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4)
- 2023(19065)
- 2022(16256)
- 2021(15059)
- 2020(12525)
- 2019(28431)
- 2018(28148)
- 2017(53103)
- 2016(28698)
- 2015(32176)
- 2014(31879)
- 2013(31568)
- 2012(29376)
- 2011(26933)
- 2010(27034)
- 2009(25140)
- 2008(24247)
- 2007(21353)
- 2006(19125)
- 2005(17243)
- 学科
- 济(132145)
- 经济(132022)
- 管理(80662)
- 业(77414)
- 企(61786)
- 企业(61786)
- 方法(50883)
- 数学(43829)
- 数学方法(43392)
- 中国(38518)
- 农(34389)
- 地方(30851)
- 业经(28597)
- 学(26786)
- 财(26546)
- 贸(23828)
- 贸易(23810)
- 农业(23491)
- 易(23052)
- 制(22589)
- 技术(21796)
- 银(20468)
- 银行(20412)
- 环境(19857)
- 融(19838)
- 金融(19836)
- 行(19767)
- 理论(19450)
- 和(18946)
- 地方经济(17623)
- 机构
- 大学(412514)
- 学院(410837)
- 济(175742)
- 经济(172213)
- 管理(157810)
- 研究(148189)
- 理学(135361)
- 理学院(133796)
- 管理学(131599)
- 管理学院(130859)
- 中国(111665)
- 京(89296)
- 科学(89281)
- 财(77094)
- 所(75184)
- 研究所(68288)
- 农(66940)
- 中心(65244)
- 财经(61184)
- 江(60526)
- 业大(59482)
- 北京(57370)
- 范(56057)
- 经(55674)
- 师范(55538)
- 经济学(53868)
- 院(53257)
- 农业(52154)
- 州(48893)
- 经济学院(48220)
- 基金
- 项目(273781)
- 科学(215914)
- 研究(202257)
- 基金(198449)
- 家(173075)
- 国家(171612)
- 科学基金(146656)
- 社会(129332)
- 社会科(122612)
- 社会科学(122581)
- 省(105855)
- 基金项目(104433)
- 自然(92833)
- 教育(92485)
- 自然科(90677)
- 自然科学(90655)
- 划(89180)
- 自然科学基金(89054)
- 编号(81616)
- 资助(81519)
- 成果(67032)
- 发(62197)
- 重点(61604)
- 部(60700)
- 创(57911)
- 课题(57188)
- 创新(54189)
- 国家社会(53738)
- 教育部(52291)
- 科研(51446)
- 期刊
- 济(201392)
- 经济(201392)
- 研究(128734)
- 中国(85367)
- 学报(63356)
- 农(62034)
- 管理(60600)
- 科学(59968)
- 财(56408)
- 教育(48842)
- 大学(48113)
- 学学(44970)
- 农业(43237)
- 融(38364)
- 金融(38364)
- 技术(36440)
- 经济研究(33206)
- 业经(31869)
- 财经(30473)
- 经(26342)
- 问题(25718)
- 业(23116)
- 图书(21925)
- 技术经济(21578)
- 贸(21074)
- 世界(20031)
- 科技(19988)
- 国际(18835)
- 理论(18784)
- 现代(18494)
共检索到627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琛 李群 王宾
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要求,探寻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源是值得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梳理经济增长动力问题基础上,提炼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九个因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解释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且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强弱程度进行剖析,寻找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最终得出两个结论:第一,1998~2012年,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投资、消费和技术投入环节,其次为金融、劳动投入、城镇化改革,而净出口、FDI和经济结构三个环节影响偏弱;第二,引入牛顿第二定律,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以解释经济现象中的动力问题,找出经济发展根本动力,在方法及实践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
经济发展动力 新常态 灰色关联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舫舸
一、引言2014年11月1—2日,受国家社科基金委托,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7家期刊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7家期刊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武汉大学《经济评论》、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人口与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锦英 温庭海 刘朋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等一系列条件约束下,继续依靠要素高强度投入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而走效率驱动之路则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法,从全国、区域以及省份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区域、省份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水平普遍偏低,提升空间巨大,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向效率驱动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较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30多年的路程,其发展速度和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人均GDP从不到200美元,上升到8000美元;从一个绝对贫困的国家,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国和制造国。然而,目前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如何在"新常态"下寻求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摆在中国经济学者面前一道非常重要的经济理论命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易淼 赵晓磊
借助辩证唯物主义能够深入理解"新常态"范畴,把握常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利益格局与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着辩证关联,都遵循着常态演变规律。正是利益格局的"反常态",激化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旧常态"无法持续。对利益格局进行必要调整,使其从利益分化、利益固化、利益错位的反常态转向利益整合、利益交融、利益归位的新常态,这不仅是破解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关键,而且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利益视域 辩证唯物主义 新常态 利益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到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递进之年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又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与"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承启之年,更是检验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力的关键之年。为此,笔者对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做出了战略前瞻,提出了对策建议。全文具体研究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七个新":第一,充分肯定发展"新成就";第二,客观辩证透视"新常态";第三,牢牢把握抓住"新机遇";第四,沉着冷静应对"新挑战";第五,与时俱进明确"新思路";第六,承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本文通过对2014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正式确认进入"新常态";2014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符合"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并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初步展现了"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的核心取向;随着"新常态"的导入,中国经济体系的动力结构、风险结构和政策结构将发生相应的演进和变化;在此背景下,未来几年的经济目标设定和政策调控手段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明宇
文章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内涵,并分析其内在关联。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韩国、新加坡、阿根廷(1))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两组国家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大小。结果表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处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所面对的转型陷阱,中国应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是增速的放缓;聚类结果也表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背景与韩国同阶段的情况较为接近,而韩国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因此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文章建议从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制度创新等四个层面进行改革,以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源型技术和要素投入的过度依赖在创造"中国奇迹"的同时,也造成了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在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以新知识创造及其商业化为导向的创新型创业活动及其组织和制度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性变革及可持续发展新的动力来源和实现机制。对新的动力来源和实现机制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制定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与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相适应,组织变革的重心是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的演化,制度变革的重心则是从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新创业环境的转变。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道,依赖新动力,政府、企业、居民都必须有新观念和新作为。"稳增长"着眼近期,"调结构"着眼中期,"促改革"着眼长期。着眼于长期的改革,也需有现实的动力源泉,应有激励相容的机制机理。在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就是要形成"公平—效率"的新常态关系,这是能否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我们将越来越明显地观察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价值选择、行为特征和规则意识的一系列新常态现象。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本文展望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 劳动力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颖
由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主办,山西大学和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评论》《经济学家》《江汉论坛》等期刊协办,主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九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于2015年6月13至14日在山西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等3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邸晶鑫
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未来十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发展环境 新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兴动
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包括经过转型的旧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增长点。出口:两位数增长时代已明显终结,但出口依然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虽然中国已经失去了低端产品甚至中低端产品的国际比较优势,但中国仍然在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方面占有优势。虽然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比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贵得多,但相比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劳动力仍然便宜得多。更重要的是,技术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振华
当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涵义有多方面的阐释;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的认识;纠正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新常态认识的误区;构建有利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常态 误区 解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