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7)
2023(3230)
2022(2644)
2021(2606)
2020(2096)
2019(4531)
2018(4685)
2017(9392)
2016(5197)
2015(5607)
2014(5593)
2013(5679)
2012(5096)
2011(4760)
2010(4914)
2009(4720)
2008(4583)
2007(4363)
2006(4119)
2005(3579)
作者
(13712)
(12476)
(11837)
(11147)
(7195)
(5895)
(5149)
(4785)
(4528)
(4124)
(4103)
(3887)
(3708)
(3698)
(3658)
(3637)
(3503)
(3428)
(3290)
(3234)
(3072)
(3056)
(3009)
(2991)
(2848)
(2794)
(2782)
(2502)
(2497)
(2489)
学科
(43326)
农业(28771)
(24274)
经济(24254)
(23151)
业经(10862)
农业经济(9624)
(8813)
农村(8809)
(7656)
发展(6837)
(6828)
土地(6663)
管理(6621)
(6495)
劳动(6495)
中国(6358)
农业劳动(6281)
人口(6063)
地方(6052)
收入(5880)
(5875)
动力(5746)
劳动力(5728)
农业人口(5680)
分配(5554)
建设(5471)
及其(5358)
方针(5358)
(5336)
机构
学院(74067)
大学(67666)
(37467)
(33893)
经济(33307)
管理(28926)
农业(28062)
研究(25480)
理学(25371)
理学院(25168)
管理学(24813)
管理学院(24703)
中国(21183)
业大(19608)
农业大学(16885)
科学(15193)
(13435)
中心(13231)
(13109)
(12972)
经济管理(12256)
(12195)
研究所(11617)
(11606)
(10766)
(10581)
发展(9971)
(9956)
(9575)
科学院(9568)
基金
项目(48546)
研究(39453)
科学(38222)
基金(34287)
(29290)
国家(28872)
社会(25601)
科学基金(24529)
(24188)
社会科(23715)
社会科学(23710)
(21161)
基金项目(18818)
编号(18666)
教育(15924)
(15706)
成果(14109)
自然(13735)
自然科(13359)
自然科学(13358)
自然科学基金(13113)
(12557)
资助(12293)
(11871)
课题(11222)
(11140)
(10990)
农业(10792)
发展(10706)
(10704)
期刊
(46450)
经济(46450)
(46098)
农业(31255)
研究(19361)
中国(18804)
业经(15674)
(13432)
农业经济(13050)
农村(12597)
(12597)
学报(11727)
科学(11554)
大学(10091)
(10032)
金融(10032)
学学(9820)
农村经济(8524)
问题(7638)
世界(6948)
经济问题(6694)
(6533)
(6527)
教育(6177)
社会(6117)
社会科(5765)
社会科学(5765)
技术(5738)
业大(5144)
管理(5043)
共检索到114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房彬  
新型农民培育的实践,要求首先对"新型农民"概念进行理论界定。典型意义上的新型农民,除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之外,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观念。本文探讨了"新型农民"概念的内涵,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层解读,并指出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三对关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建伟  
本文梳理了失地农民的概念,构造了失地农民的类型,界定了失地农民的概念。认为目前学术界主要从一般意义上、社会学意义上和法学意义上来界定失地农民的概念,但学术界对失地农民这一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明晰的认识;失地农民的类型大体上可以根据失地的意愿和程度进行构造;学术界应当承认在界定失地农民概念时存在分歧的合理性并且可根据各自研究的需要从广义或中义或狭义的角度灵活地对其进行界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建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文新  
在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矛盾"与"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之道,而培育造就新农村建设主体——新型农民更是其中的核心问题。文章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农民特别是新型农民的概念、内涵及其职业能力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的功能、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从而促进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玲  
平台作为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仅仅在最近几年才得到国外学者的重视,而我国对市场平台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本文通过对市场相关概念(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传统实体流通与电子虚拟流通、商品)的回顾,将市场与平台相结合,首次界定了市场平台的概念,并通过对市场平台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结构、功能的论述来全面诠释市场平台的概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晓娟  李广建  化柏林  
[目的 /意义]知识融合是一个随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并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然而目前学术领域对知识融合的概念界定还缺少一致的理解,对其进行辨析有利于推动后续研究。[方法 /过程]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汲取以往研究中的观点和成果,一方面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概念的典型表述,并分别提取"处理对象""融合过程"以及"融合结果"3个关键要素;另一方面通过知识融合系统体系架构的剖析来进一步明确知识融合的研究范畴与边界。[结果 /结论]综合概括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融合概念定义,并从流程角度对知识融合概念进行分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史青  
一、问题的提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创建现代新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真正自愿组织起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义  
有关当前我国农民概念界定的几个问题张义“农民”这个司空见惯的字眼,其概念似乎清楚但不明晰,人们往往理解不一致,致使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研究受到影响,给有关农民政策的制定带来不便。本人想围绕农业农民概念和农民问题从三个方面谈点看法。一、对农业概念内涵的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正鹏  
本文从“市民”与“农民市民化”概念入手,探讨中国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特殊性。本文认为,基于中国的现实判断,“市民”概念应具有更广泛的内涵,不能局限于从城市层面来解读“市民”概念,与此相适应,中国的“农民市民化”也就有相应的更加广泛的内涵,要求从全方位视角思考。农民市民化的实质在于其思想意识、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本质的转变。农民市民化的目标是在城乡一体化基础上最终消除城乡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普雁翔  宋丽华  向明生  
新型农民培育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一,然而在认识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误区。本文通过对常见误区的逐一辨析,提出人力资本、现代公民、生命周期和民族文化传承者等新的培育理念。在此基础上,建议从职业资格、自主投资、产业规划和财税政策等方面推进新型农民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我国,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了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发展困境,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逐渐提上日程。从宏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产生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对农村实用人才认识的逐步深入。从微观上看,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和培育与农民的现代化进程可谓并蒂相连,以农业现代化为视阈,可为深入理解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崭新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鑫  
对当前我国农民概念内涵与农民群体划分的探讨─—兼与张义同志商榷孙鑫对我国当前农民概念的内涵界定与农民群体划分,主要是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同农民群体的状况,为制定政策、实行有效的农业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笔者拜读了张义同志的《有关当前我国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淑文  
农民环境权的提出是基于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恶化和农民环境权利严重受损的背景。农民承担着与其享有的环境权利不对等的环境义务,这是一种环境不正义的表现。理论界为亟待权利救济的农民创设了一套环境赋权理论。探讨农民环境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通过研究农民环境权现状,分析农民环境权救济行为和救济障碍,建构农民环境权保障和救济机制,帮助农民在社会地位变迁中提升主体地位、实现公民平等权利,实现环境正义和社会公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华林  
新型农民正在推动鱼米之乡的苏州走向现代农业的前沿。据苏州农业部门统计,目前,苏州市已建成万亩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总面积达95万亩;全市拥有专业大户1500多户,家庭农场119家,合作农场186家;完成培育持有"涉农中专及以上学历证书、农业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农民培训合格证书持证"的农民93 792名,居江苏省首位。"80后"的林亚萍,就是在苏州培育新型农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