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24)
2023(20013)
2022(16767)
2021(15467)
2020(12821)
2019(29287)
2018(28662)
2017(54256)
2016(28926)
2015(32472)
2014(31802)
2013(31215)
2012(28795)
2011(26078)
2010(25848)
2009(23812)
2008(22890)
2007(19862)
2006(17370)
2005(15229)
作者
(80921)
(67615)
(66756)
(63922)
(43065)
(32142)
(30495)
(26392)
(25597)
(23852)
(22861)
(22824)
(21319)
(21206)
(20851)
(20500)
(19972)
(19431)
(19409)
(19285)
(16685)
(16322)
(16050)
(15392)
(15133)
(15026)
(14696)
(14436)
(13471)
(13206)
学科
(134794)
经济(134667)
管理(87138)
(80888)
(67432)
企业(67432)
方法(57715)
数学(50661)
数学方法(50077)
中国(35269)
(31218)
(29811)
业经(29397)
地方(26957)
(24982)
(23247)
贸易(23230)
(22540)
技术(22120)
(21367)
农业(21259)
理论(19464)
环境(18922)
(18893)
(18893)
金融(18891)
(18872)
银行(18834)
(18499)
财务(18424)
机构
大学(413907)
学院(410228)
(178324)
经济(174990)
管理(165453)
理学(143875)
理学院(142378)
管理学(140020)
管理学院(139277)
研究(138520)
中国(104731)
(87191)
科学(81308)
(78494)
(66916)
财经(63734)
中心(62718)
研究所(60971)
(58763)
(58181)
(57644)
业大(57020)
经济学(55419)
北京(55233)
(52733)
师范(52301)
(50675)
经济学院(49845)
财经大学(47567)
(46673)
基金
项目(282409)
科学(224604)
研究(208768)
基金(207813)
(180009)
国家(178562)
科学基金(155271)
社会(135695)
社会科(128926)
社会科学(128895)
基金项目(109018)
(107540)
自然(98574)
自然科(96372)
自然科学(96352)
教育(95585)
自然科学基金(94667)
(90380)
资助(85378)
编号(83767)
成果(67326)
(63089)
重点(62667)
(61107)
(60123)
国家社会(57386)
课题(56951)
创新(56589)
教育部(55097)
人文(53596)
期刊
(190544)
经济(190544)
研究(123327)
中国(76948)
管理(62230)
学报(59411)
(58796)
科学(56559)
(52074)
大学(46440)
教育(43885)
学学(43407)
技术(37453)
农业(36495)
(34816)
金融(34816)
经济研究(32420)
财经(31652)
业经(28886)
(27197)
问题(24186)
图书(22289)
技术经济(21898)
统计(20638)
(20162)
(20037)
科技(19498)
理论(19099)
(19050)
世界(18737)
共检索到601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旷爱萍  蒋晓澜  常青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新基建投入。研究聚焦于新基建对数字经济影响的理论机理、实际影响及地区影响差异。理论分析得到数字经济不仅通过直接传导路径,而且通过创新质量提高和空间溢出等间接传导路径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新基建投入、创新质量和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以此展开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新基建投入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机制实证探索得到,创新质量提高是新基建投入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间接机制,且在使用门槛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后发现,新基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具有非线性动态递增及空间溢出特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肖明月  杨君  
本文从理论上将经济增长分解为数量增长和质量增长两个部分,并从要素质量、要素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三个方面解释了质量增长。然后构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浙江省1993年-2012年的经济增长质量,结果显示:数量增长对浙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浙江经济增长正由数量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要素质量提升是浙江经济质量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且劳动力质量提升大于资本质量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在下降,技术创新的作用却在凸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谢富纪  
文章研究了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提出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在于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成功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文章还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并基于20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创业投资显著的促进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进一步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创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则粉   张骞   赵秋运   马卓如  
评估数字基建的创新动能作用,分析数字基建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及其程度、条件,并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探讨基础设施结构转变与创新模式演进的关系。运用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结果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并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知识供给和创新转化的渠道实现,其中对东部创新的作用大于中部且对中部创新的作用大于西部、对基础研究创新的作用大于应用研究、对高质量创新的作用大于低质量创新;随着要素禀赋、市场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创新的促进程度不断增大;另外,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还可推动创新模式由引进模仿向自主研发转型升级。据此,进一步激发数字基建驱动创新的作用要加强配套建设并因地制宜、因结构施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际  张扎根  
本文利用2003~2012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规制强度高的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增强对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确定。规制强度较低的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增强可以促进技术创新。根据这一结论,我们认为各地区不可盲目提高规制强度,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将环境规制强度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内。除此之外,还应将适当的规制强度与灵活多样的规制政策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曾莲  王卓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2009年-2013年省级政府样本及分地区样本实证分析发现,行政管理成本、环境投入及产业结构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专利授权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需要增强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政府环境投入;完善专利资助体系,合理化专利授权量;改变政府公开财务信息的态度,要主动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曾莲  王卓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高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2009年-2013年省级政府样本及分地区样本实证分析发现,行政管理成本、环境投入及产业结构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专利授权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提高政府财政透明度,需要增强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政府环境投入;完善专利资助体系,合理化专利授权量;改变政府公开财务信息的态度,要主动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江  吴玉鸣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数字经济究竟促进了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促进了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滞后解释变量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促进自主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地区显著,对模仿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地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省域间自主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数字经济对自主创新的正向空间溢出并不显著。因此,应强化数字核心技术供给,畅通数字创新渠道;缩小区域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均衡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释放知识产权保护红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婧  
利用1998-2011年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2002年和2008年税制改革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增值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这主要与2008年税制改革的影响有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金钱  李雪娇  
经济结构转型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稳态转换的核心,基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竞争"的特征事实,构建一个包含工业和服务业的两部门非平衡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地方政府竞争通过支持和保护具有政治明星效应的工业部门的发展,阻滞了经济结构的"服务型"变迁。采用中国1997-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财政型竞争、投资型竞争和增长型竞争三个维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地方政府通过投资型竞争、增长型竞争可以把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投向具有政治明星效应的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因地方政府竞争而受到阻滞,经济结构的服务型转变被抑制;而地方政府财政竞争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则表现出非一致性,另外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力  朱国龙  魏奇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2个市、县(市、区)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嵌合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但正向促进效应较弱。据此,应以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多元融资渠道的有效形成、金融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为对策,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地实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啸  孙晓娇  王国峰  
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创新已经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能够通过激励数字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而且其使用深度对经济增长、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均是最大的,覆盖广度、数字化程度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字创新的作用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对数字创新促进作用在东北地区较强;而数字创新在中部地区的中介作用较大,在西部地区则较小。因此,应当持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多方推动数字创新战略实施,形成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格局,促进经济不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