进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所在。本文在回顾前人关于教育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义务教育对于农村居民农业和非农业两部分收入的影响入手,建立了一个测算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模型,从实证角度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至少会增加6.5%;继续教育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居民长期保持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百才  
"新机制"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已经两年有余,分析该政策对儿童入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6省18个县的调查,探讨了"新机制"实施对西部农村儿童入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机制"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投资成本,对农村儿童入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少数贫困家庭儿童和女童的入学仍然存在困难,国家亟需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丁建福  萧今  王绍光  
利用1999至2007年中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首先分析了中国义务教育投入县际差异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趋势。县际差异总体上在不断扩大,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显示省内差异占60%左右。多数省份的省内差异在这一时期内呈现扩大趋势。GIS分析显示义务教育投入的空间格局一直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凹陷结构,东部沿海省份以及""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特殊的人口与自然地理环境推高了义务教育服务提供成本。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和中部地区,1999-2006义务教育投入不存在收敛性。空间差异与收敛性分析为制定义务教育均衡政策提供了一些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红斌  马莉萍  
绩效工资制度是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制度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通过运用2007—2010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建立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显著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水平,且主要表现在奖金绩效工资的增加,但可能会扩大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县际工资水平差异;上级教育财政生均补助对教师津贴补贴具有显著正影响,县级政府的义务教育努力程度对整体教师工资水平具有显著正影响。在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过程中,应避免教师工资水平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完善工资增长机制,保障合理的工资结构,建立公开透明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进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景睿  
本文将养老保障水平融入收入分配、信贷约束与高等教育选择的世代交叠理论框架,并利用146个经济体的数据测度了其影响效应。按养老保障水平高低进行分组分析发现,收入分配、信贷约束对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影响存在广泛的跨经济体差异并与养老保障水平有关。收入差距的扩大对高等教育入学率有阻碍作用,尤其是在高养老保障水平的经济体。信贷约束的降低对高等教育入学率有促进作用,且在低养老保障水平的经济体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对养老保障水平较高的经济体,缩小收入差距对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对养老保障水平较低的经济体,减少信贷约束对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的作用更为有效。本研究对处于不同养老保障水平的经济体有差异化的政策含义。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延庆  薛海平  王莉红  
本研究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以及基于第一手资料的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新机制"改革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程度、降低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经济负担有重要的作用,对实现公用经费的保障有突出的作用;"新机制"改革也强化了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提高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秦福利  
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迅速,都能够提前完成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设定的目标,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加速了向普及化方向迈进的步伐,成为国民素质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对各地区近三个五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分析发现,各省、市、自治区在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进程中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主要是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比重和普通高校数量三个因素影响;认为在现阶段对毛入学率这一指标要求应认真审视和反思,全国、各地区都要避免陷入"增长陷阱",而应通过内涵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协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