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2)
2023(7991)
2022(6862)
2021(6145)
2020(5423)
2019(12489)
2018(12270)
2017(23846)
2016(13252)
2015(15165)
2014(14888)
2013(15031)
2012(14173)
2011(12969)
2010(13261)
2009(12461)
2008(12485)
2007(11575)
2006(10038)
2005(8871)
作者
(40032)
(33786)
(33720)
(32049)
(21266)
(16407)
(15405)
(13255)
(12472)
(11993)
(11467)
(11212)
(10778)
(10748)
(10616)
(10602)
(10470)
(10023)
(9779)
(9653)
(8464)
(8292)
(8172)
(7637)
(7630)
(7598)
(7501)
(7487)
(6872)
(6824)
学科
(56823)
经济(56770)
(40781)
管理(40581)
(33815)
企业(33815)
方法(27432)
数学(24091)
数学方法(23885)
(15852)
(15066)
中国(14724)
技术(13829)
(12211)
业经(11797)
(11186)
地方(11158)
(10727)
贸易(10722)
农业(10400)
(10374)
技术管理(9875)
(9830)
银行(9788)
(9329)
(9204)
金融(9202)
(8921)
财务(8898)
财务管理(8872)
机构
大学(195705)
学院(194057)
(81983)
经济(80313)
管理(74052)
研究(67372)
理学(63533)
理学院(62811)
管理学(61779)
管理学院(61387)
中国(50681)
科学(41836)
(40957)
(37437)
(37275)
(35240)
研究所(32031)
中心(31266)
业大(30711)
(30600)
财经(29577)
农业(29562)
(26735)
经济学(25751)
北京(25644)
(24848)
师范(24590)
(23743)
(23733)
经济学院(23401)
基金
项目(126940)
科学(99021)
研究(91192)
基金(91041)
(80184)
国家(79501)
科学基金(66957)
社会(57791)
社会科(54721)
社会科学(54701)
(50856)
基金项目(48255)
自然(42942)
(42754)
自然科(41979)
自然科学(41960)
教育(41868)
自然科学基金(41208)
资助(37065)
编号(36377)
成果(30030)
重点(28989)
(28957)
(28382)
(27805)
创新(27330)
课题(25421)
科研(24711)
计划(24114)
教育部(23969)
期刊
(88870)
经济(88870)
研究(56219)
中国(38761)
(33300)
学报(33069)
(30384)
科学(29454)
管理(26922)
大学(24154)
学学(22722)
农业(21813)
教育(19517)
(18429)
金融(18429)
技术(17322)
财经(14917)
经济研究(14434)
业经(14242)
(12831)
(12676)
问题(12051)
技术经济(11402)
科技(10307)
(10016)
(9665)
统计(9639)
理论(9430)
(9319)
商业(9143)
共检索到28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首杰  颉晓勇  赵岩  于爱清  赵金良  李思发  
为了解"新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选育后期世代在长期选择下获得的遗传进展,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连续12个世代(F_9~F_(20))的生长性能进行了连续12年(2005-2016年)的跟踪评估。结果显示:随着选育世代的累进,"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世代F_9~F_(20)的生长速度、体重变异系数并没有呈现持续升高或持续降低的趋势,而是在世代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经过12个世代的连续选育,选育系F_(20)的生长速度比F_8提高了25.23%~69.34%,平均每代获得的相对遗传进展为2.00%~5.29%,不同世代的选育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动。研究结果表明,在选育后期连续12代的混合选育过程中,"新吉富"罗非鱼选育系获得了持续的遗传进展,由此推测,对"新吉富"罗非鱼的选育工作尚未达到选育极限,选育系F_(20)仍具有进一步选育的潜力。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首杰  何安元  李思发  蔡完其  赵金良  王成辉  
2011年在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种质研究试验站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F13、F14、F15 3个世代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67 d的试验结果表明:(1)F13、F14、F15 3个选育世代的平均试验末体重分别为:195.7、213.4和218.3 g,方差分析表明,F14和F15世代间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483),但F14、F15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F13(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岩  李思发  唐首杰  
以团头鲂"浦江1号"选育后期3个世代群体(F7、F8、F9)为试验对象、其选育奠基群体(1985年淤泥湖野生群体)后代、淤泥湖野生群体(2007年)、梁子湖野生群体(2007年)为对照材料,通过ISSR标记技术分析,并通过部分样本的细胞色素b基因测序的补充验证,了解选育所产生的遗传变异及野生群体遗传结构现状。主要结果:(1)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26个引物,扩增出清晰、可重复的条带共164条,多态性条带比例49.39%。细胞色素b基因在选育良种3个世代中只发现一种单倍型。(2)选育群体同选育奠基群体后代、野生群体间的遗传差异显著,如群体多态位点百分数,F9(28.05%)比选育奠基群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于爱清  李思发  蔡完其  
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新吉富"罗非鱼选育后期的F10、F11、F12、F13 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异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后,共得到78个等位基因,扩增片段长度大小在100~295bp之间,4个选育世代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84~3.2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27 1~0.676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CPI)为0.567 6~0.622 9,3个遗传参数都一致呈现随着选育世代数累进而稳定下降的趋势,表明"新吉富"罗非鱼在长期选育过程里越来越趋于纯化之中。另一方面,4个选育世代两两间遗传分化FST值为0.019 07~0.133 54,世代...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罗永巨  曹谨玲  陈剑杰  龚竹林  甘西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Closed population continuing selection and breeding method)对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进行提纯选育,并利用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亲本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子一代(简称"美奥"罗非鱼),再对子一代开展网箱养殖对比实验,以养殖实验的结果来评价选育尼罗罗非鱼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雌性后备亲本留种率P2世代分别比第P0、P1世代提高了103.16%和35.92%,P1世代比P0世代提高了49.4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伟  甘西  敖秋桅  谭芸  李莉萍  罗永巨  蒋和生  朱佳杰  
为评估吉富罗非鱼抗病选育系P4代的生长性能,对P4代34个家系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家系的生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14号家系的生长速度最快,34号家系最慢,两个家系间的平均收获体质量相差1.26倍;体长、体高、体宽与体质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各家系的体质量育种值...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胡国成  李思发  何学军  邓效伟  周培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灵玲  董在杰  苏胜彦  徐跑  梁政远  马良骁  刘伟  张建桥  
以吉富罗非鱼引进群体(P)及其家系选育第三代(F3)为实验对象,测定了群体的体质量(Y)、体长(X1)、体宽(X2)、体高(X3)4个性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P和F3间形态性状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与亲本相比,F3体质量、体长、体宽和体高4项指标都有显著提高,同时变异系数有一定下降,体型趋于一致,其中雌性变化较大。2)F3较P 3项形态性状指标对体质量影响最大者均由体高×体长变为体长。3)与P相比,F3体长、体宽和体高3项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颉晓勇  李思发  蔡完其  
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选育新品种新吉富罗非鱼(F8-9)群体、基础群体(F0)、以及选育中群体(F6-7)在选育过程中出现的遗传变异进行观察与分析。19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后的等位基因数为3~11个,随引物不同而异,合计得到115个等位基因,大小在70~270bp之间。五群体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F0:(0.3083±0.1834)、F6:(0.2982±0.1889)、F7:(0.2923±0.1898)、F8:(0.2572±0.1923)、F9:(0.2743±0.1597),表明随着选育的进展,群体呈现出纯化趋势。AMOVA分析表明,在总遗传变异中,93.24%来自选育群体内,仅6.67...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传涛  李思发  颉晓勇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连续选育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F6、F7、F8、F94个世代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7条引物在4个世代的88尾个体间共检测到172个位点。(2)F6、F7、F8、F94世代的多态座位比例分别为:23.4%、21.1%、19.4%、18.3%,呈递减状态,U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4世代的Nei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961、0.9084、0.9186、0.9254,呈递增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P>0.05);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485、0.1314、0.1178、0.1083,呈递减状态,t检验差别不显著(...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娟   袁林聪   杨剑虹   孔令富   李伟斌   白寿有   李进荣   刘林江   尹馨玉   高旭   王婷   武祥伟  
为了掌握元江鲤(Cyprinus carpio yuankiang)3个连续选育世代群体遗传结构变化情况,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群体中共获得116个等位基因,平均7.73个/位点,每世代平均等位基因数从7.266 7减少至5.066 7,观测杂合度从0.768 0降低至0.758 5,多态信息含量从0.763 4降低至0.745 1,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相邻世代间的遗传距离从0.080 6减小至0.044 9,遗传相似性从0.846 4增加至0.874 7,遗传相似性逐步提高。相邻世代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从0.068 1降低至0.023 0,世代间的遗传分化已处于低分化水平,人工选育已对元江鲤育种群体的遗传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陈林  蔡完其  
以1个新型杂交鱼-吉奥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群体,4个近缘遗传型罗非鱼群体[奥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实验材料,采用RAPD和SSR技术,比较分析这两个杂交种间及它们同亲本间的遗传差异。RAPD方面:①群体多态座位比例(P)-吉奥(20.4%)>新吉富(18.5%),但<奥利亚(21.4%)<奥尼(21.7%)奥利亚(0.8895)>尼罗(0.8588)>奥尼(0.8069);③香农多样性指数(Ho)-吉奥(0.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明  黄昕  郑华坤  苏永昌  郑祥正  程祖锌  郑金贵  
以转PASG12-IPT基因水稻东南201自交高世代(T8)株系为材料,对始穗期和蜡熟期剑叶的衰老相关指标测定表明,蜡熟期高世代转PSAG12-IPT基因水稻株系的细胞分裂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值、CAT活性、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受体品种,部分株系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转化株系的MDA含量则明显低于受体品种,POD活性呈无规律变化.由上可见,抑制衰老嵌合基因PSAG12-IPT对水稻叶片的衰老有一定的延缓效应,并能在高世代中稳定表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佳佳  白俊杰  李胜杰  马冬梅  姜鹏  
为了检测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3个选育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变化,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驯食配合饲料大口黑鲈选育基础群体(Sp0)和第二、三和四代选育群体(Sp2、Sp3和Sp4)共240尾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8个微卫星位点共获得44个等位基因。Sp0、Sp2、Sp3和Sp4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4895、0.4802、0.4579和0.420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615、0.4454、0.4621和0.391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791、0.3659、0.3764和0.3257。4个群体间的配对比较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在0.01612~0.16162之间、遗传距离(D_a)在0.0249~0.1434之间。遗传变异来源(AMOVA)分析显示,只有8.38%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其余遗传变异均来自于个体间。研究表明,经连续多代选育之后,易驯食配合饲料的快长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具有中度遗传多样性,具备选育潜力,可继续进行选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凤娇  孟宪红  傅强  栾生  隋娟  
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2号" 2015~2017年3个连续选育世代(G9~G11)的亲本群体、共649个个体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对这3个亲本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在3个选育世代中共获得66985个SNP位点。遗传分析的结果显示,G9~G11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1439、0.1587和0.167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1388、0.1515和0.1609,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241、0.1360和0.1430。G9~G11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整体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F检验显示,3个世代总的Fst值为0.0061,G9~G11相邻世代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G9~G10为0.0029, G10~G11为0.0026),表明相邻世代的遗传距离逐渐减小。3个世代间基因交流充分,基因流为62.91~94.63。本研究表明,人工定向选育工作的推进对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固定的选择压力下(4%~5%),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无降低的趋势,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分化小,遗传结构趋向稳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定中国明对虾选育计划提供基础遗传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