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0)
2023(10594)
2022(8912)
2021(8420)
2020(6742)
2019(15164)
2018(15213)
2017(29390)
2016(15710)
2015(17362)
2014(16798)
2013(16099)
2012(14824)
2011(13269)
2010(13882)
2009(13262)
2008(12786)
2007(11587)
2006(10580)
2005(9485)
作者
(41260)
(33858)
(33667)
(32185)
(21522)
(15870)
(15388)
(12841)
(12653)
(12357)
(11262)
(11083)
(10614)
(10606)
(10599)
(10311)
(10055)
(9996)
(9978)
(9802)
(8368)
(8251)
(8099)
(7786)
(7755)
(7742)
(7634)
(7498)
(6665)
(6646)
学科
(53571)
经济(53505)
管理(51046)
(46155)
(38327)
企业(38327)
方法(20228)
中国(19904)
(17977)
数学(17447)
(17370)
数学方法(17196)
(16908)
(14788)
银行(14780)
技术(14777)
(14286)
业经(13702)
(12791)
贸易(12778)
(12511)
(12285)
金融(12284)
(11615)
农业(11040)
(10466)
技术管理(10360)
理论(10225)
地方(10179)
(9613)
机构
学院(211625)
大学(207119)
(88649)
经济(86583)
管理(81150)
研究(68417)
理学(68087)
理学院(67436)
管理学(66468)
管理学院(66042)
中国(57110)
(46857)
(42994)
科学(37017)
财经(35237)
(33723)
(32730)
中心(32437)
(31795)
研究所(28710)
(27893)
北京(27810)
师范(27685)
(27379)
(26619)
经济学(26614)
财经大学(25884)
(25295)
业大(24594)
经济学院(23916)
基金
项目(128760)
研究(103690)
科学(102059)
基金(90664)
(76194)
国家(75476)
科学基金(65362)
社会(64913)
社会科(61486)
社会科学(61476)
(51445)
教育(49109)
基金项目(46585)
编号(44801)
(42623)
自然(38562)
成果(37889)
自然科(37659)
自然科学(37649)
自然科学基金(36962)
资助(36439)
课题(31828)
(29755)
(28908)
重点(28816)
(28742)
创新(27859)
项目编号(27629)
(27197)
(27194)
期刊
(104612)
经济(104612)
研究(70561)
中国(45829)
(35368)
管理(33448)
教育(31490)
(28458)
金融(28458)
(25358)
科学(23654)
学报(23023)
技术(20794)
业经(18999)
大学(18765)
经济研究(17770)
农业(17219)
学学(17216)
财经(17168)
(14770)
问题(13317)
(12470)
理论(11248)
国际(10769)
商业(10749)
(10702)
论坛(10702)
职业(10673)
技术经济(10520)
图书(10504)
共检索到33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兴志  
能源监管机制创新对于"新常态"下提升能源监管效果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能源监管机制创新的迫切性,随后在观照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国能源监管经验基础上,分别对我国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监管实践变迁进行综合评价和理性反思;其次,通过对能源监管实践分析,厘清了当前我国能源监管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最后,针对当前我国能源监管体制机制障碍,提出"新常态"下调整和优化能源监管领域、监管思路与监管政策取向的若干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汉东  
今年以来,全国价监系统广大干部,深入贯彻中发28号和国发34号文件精神,坚决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的要求,紧紧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热点问题这一主线与维护好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这一神圣职责,坚持强化监管、优化服务,积极推动工作定位转型,切实推进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开拓进取,主动作为,着力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迈出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关键一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喜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对银行监管政策和银行监管的实践最新的进展,看看世界各国的银行、各国的监管者在银行监管方面都有哪些政策,现状是什么,从中可以吸取到什么经验和教训,这个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首先,问题的提出。我今天想提四个问题跟大家交流。第一个问题,世界各国银行业近年来发生了哪些结构性的变化?我指的是结构性的变化,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振兴  
首先,概括描述了银行并表监管区别于单一法人监管的五个主要特点,由此明确界定了并表监管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总结回顾了银行并表监管的国际监管实践,并对次贷危机后国际社会的反思和改革重点进行了说明。再次,以并表监管的国际实践为借鉴,以国内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了我国银行并表监管方式的改进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振兴  
首先,概括描述了银行并表监管区别于单一法人监管的五个主要特点,由此明确界定了并表监管的内涵和外延。其次,总结回顾了银行并表监管的国际监管实践,并对次贷危机后国际社会的反思和改革重点进行了说明。再次,以并表监管的国际实践为借鉴,以国内现实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了我国银行并表监管方式的改进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俞燕  
准金融机构作为中国影子银行的一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准金融机构监管问题成为当下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对准金融机构的监管,属于政府微观管制的范畴,准金融机构特有的风险决定了政府监管具有正当性。准金融机构监管框架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现行监管框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我国准金融机构尚处于行业发展早期,有必要充分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在本土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反思,完善我国准金融机构的监管,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沈逸涛  
在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在国际上有中国的声音。党的十九大、"两会"站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我国现实需要的角度上,对金融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经济进入疲软期,这就需要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对我国深化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为主要方向,通过阐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的重要性,深入剖析在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这些挑战规划相应的对策,以此来促进金融监管的稳步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型金融组织的快速发展活跃了金融市场,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管理水平不高、地方政府扶持效率低下和金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困扰其健康发展。新常态下,政府将逐步淡出微观经济领域,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经济新常态对新型金融组织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新型金融组织的监管建议:重构监管架构、整合征信资源、支持协会发展、加大执法力度和提高监管能力等,以期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苏省物价局课题组  张卫东  孔祥平  
努力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做好新形势下的价格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本课题从江苏省情实际出发,探索和研究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及重要商品价格运行的新形势新特征,分析了新常态下价格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从确定科学的目标、明确工作的重点、选择适当的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监管的新举措新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林  康灿华  王龙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发展迅速,在促进金融改革的同时也对保持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提出了挑战。因此,应原则引导、底线控制并重,加快出台监管政策;监督管理以政府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实行集中管理,协作监管;严格准入退出制度,突出风险控制,保护参与者权益;建设信用体系,实现信息共享。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田园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行为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着力点,其中,集中行为监管职能,提升行为监管地位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意识到市场公平缺失和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促使行为监管成为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的着力点。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摆在重要位置,并强调"更加重视行为监管"。笔者拟聚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田园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行为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着力点,其中,集中行为监管职能,提升行为监管地位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金融监管当局意识到市场公平缺失和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不足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促使行为监管成为危机后金融监管改革的着力点。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防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摆在重要位置,并强调"更加重视行为监管"。笔者拟聚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村杰  张金兰  
本文详细讨论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提出的挑战,并在分析因金融创新而导致的世界性的金融监管的一般趋势之后,对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的实践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大伟  山成英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创新发展的"高地"和金融监管最佳实践地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以下简称MAS)在重点金融领域的监管政策和监管科技的创新应用是新加坡创建全球智能金融中心的重要保障。MAS应用综合风险评估框架和技术,确定金融机构的风险和监管类别;牵头制定"公平、守德、负责、透明"的原则,强化对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的管理;指导金融机构完善技术风险管理框架,防控线上金融服务面临的技术风险;发布数字咨询服务准则和外包准则,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和云服务发展;推出常规监管沙盒和快捷监管沙盒机制,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数据分析在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中的应用,提高识别效率和分析准确性;应用监管科技评估和监控金融业网络风险,增强网络安全。新加坡在金融科技监管领域开展的政策创新和监管实践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监管科技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我国应加强监管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规范科技在金融监管领域的应用;加强跨部门、跨机构的协同,推动监管科技在关键领域的应用落地;完善监管沙盒机制建设,有效防控新技术在金融监管领域应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