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2)
- 2023(11431)
- 2022(9313)
- 2021(8820)
- 2020(7425)
- 2019(16821)
- 2018(16566)
- 2017(30483)
- 2016(16450)
- 2015(18434)
- 2014(17768)
- 2013(17579)
- 2012(16070)
- 2011(14375)
- 2010(14530)
- 2009(14009)
- 2008(14146)
- 2007(12470)
- 2006(11257)
- 2005(10747)
- 学科
- 业(79377)
- 济(76324)
- 经济(76229)
- 企(74603)
- 企业(74603)
- 管理(64784)
- 方法(31401)
- 业经(27640)
- 财(26631)
- 农(23883)
- 数学(23536)
- 数学方法(23409)
- 中国(23039)
- 制(19380)
- 务(19025)
- 财务(19018)
- 财务管理(18999)
- 技术(18638)
- 企业财务(17991)
- 农业(16844)
- 策(15345)
- 体(15164)
- 贸(15113)
- 贸易(15101)
- 易(14765)
- 划(14345)
- 和(13987)
- 体制(13420)
- 理论(13229)
- 银(12745)
- 机构
- 学院(231084)
- 大学(227876)
- 济(112358)
- 经济(110817)
- 管理(94753)
- 理学(80415)
- 研究(80264)
- 理学院(79665)
- 管理学(78933)
- 管理学院(78451)
- 中国(67865)
- 财(53295)
- 京(48549)
- 科学(41459)
- 财经(40813)
- 所(39235)
- 经(37402)
- 中心(35557)
- 江(35004)
- 研究所(34738)
- 经济学(34706)
- 农(33613)
- 北京(31651)
- 经济学院(31135)
- 财经大学(30127)
- 院(28449)
- 商学(28152)
- 商学院(27906)
- 业大(27274)
- 州(27040)
- 基金
- 项目(142646)
- 科学(116365)
- 研究(110269)
- 基金(107235)
- 家(91397)
- 国家(90565)
- 科学基金(80131)
- 社会(75036)
- 社会科(71303)
- 社会科学(71289)
- 基金项目(55697)
- 省(53398)
- 教育(49450)
- 自然(48154)
- 自然科(47135)
- 自然科学(47126)
- 自然科学基金(46427)
- 划(44165)
- 资助(42891)
- 编号(42379)
- 创(35233)
- 业(34143)
- 成果(34012)
- 部(33543)
- 国家社会(32540)
- 创新(32152)
- 重点(31914)
- 发(31390)
- 制(30374)
- 教育部(29831)
- 期刊
- 济(130767)
- 经济(130767)
- 研究(78998)
- 中国(52014)
- 财(45743)
- 管理(43324)
- 农(31944)
- 科学(29485)
- 融(26215)
- 金融(26215)
- 学报(25588)
- 教育(23804)
- 技术(22653)
- 经济研究(22034)
- 财经(21895)
- 农业(21890)
- 大学(21473)
- 业经(21390)
- 学学(19891)
- 经(19159)
- 问题(16491)
- 贸(15928)
- 业(15560)
- 世界(15512)
- 技术经济(15088)
- 国际(14573)
- 现代(12033)
- 财会(11608)
- 会计(11348)
- 经济管理(11327)
共检索到37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 改革开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唐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制度创新、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分类深化改革四个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功能界定和社会责任、垄断与竞争、经营自主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着眼于规范并推广国有资本投资与运营机制,进一步重组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全面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国有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国有企业 产权 制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本文用“经营管理权”、“经营权”、“法人财产权”三个概念来描述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主张将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扭亏解困结合起来统盘考虑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童年成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放权让利阶段、探索两权分离与推行承包制阶段、转换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文章沿着这一脉络,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及其经验得失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提出了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国企 改革 回顾 反思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麒植 李军林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对改革历程和穿插其间的理论争论进行回顾,是应对新时代挑战的重要理论准备。而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核心,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启发意义。国企研究相关文献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三类——国企低效论、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国企低效论以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为理论基础,但是其对经济活动的刻画过于简化,无法有效地对经济秩序变化的动态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因此其国企低效的结论也值得商榷。国企有效论和制度论均从不同角度关注经济变迁过程,为国企和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赋予了新的、符合现实的职能。但是二者仍然没有相互融合,尚未形成逻辑自洽的系统性理论,因此也无法完整地回答国企的定位和效率问题。进一步讲,对国企效率问题的理解核心在于对"经济秩序如何形成"这一宏大问题的探讨,这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济变迁 跨学科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邵宁
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经过近三十年不懈的探索和艰难的努力,中国国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初步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从社会稳定的隐患转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可谓成绩斐然。这场规模宏大的历史性改革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他们用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铺就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历史值得被铭记,而《国有企业改革实录》一书的问世正是对这一段改革历程最为真实和完整的还原。
关键词:
国企改革 治理结构 国资委 微观主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朗辉 杨玉民
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和80年代相比,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由扩权让利为主的政策调整转向制度创新;二是由单项改革为主转向综合配套改革;三是由中央统一指导企业改革转向地方主动探索企业改革;四是由着眼于搞好每个国有企业转向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今后决定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和成效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全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状况;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状况;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和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的建立和执行状况。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秉维
对中、东欧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思考顾秉维一、中、东欧国有企业改革近况目前,中、东欧国家大部分国有小企业改造已基本完成,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造从1992年初陆续开始,前东德地区、捷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进展较快;因受内外大环境影响,保加利亚、克罗地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朗辉 杨玉民
“八五”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思考黄朗辉杨玉民“八五”时期(1991—1995),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在8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在许多国有企业仍然实行,股份制试行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稳步推进,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和18城市“优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燕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义奇
40年的国企改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阶段,从改革初期一直到1992年前后;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抓大放小"并行阶段,从1993年到2003年前后;三是大型央企快速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现在。国企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统领下,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渐进推动的,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崛起,已经证实国企改革的成效。但是,经济效率和活力问题,并没有得到切实改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天林
中国企业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吴天林一、我国企业改革的简单回顾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业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我国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扩权让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易庭源
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导致对“经理监控弱化”,造成普遍亏本局面 ;因此要以社会平均利润作为经理受托责任“量”的最低界限 ,超奖少罚 ,凭数字说话 ,铁面无私 ,就建立了科学的约束机制。切实计算超额利润 ,大部留成 ,奖给股票期权 ,就可留住人才 ,引进人才 ,又建立了科学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受托责任 超额利润留成 股票期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高煜 任保平
中国的企业改革历经30年,在较为明确的改革思路下实现了巨大的改革成就。中国企业改革主要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管理原则、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以抓大放小为主要思路的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以及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要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然而,目前中国企业改革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将中国企业改革推向深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