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5)
2023(10067)
2022(8412)
2021(7928)
2020(6387)
2019(13950)
2018(13605)
2017(25370)
2016(13677)
2015(14878)
2014(14128)
2013(13545)
2012(12098)
2011(10574)
2010(11005)
2009(10246)
2008(10262)
2007(9074)
2006(8054)
2005(6997)
作者
(35176)
(29199)
(29167)
(27784)
(18644)
(13848)
(13067)
(11062)
(10877)
(10600)
(9716)
(9680)
(9254)
(9253)
(9191)
(8867)
(8683)
(8641)
(8476)
(8363)
(7171)
(7156)
(6918)
(6745)
(6729)
(6544)
(6460)
(6443)
(5788)
(5777)
学科
管理(48706)
(44008)
(43383)
经济(43340)
(38152)
企业(38152)
(27272)
中国(15652)
(15426)
方法(14907)
技术(13542)
财政(13447)
(13257)
(12923)
财务(12903)
财务管理(12860)
数学(12385)
企业财务(12208)
数学方法(12145)
业经(11800)
(11021)
地方(10652)
(10359)
(10006)
银行(9997)
技术管理(9966)
(9496)
农业(9450)
(9445)
(9387)
机构
学院(177288)
大学(171525)
(71405)
经济(69776)
管理(68080)
研究(58856)
理学(57729)
理学院(57154)
管理学(56239)
管理学院(55882)
中国(47042)
(43705)
(34722)
科学(34376)
财经(29929)
(28948)
(28726)
中心(27849)
(26943)
研究所(25370)
(24412)
(23318)
师范(23149)
(22509)
(22061)
业大(21876)
北京(21652)
财经大学(21601)
经济学(21158)
(19547)
基金
项目(114580)
科学(91725)
研究(89071)
基金(81936)
(70128)
国家(69497)
科学基金(60617)
社会(56238)
社会科(53325)
社会科学(53316)
(46475)
基金项目(42433)
教育(40945)
(38293)
自然(37593)
编号(37521)
自然科(36740)
自然科学(36732)
自然科学基金(36035)
资助(32216)
成果(31162)
(27110)
课题(26535)
重点(26185)
创新(25438)
(25433)
(24715)
(23668)
项目编号(23404)
(22972)
期刊
(84655)
经济(84655)
研究(57854)
中国(39061)
(38076)
管理(26872)
教育(22744)
(22717)
科学(22065)
学报(21751)
(19828)
金融(19828)
大学(17139)
学学(16131)
技术(15394)
农业(15290)
业经(15222)
经济研究(14655)
财经(14586)
(12509)
问题(9774)
会计(9596)
财会(9456)
科技(9199)
(9087)
(8573)
现代(8449)
(8442)
财政(8442)
技术经济(8355)
共检索到279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长革  
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并且未来一个时期将进入位于7%左右较以往略低的水平。这是由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决定的,即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劳动力等要素条件的约束,是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财政部门要主动适应这一"新常态",正确判断形势,通过改革和科学的政策干预,引导经济运行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新常态"下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经济决定财政,经济"新常态"自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燕  刘兆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在启动、刺激和调整国家的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今后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刚  
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已经是一种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全面转型升级,转型升级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困难,化解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与风险,作为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财政政策需要认真应对。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不惧挑战,顺应新常态要求和民众呼声,现代财政制度轮廓日益清晰;"稳增长"、"控风险"、"优结构"应成为财政政策之锚;财政政策在未来释放增长潜力、推动人力资本红利形成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作为研究者,我们需要理解所谓"新常态"的内涵,就其运行特征进行判断,从而把握好政策优化的方向和要领。对新常态的理解何谓新常态?《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认为,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因此,中央以"新常态"一词作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特征判断,并且以战略高度来提出,表明了中央对目前经济增长所处阶段的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并且这样的认识也将对未来中长期的宏观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章萍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给以往宏观调控手段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首先,新常态下的经济注重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而以往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更多考虑总量,如何既要保证质量又兼顾总量,是财政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挑战。其次,新常态下的经济注重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过去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是笼统的、一刀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永勇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应由短期内的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中长期的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需错配。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改变传统的依靠大规模投资刺激有效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思路,转向如何增加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针对当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应在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负担,培育社会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馨艺  
本文通过对"三大需求"、生产和市场、资源和环境、经济风险与宏观调控方式的特点及趋势展开分析,阐述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与特点,然后依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引导、支持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东升  张志醒  
目前国际贸易持续低速增长,主要经济体相继调整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正经历着五个转换,即经济格局由"供给短缺型"向"需求不足型"转换,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换,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向技术和创新驱动转换,经济体制由"半市场经济"向"全市场经济"转换等,都成为制约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东升  张志醒  
目前国际贸易持续低速增长,主要经济体相继调整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正经历着五个转换,即经济格局由"供给短缺型"向"需求不足型"转换,生产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换,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发展动力由投资驱动向技术和创新驱动转换,经济体制由"半市场经济"向"全市场经济"转换等,都成为制约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金全  解瑶姝  龙威  
以1996年1月-2015年6月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广义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长率数据为基础,通过贝叶斯算法下的混频数据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从动态的角度给出了无损信息形式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比较分析,证实了利用混频数据进行建模的计算优势,并基于"三元悖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货币主义等理论,得出了在"新常态"历史关键时期,应该摒弃固有的思维模式,以稳健型财政政策代替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配合以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增长,同时要警惕扩张性政策有可能导致的通货膨胀现象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面对"新常态"的挑战,未来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应以实现结构性调整和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同时注重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部门的蔓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志帆  
文章根据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和税收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增加政府支出虽然能够迅速提振经济,但其只有短期效应。如果没有及时退出,其正向促进作用可能转化为反作用力。减税政策对产出和就业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相对较弱。为保障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应当合理配置财政政策工具,将相机调控和区间调控相结合,短期与中长期调控相结合。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宏观经济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分析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动力,发现经济基本面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区域经济伴随宏观经济的深度调整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经济增速空间分化、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增长动力突出创新驱动等重大变化,区域政策作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手段,需要顺应区域经济新常态积极进行重构。首先阐释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理论逻辑,进而分析区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空间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区域政策重构的取向,以期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重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经济新常态标志着宏观经济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分析经济转型的方向和动力,发现经济基本面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区域经济伴随宏观经济的深度调整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经济增速空间分化、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增长动力突出创新驱动等重大变化,区域政策作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手段,需要顺应区域经济新常态积极进行重构。首先阐释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理论逻辑,进而分析区域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最后从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空间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创新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区域政策重构的取向,以期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更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