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2)
2023(9659)
2022(8074)
2021(7530)
2020(6152)
2019(13162)
2018(13092)
2017(22843)
2016(12086)
2015(13444)
2014(12631)
2013(11426)
2012(10205)
2011(9121)
2010(9419)
2009(8655)
2008(8104)
2007(7579)
2006(6686)
2005(5469)
作者
(30519)
(25474)
(25474)
(23945)
(15978)
(12126)
(11480)
(9576)
(9569)
(9074)
(8576)
(8419)
(8036)
(7777)
(7756)
(7524)
(7521)
(7480)
(7367)
(7255)
(6177)
(6169)
(5958)
(5859)
(5846)
(5649)
(5584)
(5545)
(5046)
(5002)
学科
管理(41404)
(35688)
经济(35655)
(34471)
(30855)
企业(30855)
技术(15443)
中国(14307)
环境(12005)
(11796)
技术管理(11670)
业经(11227)
方法(11156)
教育(10478)
理论(10242)
(9745)
地方(9508)
(9290)
教学(8618)
数学(8338)
数学方法(8134)
(7780)
农业(7705)
(7513)
(7282)
(6714)
贸易(6707)
(6575)
银行(6569)
(6492)
机构
学院(153439)
大学(153003)
管理(57679)
(54940)
经济(53543)
理学(49240)
研究(48719)
理学院(48670)
管理学(47527)
管理学院(47245)
中国(35496)
(32314)
科学(29227)
(25659)
(24969)
(24442)
师范(24157)
中心(23172)
(22044)
北京(20375)
(20258)
业大(19859)
研究所(19780)
财经(19703)
技术(19483)
(19021)
(18999)
师范大学(18942)
教育(17841)
(17802)
基金
项目(104465)
研究(84113)
科学(83551)
基金(71630)
(60866)
国家(60232)
科学基金(53313)
社会(52088)
社会科(49135)
社会科学(49123)
(44973)
教育(41656)
基金项目(38117)
(36449)
编号(35454)
自然(32457)
自然科(31719)
自然科学(31712)
自然科学基金(31130)
成果(29307)
(28205)
课题(26803)
资助(26416)
创新(25171)
重点(23968)
(23239)
(23148)
大学(22590)
项目编号(22012)
(21783)
期刊
(65860)
经济(65860)
研究(48586)
中国(41154)
教育(37620)
管理(26126)
(20291)
学报(19179)
科学(18828)
(18267)
技术(18009)
大学(16566)
学学(13628)
农业(12991)
业经(12833)
(11889)
金融(11889)
图书(11489)
职业(10660)
科技(10435)
经济研究(10404)
财经(9221)
(9083)
论坛(9083)
书馆(8690)
图书馆(8690)
(8154)
技术经济(7394)
问题(7233)
(7218)
共检索到240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小明  刘宝  姜飞  孟兆刚  蒋仁福  
该文依托实验教学中心,结合学科特色,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构建了模块化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组建了充满活力的指导教师队伍和层次分明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塑造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科技创新文化,建立了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保障体系和高效的创新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软环境建设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田景芝  荆涛  郑永杰  王波  杜晓昕  
"双创"实验室是高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新工科"背景下"双创"实验室建设与探索,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分别从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应用拓展、实验室的智能信息化建设、面向通识教育的实验体系改革。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和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专业认证等五个关键点对高校化学专业"双创"实验室建设进行了探索。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小琪  孙杰  张鹏程  
该文基于"互联网+"的建设理念,结合自身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复合型实验室建设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提高实验教学和管理水平提供多元化的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樊英杰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物质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而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多寡以及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文章论述了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现状,以及进行自主开发的意义、原则和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云中华  李勇峰  姜志峰  董志诚  王龙业  
分析了西藏大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现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模式与组织机构进行改革,实行师生二级管理和项目依托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经过实践验证,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平  杨启贵  
数学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对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地建设应着眼于学校基本情况、发展战略和自身特色,注重提炼理念、明确目标、丰富建设内容、体现核心价值,以及强化训练能力建设等。通过机制创新,激发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合力打造以数学化与计算思维为特色的创新实践基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浪城  杜青平  邱伟青  严贤妹  
结合中国"新工科"建设的背景,研究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科学解决方案。广东工业大学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提倡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新模式,突出实践育人;探索并实践教育体系"层次化"、教育内容"模块化"、教育队伍"专业化"以及教育模式"一体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解决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海燕  邬克彬  王莹  谭斌  
针对实验室开放创新出现的新问题,在分析研究型实验室安全特点的基础上,从创新管理思路、细化管理制度、强化网络信息管理角度出发,尝试矩阵管理和"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新思路,实现人、物、事、环境全方位的立体化管理,探索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创新性的可视化、信息化、可操作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浪城  吴福根  邱伟青  
该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模式,即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以及优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3个方面。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实践经验,从管理体制、资源利用、协同育人、开放共享、文化建设5个方面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南粤  李争名  
以VR与多学科融合创新为思路,构建了基于"VR+"的新工科创新实践虚拟演练实验室。利用"VR数字媒体协同创新教学平台"和"智能制造VR实验平台"以及"VR+课程""VR+教育"和"VR+创造"三大模块搭建虚拟仿真实训体系,形成多领域、多层次、多模块、开放型的创新实践训练模式。实践证明,该虚拟演练实验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多学科交融和科研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齐宁  巴海君  陈德春  战永平  罗明良  
石油工程专业自主创新实验教学平台逐步构建分层次杠铃式双向实验教学体系,即对原有课程所涉及的传统验证型实验进行模块化升级,同时针对研究创新型实验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开放式自主创新实验教学体系,集"开放式、分散式、预约式、自助式"于一体的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实现了"教师教着做"到"学生自主学、自主做"的转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婷  
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实验教学队伍存在的问题,包括组成结构不合理、培训体系不健全、缺乏科研团队支撑等,并研究了队伍建设路径。详细介绍了“引、育、用、提、护”的实验教师全过程培养方案,强调在人员遴选、入职培训以及稳健成长期、成熟突破期、传帮带过渡期等阶段要引对人、育好人、用好人、提拔人、护好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举措。还提出实验教师队伍“专业、科研、素质”全方位建设方案,详细介绍了提高实验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科教融合能力及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具体做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宗平  陈帝伊  张宁  王少坤  
"新工科"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研究从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提出制约高校实验室发展的主要矛盾;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研究高校实验室在实验大平台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实验体系改革、学科交叉融合、科技创新激励制度、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实验室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书卉  眭国荣  王琪  
为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新工科建设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建设正不断深入。基于当前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提出了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的关键点,包括激发学生创新动力、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创新成果保护等。并从高校定位、专业、年级、职业规划等多个维度的差异化着手,分析了各种差异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的相应举措。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菲  龚晓君  马虹  
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在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通过聚集课内外、校内外、海内外、线上线下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国际交流、在线课程的协同培养,构建了开放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开拓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为软件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