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1)
- 2023(17108)
- 2022(14557)
- 2021(13355)
- 2020(11423)
- 2019(25846)
- 2018(25732)
- 2017(49570)
- 2016(27161)
- 2015(30590)
- 2014(30761)
- 2013(30264)
- 2012(27549)
- 2011(24649)
- 2010(24778)
- 2009(23290)
- 2008(23067)
- 2007(20784)
- 2006(18459)
- 2005(16570)
- 学科
- 济(112236)
- 经济(112071)
- 业(100027)
- 管理(93599)
- 企(89483)
- 企业(89483)
- 方法(48163)
- 数学(38021)
- 数学方法(37572)
- 财(34850)
- 业经(34497)
- 农(34068)
- 中国(27560)
- 制(25836)
- 务(24530)
- 财务(24452)
- 财务管理(24414)
- 农业(23405)
- 企业财务(23148)
- 技术(22138)
- 学(21980)
- 地方(21972)
- 理论(21385)
- 和(20560)
- 体(19537)
- 划(18727)
- 贸(17580)
- 贸易(17572)
- 策(17525)
- 环境(17170)
- 机构
- 学院(391951)
- 大学(388841)
- 管理(157690)
- 济(155752)
- 经济(152350)
- 理学(135363)
- 理学院(133935)
- 管理学(131876)
- 管理学院(131164)
- 研究(127991)
- 中国(97103)
- 京(83510)
- 科学(79105)
- 财(74993)
- 农(66520)
- 所(64345)
- 江(59832)
- 业大(59006)
- 财经(58989)
- 研究所(58113)
- 中心(57660)
- 经(53359)
- 北京(52453)
- 农业(52222)
- 范(48969)
- 师范(48474)
- 州(47701)
- 院(46901)
- 经济学(45689)
- 财经大学(43397)
- 基金
- 项目(261926)
- 科学(206089)
- 研究(193593)
- 基金(188472)
- 家(163528)
- 国家(162095)
- 科学基金(139927)
- 社会(121595)
- 社会科(115182)
- 社会科学(115154)
- 省(104516)
- 基金项目(100001)
- 自然(90378)
- 自然科(88218)
- 自然科学(88191)
- 教育(87576)
- 自然科学基金(86617)
- 划(86203)
- 编号(79126)
- 资助(77053)
- 成果(64172)
- 重点(58101)
- 部(57120)
- 创(56374)
- 发(56102)
- 课题(54830)
- 创新(52013)
- 制(50514)
- 国家社会(49412)
- 科研(49331)
- 期刊
- 济(179784)
- 经济(179784)
- 研究(115626)
- 中国(77102)
- 管理(62559)
- 农(62033)
- 财(60902)
- 学报(60291)
- 科学(55943)
- 大学(45965)
- 学学(43446)
- 农业(42890)
- 教育(42174)
- 技术(35717)
- 融(33200)
- 金融(33200)
- 业经(31891)
- 财经(29256)
- 经济研究(27227)
- 经(25109)
- 业(23955)
- 问题(23120)
- 技术经济(20761)
- 科技(19507)
- 现代(19037)
- 版(18274)
- 理论(18141)
- 商业(17917)
- 图书(17713)
- 财会(17632)
共检索到58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翀
本文从“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出发,着重探究了“新型制造业”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定位及其设立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竞争能力、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新型制造业”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新型制造业 制造业 指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冰 聂云霞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华峰 申斌
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分析与阐释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探讨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创新基础、科技投入、环境支撑、产出效益、持续创新等方面建立了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原始创新 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道平 李永锋
80年代末,技术创新研究开始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鉴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产品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以模糊数学为工具对机电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判。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新波 孙浩博
聚焦数据赋能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边界与具体内容,为企业进行数据赋能自诊自检、了解自身数据应用状况提供科学的工具方法,促进制造业企业借助数据实现转型升级。基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遵循“文献综述→参考架构→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成熟度模型”的技术路线,在理清数据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据价值链理论演进的基础上,遵从成熟度模型的设定原则,从数据赋能准备度、数据赋能深入度、数据赋能提升度3个维度开发构建制造业企业数据赋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的数据赋能水平进行打分;同时构建相应的数据赋能成熟度等级划分模型,分为引领标杆级、提升优化级、综合集成级、成长规范级和初始规划级。未来将不断修正该评价指标体系与成熟度模型,进一步提高其普适性与准确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小月 高阳 王坚强
通过分析湖南省制造业投资环境因素,在现有投资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力图建立一套完整的湖南省制造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投资环境优化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制造业投资环境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龚唯平 薛白 董华
先进制造业是广泛应用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拥有先进市场网络组织的工业生产系统。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网络组织三个内部动因与政府作用、发展环境两个外部动因的变动,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并由此形成了耦合动力机制。对先进制造业综合评价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选择指标和构造指标体系,以便有效的实现评价目标。基于先进制造业的系统结构体系,并结合指标体系设立的功能要求及其原则,本文构建了由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子指标构成的先进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丽 梁静国
医药制造业是技术驱动型行业,技术创新是医药制造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动力的源泉。因此,研究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对医药制造业能否取得长足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角度建立了医药制造业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俊
对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前提。通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试构建包括制造业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国际竞争力、社会贡献等6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下涵盖若干个三级指标,共22个三级指标的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期为后续深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星蓉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是振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保障。建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研究的主要一环。文章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设计了基于创新协同的产学研环境、产学研投入、产学研产出、产学研成效4个模块16个指标构成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协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能力需要健全产学研创新环境,加强产学研的创新投入,注重产学研创新产出、提升产学研创新成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面临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公地的集群式升级路径,构建包括技术创新、资产结构、人才结构、产出结构、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发展等6项准则层指标及20项方案层子指标的产业升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得出指标权重,最后从产业政策、军民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梁永康 杨水利
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指标全集,通过指标重要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三层筛选",设计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化绩效由产品绩效、顾客绩效、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4个维度构成,指标体系涵盖12个二级指标,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为企业评价和相关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服务化绩效 扎根理论 指标体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晓静 王凯甲 沈占波
在国际产业结构转型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很多装备制造企业把服务转型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有关服务转型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转型概念、服务转型动机、服务转型能力、服务转型模式等领域,服务转型效果评价的研究明显滞后。依据已成功转型企业的案例和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评价思想,设计了从财务、客户、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其他利益相关者等五个维度评价装备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效果的指标体系,企业可以将其作为评估服务转型效果的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左文明 林晓丹 赵萱 王飞雁
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在对国内外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结合分析创新能力的含义、创新管理的过程、制造企业的特点与影响创新能力的本质因素,从企业创新实力与创新潜能方面提出了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内部技术投入、人力资源、信息获取、制造能力、产品销售能力和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的计算公式或取值方法。
关键词:
制造企业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