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7)
- 2023(10127)
- 2022(8375)
- 2021(7850)
- 2020(6340)
- 2019(13982)
- 2018(13673)
- 2017(25054)
- 2016(12986)
- 2015(14318)
- 2014(13327)
- 2013(12913)
- 2012(11442)
- 2011(10577)
- 2010(10451)
- 2009(10045)
- 2008(9691)
- 2007(8226)
- 2006(7201)
- 2005(6350)
- 学科
- 济(52727)
- 经济(52684)
- 管理(42588)
- 业(36623)
- 企(30819)
- 企业(30819)
- 方法(21323)
- 数学(18517)
- 数学方法(18378)
- 中国(18184)
- 农(14260)
- 环境(13731)
- 技术(13213)
- 贸(13046)
- 贸易(13036)
- 易(12821)
- 财(12667)
- 业经(12023)
- 学(10413)
- 制(10108)
- 技术管理(10032)
- 银(9323)
- 银行(9314)
- 划(9191)
- 农业(9036)
- 行(8973)
- 和(8609)
- 融(8505)
- 金融(8504)
- 发(8282)
- 机构
- 学院(178041)
- 大学(176714)
- 济(82735)
- 经济(81514)
- 管理(68047)
- 研究(63799)
- 理学(58794)
- 理学院(58179)
- 管理学(57401)
- 管理学院(57061)
- 中国(50103)
- 京(37139)
- 科学(35878)
- 财(35469)
- 所(30464)
- 财经(28594)
- 中心(28157)
- 研究所(27822)
- 经济学(27007)
- 经(26268)
- 经济学院(24239)
- 江(24085)
- 北京(23960)
- 院(23442)
- 农(23409)
- 范(23009)
- 师范(22863)
- 业大(22133)
- 财经大学(21358)
- 科学院(19550)
- 基金
- 项目(121582)
- 科学(98273)
- 研究(92486)
- 基金(91059)
- 家(79258)
- 国家(78674)
- 科学基金(68042)
- 社会(63088)
- 社会科(59980)
- 社会科学(59968)
- 基金项目(47202)
- 省(45056)
- 教育(41172)
- 自然(40751)
- 自然科(39767)
- 自然科学(39758)
- 自然科学基金(39079)
- 划(38421)
- 资助(35724)
- 编号(35480)
- 创(28527)
- 国家社会(27976)
- 成果(27852)
- 重点(27845)
- 部(27794)
- 发(27451)
- 创新(26884)
- 中国(25328)
- 课题(24610)
- 教育部(24443)
共检索到264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传旺 朱悉婷
经济"新常态"对经济增速与结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缓解能源压力与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契机。本文采用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1991—2013年中国化石能源生态价值补偿,结合"新常态"经济特征,预测了化石能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轨迹并对代际间化石能源生态价值补偿进行了责任划分。结果显示,在放缓经济增速和约束能源下,中国化石能源生态价值补偿存在增速降低甚至总额下行的可能,预期在2032年左右能够达到峰值,与中国承诺CO2峰值的时间接近。靠前代际负更多责任的分配方式更符合公平与效率的要求,不仅可以减轻后代人的补偿压力,同时也可以兼顾到当代人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技术进步。
关键词:
“新常态” 生态价值 代际补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美荣 高吉喜 陈雅琳
以中国各省化石能源资产流转为出发点,采用基于生物质能替代的能源足迹法计算能源输出生态足迹,并引入能源资产流转压力系数,在此基础上,探讨以化石能源资产输出地为受补偿主体,化石能源资产输入地对输出地进行生态补偿的核算机制。在完善生态补偿模型前提下,对中国煤炭能源流转的生态补偿进行实证研究,从环境治理成本、环境价值损失成本和生态修复成本(包括土地复垦和农地修复)3个角度构建核算标准,计算出中国主要煤炭能源省份由于煤炭能源的输出应接收的补偿额度。分析表明:2010年煤炭能源净输出有山西、内蒙古、安徽、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和新疆9个省份,由于山西能源流转足迹压力系数最大为5.67,煤炭能源输出足...
关键词:
化石能源资产 流转 生态补偿 价值核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武红 谷树忠 关兴良 鲁莎莎
化石能源过度消费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全世界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关注,论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测算了中国1953—2010年化石能源消费引起的碳排放总量,建立了碳排放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时序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二者之间的长短期关系,结果表明:1953—2010年,我国的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短期调节,可以自动实现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当期GDP对碳排放总量的当期波动有显著性影响,每增加1%的GDP便会增加0.719%的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继贵 叶阿忠
在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理论框架下,构建并推导了半参数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如下: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较大的区块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且局部区域的化石能源消费碳足迹呈减小趋势;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滞后效应,其中时间滞后效应为0.8850、空间滞后(溢出)效应为0.6517,两者的贡献差距达15.18%;东、中和西部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新颖
文章研究了我国化石能源的消费情况,并收集了1953~2012年以来的化石能源消费量,收集计算整理了1953~2012年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研究了这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了化石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和依赖性。为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及减少其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化石能源 经济增长 协整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绮阳 王永瑜 杨燕燕
基于生态价值核算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可为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文章依据SEEA-EA明确可纳入生态补偿范围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考虑来源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负面影响,以进一步核算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并结合区域社会发展阶段、地方财政补偿能力等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净价值核算结果进行调整,以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模型。并以甘肃省的数据为例,具体测算各市州的生态补偿标准,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晓娇 李新春
本文从探求中国能源可持续消费出发,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重点将中国29个行政区域化石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度,并且进行了横向对比,生态赤字大小的顺序为东部>中部>西部。同时,以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从国家宏观层面建立生态补偿的判定标准、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各省份为例,研究中国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量化问题,建立这种补偿的理论基础并尝试确定补偿的标准。结果显示:有19个省市需要向其他地区支付一定的生态补偿。应支付生态补偿的地区多为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应接受补偿的地区多为较落后的中西
[期刊] 征信
[作者]
邵道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本着环境公平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受益者负担原则和公众参与原则,从立法和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及时做出调整,以更有效地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实现流域整体利益的可持续性最大化。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环境保护新常态 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天航 钟化鑫 冯连勇
本文将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分为煤炭开采业和油气开采业,关注净能源生产、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013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后其净能源产量保持递增;(2)2013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的污染物治理效果逐渐变好;(3)2005~2019年间,化石能源开采业的资本存量波动性上涨;(4)2005~2019年间,油气开采业的综合评价结果始终优于煤炭开采业。2016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的综合评价结果保持上升,我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正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兰 田永姣
煤炭企业现行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环境成本补偿不足,没有进行单独核算,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本文认为应该重新界定环境成本的构成,制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方面的会计准则,将环境成本设为一级科目,并且编制环境成本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俊华 吉李娜 王靖 王英
煤炭开采业在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论文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出发,界定了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内涵。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煤炭开采的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将环境破坏成本、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纳入核算体系。同时以陕西省煤炭开采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该核算结果一方面可以客观反映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牺牲代价,另一方面为陕西省确定合理的煤炭开采生态补偿额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煤炭开采业 环境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俊华 吉李娜 王靖 王英
煤炭开采业在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论文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出发,界定了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内涵。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煤炭开采的环境成本核算范围,将环境破坏成本、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成本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失纳入核算体系。同时以陕西省煤炭开采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该核算结果一方面可以客观反映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牺牲代价,另一方面为陕西省确定合理的煤炭开采生态补偿额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煤炭开采业 环境成本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禹雪中 冯时
补偿标准核算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关键环节。本文选取政策视角归纳了我国10个省份已经发布和实施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基本内容,对这些政策的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进行了分类,提出以成本和价值作为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类的依据。结合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政策,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的政策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策层面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建议。为了体现经济规律,同时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激励作用,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中的补偿标准在污染赔偿方面需要进一步体现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在保护补偿方面需要体现水资源保护的经济价值。在未来我国流域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运禄 张明善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对研究评估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湿地生态价值的85篇文献进行案例分析,构建了区域湿地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思路与估测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份的湿地生态价值及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定量测算。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来看,湿地生态价值总量呈现由西向东递减、由西北、东北向中部递减趋势;单位面积湿地生态价值量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北递减的趋势,这与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梯度基本一致。(2)2018年我国湿地生态价值总量为18.36万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占生态价值总量的75.55%,表明调节服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功能;(3)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对生态补偿需求迫切程度较大,特别是西藏、青海应对其优先补偿。(4)我国83.87%的省份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16.13%的省份有较大困难支付补偿标准,其中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集水区的青海、西藏基本没有条件支付补偿标准,这为建立横向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中国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