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6)
- 2023(7589)
- 2022(6118)
- 2021(5685)
- 2020(4352)
- 2019(9757)
- 2018(8690)
- 2017(16396)
- 2016(8778)
- 2015(9970)
- 2014(9920)
- 2013(9046)
- 2012(7945)
- 2011(7101)
- 2010(7311)
- 2009(6666)
- 2008(5193)
- 2007(4591)
- 2006(4123)
- 2005(3785)
- 学科
- 济(27829)
- 经济(27805)
- 融(24598)
- 金融(24597)
- 业(22254)
- 银(21742)
- 银行(21736)
- 行(21181)
- 管理(21124)
- 中国(17711)
- 企(17543)
- 企业(17543)
- 中国金融(10918)
- 农(10910)
- 制(9997)
- 地方(9858)
- 财(9735)
- 业经(9115)
- 方法(8794)
- 农业(8229)
- 理论(7861)
- 数学(7858)
- 数学方法(7641)
- 务(6853)
- 财务(6820)
- 财务管理(6810)
- 企业财务(6537)
- 体(6215)
- 教学(5844)
- 贸(5837)
- 机构
- 学院(114853)
- 大学(101293)
- 济(41959)
- 经济(40830)
- 管理(36661)
- 研究(34259)
- 中国(32818)
- 理学(30886)
- 理学院(30585)
- 管理学(29903)
- 管理学院(29733)
- 财(21934)
- 职业(20229)
- 京(20000)
- 科学(19538)
- 技术(19282)
- 中心(18418)
- 江(17441)
- 财经(17169)
- 银(16367)
- 农(16009)
- 所(16006)
- 银行(15797)
- 州(15778)
- 融(15605)
- 经(15532)
- 金融(15277)
- 行(14880)
- 技术学院(14644)
- 范(14414)
- 基金
- 项目(74883)
- 研究(61855)
- 科学(58623)
- 基金(50025)
- 家(42131)
- 国家(41643)
- 社会(37093)
- 科学基金(35982)
- 社会科(35197)
- 社会科学(35186)
- 省(34055)
- 教育(31030)
- 编号(28426)
- 划(26791)
- 基金项目(25898)
- 成果(22296)
- 课题(21438)
- 自然(20503)
- 自然科(20011)
- 自然科学(20010)
- 资助(19998)
- 自然科学基金(19626)
- 年(19319)
- 发(18281)
- 重点(17751)
- 创(17048)
- 性(16716)
- 项目编号(16604)
- 规划(16197)
- 制(15813)
共检索到174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含菲 杨红荃
随着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项目的正式公布,推动落实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同样承担着推动高职工程教育改革的使命。文章以高校"新工科"建设为切入点,从理论、实践、功能价值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新工科"建设与高职产教融合的内在耦合性,并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工科"建设面临的学科壁垒、制度僵化、资源劣势等现实困境,提出基于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高职"新工科"建设优化路径,以期为高职工程教育改革加大助力,同时不断推动我国高职产教融合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关键词:
新工科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耦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岳涵 刘向梅
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寻求最为适切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激发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及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借鉴组织社会学的合理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内在动力难以激发、价值认同缺失、法理依据不足、能力与目标双重滞后等诸多困境,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空间。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应坚持“动力激发为关键”“理念更新为基础”“制度设计为核心”“能力建设为保障”的深层逻辑。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为:强化融合意识,以价值内化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制度设计,以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合力;关注多元诉求,以利益共享激发融合动力;重视能力建设,以共享、互赢的有效行动积聚融合实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桐 刘宇 伍小兵 李同同 林涛
近年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但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然存在校企双方的培养目标不统一、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双主体”的培养模式不明确等问题。针对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和困境,创新构建了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三融合、六共同、三维度”的产教融合模式,该模式能够通过强化文化融合、行为同步和维度贯通建立一种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现状 困境 创新路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戴岭 程广文 刘冬冬 屈静如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展开,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下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层面、专业技术人才质量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优化、育人资源配置完善这4方面具有系统的内在契合性。虽然从理论层面来看,"1+X"证书制度指导下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贯彻和落实中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校企融合育人资源配置不高、专业化人才培养实践指导能力弱、配套证书管理制度不完善、专业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缺失等。这就需要通过校企共建与产教融合,创新改革育人资源配置;通过企业实践指导与院校教育融合,构建"1+X"证书实践指导体系;通过校企联合改革与制度完善,健全"1+X"证书配套体系;通过多方参与机制与综合评价,完善"1+X"证书专业化人才评价体系等路径来消弭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职业教育和产业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产教融合不仅丰富了产教关系内涵,尊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也为多元办学主体提供了合理依据。但受内外部支持体系欠缺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产教融合活动并没有产出预期价值成果,有必要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内外部支持体系,引导参与主体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为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璇
产教融合是国家政策导向,是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的需要。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金课"建设逐步陷入符号式"金课"陷阱,存在产教融合度低、利益主体缺乏动力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突破当前困境,可尝试构建"四位一体"的"金课"评价体系,多方联动,共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激发"金课"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金课”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亚军
产教融合是本科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首先,分析了本科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必要性,分别为“解决专业建设投入问题的有效路径、构建高水平‘双师’师资队伍的重要支撑、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必然需要和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现实诉求”。其次,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方面梳理了存在的困境。最后,构建的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与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强化高水平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加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合作与服务”。
关键词:
本科职业院校 产教融合 困境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梅 王瑛 周正柱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实践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如学校规划意识不强导致产教融合进展缓慢、学校与企业利益分歧严重削弱了行业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体制和发展基础制约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等。造成这种困境有外部的政策条件原因,也有学校自身制度设计及管理机制的原因。要想突破产教融合的发展瓶颈,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应树立"大平台"理念,分层次、分阶段地推进平台建设;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组织体制新模式;完善管理机制,使二级学院成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主体;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考核激励对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导向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任熊
面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意愿高涨、效果堪忧的现实困境,创新体制为体、畅通机制为用是必然路径。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应积极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以往校企松散式合作模式,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办学体制,构建以"利益契合"为纽带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传统"管理"向教学"治理"的转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现实困境 利益契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世枝
深化产教融合,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面临着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办学主体地位不突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重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等,进一步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资源整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春艳 方益权 衡孝庆
基于知识形态理论的分析,新工科知识形态表现为技术科学。新工科知识生产的场域位于"新巴斯德象限",其目的是在应用语境中解决工程现实问题,知识生产模式具有跨学科协作性。新巴斯德象限内涵的产教交互性、应用语境中产教边界的交融性、知识生产组织方式的协同性和异质知识生产主体的自反性构成新工科知识生产与产教融合耦合的内在逻辑,从而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空间,打破产教场域界限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互生互进等路径,形成新工科产教融合生态系统,促进新工科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匡孟秋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是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因素,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但目前我国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依旧有所欠缺,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不够多样、评价体系不科学等,这些问题均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指明新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宏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在职业成长中遭遇定位不准、路径单一、环境受限的实然困境。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借助"双平台"共搭、"共同体"共育、"旋转门"共筑,不断拓展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载体、丰富发展途径、优化成长环境,促进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最终涵化职业修养、提升育人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成长 产教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路晓丽 朱倩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新时代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路径,也是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性举措。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有企业属性又有教育属性,能够打通产教融合育人“最后一公里”。以首批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目前虽形成了企业内生人才培养、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四种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但仍存在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待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不健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育人体系待完善等问题。因此,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进一步发挥企业大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优化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协同育人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友 赵文平 王仲民
产教融合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深化产教融合在于构建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统筹深化融合。从系统论视角将产教融合看作整体组织,深化产教融合内外部支持体系亟待完善、实施主体能动性亟待提高、企业参与动力亟待加强,以此探究产教融合深化的突破路径,从而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和完善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和保障机制,引领各相关主体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系统论 高职院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