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73)
- 2023(16087)
- 2022(13482)
- 2021(12847)
- 2020(10669)
- 2019(24136)
- 2018(23716)
- 2017(45781)
- 2016(23879)
- 2015(26527)
- 2014(25616)
- 2013(25068)
- 2012(22380)
- 2011(20046)
- 2010(19901)
- 2009(18651)
- 2008(17754)
- 2007(15466)
- 2006(13411)
- 2005(11550)
- 学科
- 济(101379)
- 经济(101280)
- 业(74249)
- 管理(67121)
- 企(52422)
- 企业(52422)
- 农(48417)
- 方法(44901)
- 数学(40376)
- 数学方法(39940)
- 农业(31873)
- 中国(29124)
- 业经(24994)
- 财(23557)
- 贸(21275)
- 贸易(21260)
- 易(20770)
- 制(20451)
- 技术(18607)
- 地方(17258)
- 银(16982)
- 银行(16963)
- 融(16316)
- 金融(16314)
- 行(16299)
- 学(15576)
- 体(14439)
- 环境(14355)
- 策(14214)
- 发(13995)
- 机构
- 学院(327169)
- 大学(323360)
- 济(148010)
- 经济(145576)
- 管理(132501)
- 理学(115328)
- 理学院(114234)
- 管理学(112496)
- 管理学院(111876)
- 研究(107037)
- 中国(88156)
- 京(65389)
- 财(63968)
- 农(61964)
- 科学(59851)
- 财经(51889)
- 中心(51774)
- 所(50544)
- 业大(48279)
- 经(47768)
- 农业(47371)
- 经济学(46187)
- 江(45978)
- 研究所(45775)
- 经济学院(41711)
- 北京(40394)
- 范(40041)
- 师范(39720)
- 财经大学(38658)
- 院(37833)
- 基金
- 项目(224123)
- 科学(180618)
- 研究(168367)
- 基金(167839)
- 家(144461)
- 国家(143246)
- 科学基金(125605)
- 社会(112580)
- 社会科(106627)
- 社会科学(106604)
- 基金项目(88300)
- 省(85426)
- 自然(78411)
- 自然科(76744)
- 自然科学(76726)
- 教育(76504)
- 自然科学基金(75398)
- 划(71108)
- 编号(67687)
- 资助(67099)
- 成果(52840)
- 部(51456)
- 重点(49471)
- 创(49313)
- 发(48763)
- 国家社会(48195)
- 创新(46192)
- 教育部(45168)
- 课题(44690)
- 人文(44557)
共检索到48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梓榆 温涛 王小华
本文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贷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了重新解读,研究发现:"新常态"下,普通农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两类信贷需求不足;创业型农户各类资本较高而容易获得两类信贷青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等原因难以获得正规信贷;正规信贷供给的收入导向特征明显,非正规信贷更能贴近并满足农户的信贷需求;信息对称等变量对信贷供求两端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农贷市场应有机整合正规信贷与非正规信贷的比较优势,并大力推进普惠信贷体系建设,优化供给侧结构;同时,农贷市场应主动适应农户信贷需求的动态演变,特别应深化农村产权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改革,加强农村领域的金融知识普及,进而实现农村金融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助推农业现代化及全面小康的实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中国农贷制度是一个迄今尚未破解的谜团,本文试图在梳理既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为破解这一谜团提供一个长期视角。与既有的大多数研究相比,本文的讨论侧重于农贷制度的需求层面。本文的讨论发现,中国农户的融资次序耐人寻味,主要表现为,在农业收入不足以抵补维生成本时,首先考虑增加非农收入,其次才寻求信贷支持。就信贷支持而言,先争取国家农贷,再谋求民间熟人信贷,最后是高利信贷。本文的研究还揭示出,在中国,长期以来,国家与农户在分割有限农村剩余过程中存在一种脆弱的平衡,而国家农贷制度的基本功能则是维持这种平衡。由于这种平衡的维持具有节约国家管理与控制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用,因此单方面改变国家农贷制度功能(如商业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程鑫
正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等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农户是涉农金融机构所面对的数量最多的客户群体,只有对农户进行客观的信用评价并按照不同信用水平作出差别化贷款定价,才能缓解当前我国涉农信贷市场面临的窘境。论文从农户的信用行为特点出发构建了农户信用评价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信用评价与贷款利率联动的定价模式,对农户信贷市场的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莉 周砚青 张晓云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农村科技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本文基于经济学的供求视角透视了当前中国农村科技服务系统运转不畅的原因,从改善供给、增加需求角度寻求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供求均衡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农村科技服务 供给 需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试图在中国现存的农贷制度和农贷制度的长期历史演进之间建立起某种可信的逻辑联系。由于中国农户的特质决定其信贷需求具有特殊性,因此本文的分析便由解剖农户入手。首先,大致梳理了经典文献中有关农户行为的三个基本命题,特别强调了其中的黄宗智"小农等式"以及农户信贷的维生性质;其次,刻画农户与国家的关系,指出历史上国家农贷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小农的温饱状态,从而节约其管理社会的成本;第三,讨论农户的筹资次序,揭示中国农贷特有的"两极三元结构"。在本文最后,通过透视农贷制度的发展现状,提出改革中国农贷制度的要害与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莎 刘明
以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4省区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家庭借贷、经营规模对农户土地经营意愿的影响,并基于分化视角对农户土地经营行为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获得是农户进行差异化土地经营决策的重要机理因素,在农业信贷刺激下现有农户多选择转入、转出或参与土地入股,表明农贷扩张有益于土地经营规模适度集中;(2)经营规模显著影响农户的土地经营意愿,但随规模分化产生效应不同。以小农户为参照组,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最强,选择转入土地经营权意愿最弱;(3)经营收益对农户土地经营意愿的影响最为敏感。可以认为,土地经营收益的稳定增长及其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农户从事土地经营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规模经济与效率的理论解释,并为促进农户土地经营规模适度、比较收益提高的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匡时
本文动态地考察我国未来老年照料服务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状况,研究发现,尽管未来中国养老服务资源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但是中国未来养老服务资源依然面临很大缺口:2013-2050年每年有2 000-3 000万老年人口的入住养老院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每年有2 000-4 000万张养老床位缺口,专业护理人员缺口每年从2013年的2万增加到2050年的15万。面对未来我国养老服务资源的巨大缺口,本文建议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养老照料服务相关配套政策,健全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和老龄事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市场导向型养老照料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的主体作...
关键词:
老年照料 养老服务 养老资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子柱 张玉梅
本文作者通过对河北等地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访谈,试图从农户的角度探讨小额农贷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观点有:农户文化水平低、缺少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缺少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等原因,抑制了农户的贷款需求;信贷服务质量差和严格的担保规定使农户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对失信者惩戒措施的缺失、被征地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等外部因素也制约了小额农贷的发展。
关键词:
小额农贷 联保贷款 抵押贷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德华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近年来的石油的价格快速提高,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国际国内的石油市场供求情况,认为目前的这一轮油价上扬完全不同以往,现在全球石油的生产能力几乎已经到了极限,而市场需求还在增长,OPEC似乎失去了对油价的控制。对此,国内有关部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原油价格 石油依存度 OPEC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效东
中国证券市场的资产证券化率已达到 5 4 % ,但由于流通股本所占比重较小 ,资产证券化率存在着很大的股权结构泡沫 ,因此未来证券市场在总市值继续增长的基础上 ,在解决部分国有股、法人股流通的基础上 ,流通市值的增幅要远高于总市值的增幅 ,本文以整个证券市场持续双向扩容为前提 ,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影响股市供求状况的因素 ,并对资金供求与市场涨跌之间作了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我国第三产业转型拓展和电子商务快速进入人们生活的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灵活就业新观念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职场需求,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两不误。一、灵活就业概念的提出在当今的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网络技术的迅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振 徐雪高 吴比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数据资料,在MAnki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强度和联系密度指标,利用GLS估计方法,采用控制实验方法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了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密度和强度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受到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显著影响;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物质资本在影响农户收入方面存在耦合关系,社会关系网络提高了农户所支配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政府惠农政策、金融环境、养老及医疗等因素对农民收入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户 关系网络 收入 耦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廷贵 李燕萍
[目的]新一轮农地确权背景下我国部分农村仍旧坚守农地调整传统,与国家地权稳定的政策目标反向而行,探讨农户农地调整意愿影响因素对农地确权政策在调地村庄真正落实意义重大。[方法]基于农户分化视角,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情理因素和法理因素对农户农地调整意愿的影响。[结果]全样本下,①无论是否控制农户资源禀赋特征,情理因素均对农户调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未控制农户资源禀赋特征时,法理因素显著负向影响农户调地意愿,而控制农户资源禀赋特征后,法理因素对其调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③法理因素在情理因素与农户调地意愿之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④情理与法理对不同类型农户调地意愿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为进一步减少农地调整频次,促进农地确权最终取代农地调整,推进农地调整减频替代,在强化法理对调地意愿抑制作用的同时也要弱化情理对其激励作用,针对不同类型农户采取差别化调地意愿降低策略,进一步深化以地权稳定为目标的农地确权。
关键词:
情理 法理 农地确权 资源禀赋 地权稳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磊 李俊丽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一方面,农户对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的“有效供给”不足。这对矛盾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2005年对山东省泰安市农户信贷需求现状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之间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态势的几点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户信贷需求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