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4)
- 2023(16319)
- 2022(14048)
- 2021(13102)
- 2020(10765)
- 2019(24729)
- 2018(24556)
- 2017(47201)
- 2016(25673)
- 2015(28888)
- 2014(28639)
- 2013(28122)
- 2012(26292)
- 2011(23905)
- 2010(24368)
- 2009(22278)
- 2008(21849)
- 2007(19484)
- 2006(17549)
- 2005(15751)
- 学科
- 济(105814)
- 经济(105712)
- 管理(76630)
- 业(74352)
- 企(61498)
- 企业(61498)
- 方法(40611)
- 数学(34125)
- 数学方法(33676)
- 中国(31838)
- 农(30082)
- 地方(27970)
- 业经(25568)
- 财(24791)
- 学(22396)
- 技术(21143)
- 农业(20248)
- 制(20002)
- 贸(19498)
- 贸易(19482)
- 易(18836)
- 银(18256)
- 银行(18213)
- 理论(17579)
- 行(17557)
- 环境(17354)
- 策(17253)
- 融(17177)
- 金融(17175)
- 和(17079)
- 机构
- 学院(361508)
- 大学(360492)
- 济(146228)
- 管理(143377)
- 经济(142867)
- 研究(127533)
- 理学(122344)
- 理学院(120930)
- 管理学(119049)
- 管理学院(118348)
- 中国(96334)
- 京(78732)
- 科学(77525)
- 财(67307)
- 所(64263)
- 研究所(58059)
- 农(57426)
- 中心(57108)
- 江(55545)
- 财经(52397)
- 业大(51789)
- 北京(50673)
- 范(50134)
- 师范(49731)
- 经(47496)
- 院(46877)
- 州(45312)
- 农业(44302)
- 经济学(42173)
- 师范大学(39958)
- 基金
- 项目(239956)
- 科学(188898)
- 研究(179476)
- 基金(171764)
- 家(148898)
- 国家(147575)
- 科学基金(126661)
- 社会(111830)
- 社会科(105892)
- 社会科学(105867)
- 省(94423)
- 基金项目(90885)
- 教育(81646)
- 自然(81285)
- 自然科(79316)
- 自然科学(79297)
- 划(79265)
- 自然科学基金(77842)
- 编号(74318)
- 资助(70191)
- 成果(61206)
- 发(55089)
- 重点(53692)
- 部(52309)
- 课题(52087)
- 创(51179)
- 创新(47689)
- 项目编号(45317)
- 国家社会(45101)
- 教育部(44736)
- 期刊
- 济(170557)
- 经济(170557)
- 研究(113046)
- 中国(76691)
- 管理(56179)
- 农(52997)
- 学报(52745)
- 科学(51238)
- 财(49366)
- 教育(46194)
- 大学(40084)
- 学学(37294)
- 农业(36673)
- 融(36383)
- 金融(36383)
- 技术(32672)
- 业经(29242)
- 经济研究(26432)
- 财经(24867)
- 问题(21816)
- 经(21257)
- 图书(20569)
- 业(19425)
- 科技(18635)
- 技术经济(18272)
- 理论(17533)
- 现代(17498)
- 贸(16680)
- 坛(16560)
- 论坛(16560)
共检索到556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燕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城乡规划建设提出了从粗放到集约、从增量到存量、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生态破坏到环境友好、从追求增长奇迹到百姓安居乐业的多方转型需求。这些转型挑战和矛盾焦点在大城市的老旧工业区更新中有着集中体现,因此,老旧工业区成为研究新时期城市集约发展和存量用地转型的重要样本和缩影。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以北京"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为例,在详尽企业问卷调查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老旧工业区用地盘活的策略与机制,提出包括缩短土地出让年限、转售为租、流转约束、混合用地等多种操作途径,为我国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的改革创新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新常态 存量规划 老旧工业区 用地盘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庆 黄晓冰
自2012年深圳市存量土地供应首次超过新增供地以来,高效盘活存量土地一直是深圳市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解决城市发展与土地紧缺之间的矛盾,深圳改革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以"利益共享"为核心,包括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农村集体用地入市、已批未建土地盘活等在内的多种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模式,成效初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桂 焦利伟 陈薪 卢芳芳
本文在对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产生的原因及目前盘活利用存在的阻力,提出了构建调查监测体系、建立抵押融资制度、完善流转制度、鼓励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等建议对策。
关键词:
存量建设用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艳妹 罗姮 吴亚军 赵景辉
本文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内涵、成因转变、关键挑战等方面对节约集约用地理论进行再认识,并探讨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测度与标准把握,进而从理论技术方法、标准体系、管控规则、激励机制、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未来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集约用地 低效用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艳
本文从历史文脉的角度出发,研究新加坡河区域在新加坡历史发展中的演变,着重从总体规划结构、分区规划策略、建筑形态控制等方面分析新加坡河旧工业区改造和利用中的设计手法。针对其改造成果和后续影响,总结滨水旧工业区改造的经验。
关键词:
新加坡河 历史文脉 滨水旧工业区 更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文阁 李兢兢 田永英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必须长期面对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适老化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针对适老设施增设难、加装电梯推进慢、企业参与意愿低等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综合施策、精细设计、依法推进、多元参与、优化服务”的适老化改造策略。
关键词:
老旧小区 适老化改造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芳 张皓
在我国土地资源供不应求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盘活及利用城市存量土地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城市存量土地盘活政策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各城市在旧居住用地、老工业用地和工业区用地的盘活中的政策创新,对在用地功能转变、自行开发以及土地收储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当前地方政策创新存在问题和特点,得出市场主导、盘活路径多元化和盘活利益共享将是未来国家政策创新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城市存量土地 盘活 政策创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亚亮 王曦 宁丽丽 李长爱 王慧 宣建炜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是推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改造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难题,结合淮南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实践经验,提出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的相关改造策略;同时对房屋建筑、公共设施、绿化环境及交通设施等方面提出专项优化策略。期望为其他资源型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参考与借鉴,使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全面提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德起 钟顺昌
空间组织结构优化促进空间效率提升。产城关联模式是空间经济活动的微观组织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远郊工业区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是形成"边缘城市"的潜在新空间。然而,近年来的刚性空间组织结构安排,远郊工业区内部生产功能的空间垄断导致的"功能残缺",破坏了边缘城市形成机理,制约了空间集聚创新效应的发挥,进而成为影响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应把产城融合作为推进远郊工业区空间组织结构柔性化的总体方向,进行园区存量空间治理,实现工业区内部功能的空间整合重组,使其更好地适应快速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组织结构需要。
关键词:
城市发展空间 产城融合 区域经济新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雯秋 姜广辉
核心提示本文分析了存量规划背景下城镇低效用地盘活利用面临的挑战,总结了以强化规划引领、厘清产权主体、创新收益分配机制、促进用地功能转型为逻辑主线的低效用地盘活路径,并提出了全流程产权整理、设立整理委员会制度、建立专项开发基金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低效用地 新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燕
首钢是北京市中心最大的老工业区,其更新改造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以首钢老工业区为平台,站在城市的角度,深入挖掘问题,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从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科学性的更新改造策略,战略性地解决首钢工业区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力争实现工业区乃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首钢 更新改造 问题 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宗振 罗晖 曹俐莉
颠覆性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在基于前人研究颠覆性创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提出颠覆性创新"本土化"新内涵,并基于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以创新主体和发展路径为两维坐标,将颠覆性创新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和时间链划分为四类需求,并构建颠覆性创新因果关系模型,系统分析颠覆性创新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探索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并提出了我国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导向策略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创新驱动 导向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谢星颖 刘豆豆 王颖 王俊杰 陈春辉 隋梦婷
通过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以运筹学的知识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老旧小区的改造效果进行评价,寻找改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运用博弈论对老旧小区改造中涉及的政府、企业、居民三大参与主体进行两两博弈分析。归纳总结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峥艳
城市老旧住宅小区改造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实事工程,认真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社会民生福祉,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破解各项民生难题,宁波市海曙区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社会参与、多元共治"的工作思路,打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要求,全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走出了一条城市更新的"蝶变之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昊婧 王金燕 陈春
多元利益主体博弈导致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实践的困难,亟需促进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多主体协同行动以适应城市存量发展趋势。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按照“利益诉求—协同行动—协调重点”的城市存量工业用地协同治理分析框架,对北京市S老工业区和Q老工业区进行案例研究。研究发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更新模式均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整体性共同目标,虽然在相关城市土地政策框架下不同主体有差异化的利益诉求,但最终仍形成了共同目标下的协同行动。研究认为,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是在现行城市土地政策框架下进行的,为实现多主体的协同行动,应从多元主体的利益平衡、土地的实际用途、行政服务优化三方面进行利益协调。为优化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协同治理,应在现行土地政策框架下形成包含整体性共同目标和次级共同目标的多层次协同目标,完善相关政策工具以加强协同行动的利益协调,同时优化现行政策执行反馈中的公众参与,从而促进城市存量工业用地更新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