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7)
- 2023(13812)
- 2022(11684)
- 2021(11207)
- 2020(9404)
- 2019(21526)
- 2018(21034)
- 2017(39369)
- 2016(20120)
- 2015(22349)
- 2014(21170)
- 2013(20634)
- 2012(18728)
- 2011(16807)
- 2010(16419)
- 2009(14768)
- 2008(14150)
- 2007(11984)
- 2006(10144)
- 2005(8530)
- 学科
- 济(84809)
- 经济(84728)
- 管理(61673)
- 业(59556)
- 企(50017)
- 企业(50017)
- 方法(37980)
- 数学(33782)
- 数学方法(33362)
- 中国(27402)
- 农(20810)
- 财(19278)
- 技术(18947)
- 业经(17790)
- 贸(17278)
- 贸易(17266)
- 易(16881)
- 地方(16254)
- 制(14316)
- 农业(14086)
- 技术管理(13130)
- 环境(13121)
- 划(12761)
- 银(12736)
- 银行(12727)
- 学(12678)
- 理论(12556)
- 行(12215)
- 和(12122)
- 务(12017)
- 机构
- 大学(273072)
- 学院(272079)
- 济(122215)
- 经济(120108)
- 管理(112519)
- 理学(97993)
- 理学院(96962)
- 管理学(95552)
- 管理学院(94985)
- 研究(90383)
- 中国(69689)
- 京(56378)
- 财(52258)
- 科学(50330)
- 财经(42857)
- 中心(41797)
- 所(40882)
- 经(39396)
- 经济学(38466)
- 研究所(37355)
- 江(37136)
- 北京(35241)
- 经济学院(34691)
- 业大(34536)
- 范(34513)
- 师范(34174)
- 院(33791)
- 农(33677)
- 财经大学(32335)
- 商学(30537)
- 基金
- 项目(192398)
- 科学(156110)
- 基金(144519)
- 研究(143218)
- 家(124848)
- 国家(123895)
- 科学基金(109492)
- 社会(95918)
- 社会科(91319)
- 社会科学(91302)
- 基金项目(76551)
- 省(72069)
- 自然(69337)
- 自然科(67770)
- 自然科学(67752)
- 自然科学基金(66595)
- 教育(66265)
- 划(61244)
- 资助(57292)
- 编号(55048)
- 创(45209)
- 部(43906)
- 重点(43084)
- 成果(42619)
- 创新(41510)
- 国家社会(41488)
- 发(41463)
- 教育部(38903)
- 课题(38025)
- 人文(37741)
- 期刊
- 济(123761)
- 经济(123761)
- 研究(80138)
- 中国(51139)
- 管理(45674)
- 财(39552)
- 科学(36206)
- 学报(32762)
- 农(29072)
- 教育(27480)
- 大学(27160)
- 技术(27043)
- 学学(25535)
- 融(22591)
- 金融(22591)
- 经济研究(21286)
- 财经(20929)
- 农业(20410)
- 业经(19045)
- 经(18185)
- 问题(17607)
- 贸(15022)
- 技术经济(14285)
- 科技(13707)
- 世界(13188)
- 国际(13136)
- 业(12616)
- 现代(12526)
- 策(12518)
- 统计(12472)
共检索到391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文栋
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新基建”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并结合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该结论。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均有显著的创新效应,但该效应在东部城市更为明显;对经济较发达城市和低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创新水平影响并不显著,但能显著提升一般城市和高人力资本水平城市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投资集聚水平和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三条途径提升城市创新水平。进一步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在提升示范城市创新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相邻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为进一步推进“新基建”赋能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推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赋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基于“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新基建视角分析其对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赋能,这种驱动作用还展现出了较强的结构化特征,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风险投资水平增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抑制创新风险衍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上,“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较好市场化环境、较强财政科技支出配套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更强的正向驱动力。文章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效力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推动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赋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基于“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新基建视角分析其对微观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赋能,这种驱动作用还展现出了较强的结构化特征,对于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层面上,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风险投资水平增加,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在微观层面上,能够抑制创新风险衍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上,“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科技金融试点政策、较好市场化环境、较强财政科技支出配套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更强的正向驱动力。文章的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效力发挥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小钢 郭晓斌
在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以知识溢出为切入点,借助“宽带中国”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1)网络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提升了本地的创新水平,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该结论仍然成立。(2)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提升效应存在时间异质性,创新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变大后变小,在网络扩张的第3年达到最大。(3)空间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效应在东部、城市规模较大和交通基础设施较发达的城市更大。(4)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的创新水平也会产生正向影响,若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则会高估网络基础设施对本地城市创新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为新时代国家发挥“网络强国”和“创新强国”战略的“合力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劲光 王虹力
数字时代背景下,实现减排战略目标的路径选择是我国疏通经济可持续发展堵点的关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碳排放绩效提升,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可能存在的非随机选择因素、内生性问题以及其他政策影响后依然成立;数字化对碳排放绩效提升的赋能作用在东、中部地区,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城市更显著;空间视角下,数字赋能城市碳排放绩效的提升作用仍然存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赋能通过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城市绿色创新力提高等路径实现碳排放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数字赋能背景,探讨减排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选择,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绿色变革新机遇提供了有益思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贾芳芳
绿色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能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增量提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旧成立;(2)“宽带中国”战略试点通过强化政府科教投入、提升人才集聚水平和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三条路径有效提升城市绿色创新的“量”与“质”;(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提升作用存在大中小规模城市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加强“宽带中国”战略推动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范红忠 范乐怡 宋颜希
网络基础设施是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基于“宽带中国”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以及缓解劳动力错配三个渠道提高了城市创新水平;(3)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提升了城市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并会随着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且在沿海地区、行政等级、财政自主权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城市更为显著。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信息化和数字金融优势,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释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带来的创新潜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和资源配置优化发挥着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性质和产权性质发挥着调节作用。笔者根据信息资源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构建倍差法模型,以“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中剔除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证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企业创新过程中,市场不确定性降低、资源配置优化发挥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技术密集度和非国有企业属性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准自然实验的实证检验,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企业创新关系方面拓展了信息传递理论和创新交互理论的应用边际,揭示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智勇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宽带中国”战略作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实施方案,在二代涉入的情境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家族企业绿色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来促进家族企业绿色创新。同时二代涉入正向调节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家族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族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在全面引领型省份、二代实际控制的家族企业中更显著,最终改善了地区环境绩效。文章结论将有助于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德山 许秋生
在数字经济时代,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减排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选取我国2007—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显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强度,在排除可能的非随机选择因素和内生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有效。异质性分析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区位异质性、城市规模异质性和资源禀赋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城市绿色创新能力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宽带中国”战略抑制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机制。空间视角下,“宽带中国”战略对碳排放强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在不同权重矩阵下有所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赵璟 温思敏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来分析“宽带中国”战略对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碳减排效应,但是空间效应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的实行提高了相邻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在促进碳减排效应的同时增加了成熟型城市和中国西部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城市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是“宽带中国”战略影响碳减排效应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昊 周小亮
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是关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议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经济福利效应业已被文献证实,然而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借助"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利用Time-Varying DID、两阶段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识别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改善间的因果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主要环境污染物SO_2的排放量,且这种"治污效应"具有明显的"厚积薄发"特征。机制分析表明,SO_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转型和居民生活方式的线上化转型,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释放创新驱动力来促进这两大转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存在非对称性,"治污效应"仅存在于创新能力较强、城市规模较大与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的城市。这些研究结论将数字经济的有益影响从经济福利领域拓展至社会福利领域,从而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局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赵璟 温思敏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论文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相结合来分析“宽带中国”战略对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显著促进了碳减排效应,但是空间效应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的实行提高了相邻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在促进碳减排效应的同时增加了成熟型城市和中国西部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3)城市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是“宽带中国”战略影响碳减排效应的重要途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景国文
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渐近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平均而言,“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使得试点地区碳排放下降约12.31个百分点。异质性检验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东部地区、碳排放量高的地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发展、资源错配与服务业结构升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低碳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基础设施与代际收入向上流动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经济发展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