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27)
- 2023(3855)
- 2022(3016)
- 2021(2637)
- 2020(2064)
- 2019(4523)
- 2018(4436)
- 2017(7841)
- 2016(4150)
- 2015(4603)
- 2014(3973)
- 2013(3948)
- 2012(3497)
- 2011(3137)
- 2010(3197)
- 2009(3108)
- 2008(3096)
- 2007(2955)
- 2006(2530)
- 2005(2210)
- 学科
- 业(17111)
- 管理(16757)
- 企(15882)
- 企业(15882)
- 济(15520)
- 经济(15507)
- 技术(10197)
- 技术管理(8523)
- 方法(5294)
- 业经(5180)
- 中国(5159)
- 农(4241)
- 数学(3949)
- 数学方法(3904)
- 地方(3815)
- 财(3777)
- 制(3696)
- 学(3553)
- 银(3535)
- 银行(3521)
- 行(3430)
- 贸(3266)
- 贸易(3259)
- 理论(3182)
- 易(3169)
- 融(3052)
- 金融(3052)
- 划(2935)
- 农业(2862)
- 产业(2757)
- 机构
- 学院(57096)
- 大学(56124)
- 济(24139)
- 经济(23754)
- 管理(22949)
- 研究(19975)
- 理学(19732)
- 理学院(19525)
- 管理学(19245)
- 管理学院(19124)
- 中国(15118)
- 科学(12547)
- 京(11534)
- 财(10450)
- 所(9795)
- 农(9418)
- 江(9199)
- 研究所(8963)
- 中心(8865)
- 业大(8311)
- 财经(8058)
- 院(7732)
- 经济学(7474)
- 农业(7348)
- 经(7336)
- 北京(7141)
- 州(7119)
- 范(7054)
- 师范(6972)
- 经济学院(6659)
- 基金
- 项目(39853)
- 科学(32156)
- 研究(29186)
- 基金(28473)
- 家(25408)
- 国家(25171)
- 科学基金(21807)
- 社会(19536)
- 社会科(18587)
- 社会科学(18582)
- 省(16951)
- 基金项目(14991)
- 划(13629)
- 自然(13422)
- 自然科(13164)
- 自然科学(13159)
- 自然科学基金(12923)
- 教育(12405)
- 创(11880)
- 创新(11300)
- 编号(10619)
- 资助(10212)
- 发(9295)
- 重点(9167)
- 新(8742)
- 国家社会(8470)
- 业(8397)
- 成果(8235)
- 部(7975)
- 课题(7900)
共检索到87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兵 李思发 蔡完其
在上海地区室外自然降温条件下,连续3年观察测定了"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萨罗罗非鱼♂)及萨罗罗非鱼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和分析了平均半致死水温。2008年,"新吉富"罗非鱼死亡水温范围是7.5~5.8℃,平均半致死水温是6.8℃,对水温降低过程中罗非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2009年,"新吉富"罗非鱼和"吉丽"罗非鱼的死亡水温范围分别是10.8~7.6℃、12.4~9.2℃,平均半致死水温分别是9.2℃和11.4℃;2010年3种实验鱼的死亡水温范围分别是11.0~7.0℃、12.8~11.4℃、13.8~12.4℃,平均半致死水温分别是8.3℃、12.5℃、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兰 林勇 张永德 杨慧赞 卢其西 陆勤娟 李坤媛 蓝宝同 唐启明
测定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应用室内人工降温,以0.2、0.4、0.6和0.8℃/3 h匀速降温至所有试验鱼死亡,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持续时间、累计昏迷率和累计死亡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降温模式下,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昏迷温度范围为9.4~9.9℃,半数昏迷温度分别为8.6、8.4、9.2、9.8℃;低温死亡温度范围为7.9~9.5℃,半致死温度分别为:8.6、7.7、7.5和6.8℃。累计昏迷率与持续时间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6.426+0.063x、y=-3.512+0.074x、y=-2.431+0.081x和y=-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学军 郭瑄 聂国兴 孔祥会 乔志刚
为深入研究养殖新品种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对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个亲本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进行了慢性盐度胁迫实验,分析了3种罗非鱼耐盐性能的差异,建立了盐度胁迫过程中死亡率与致死盐度及时间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3种罗非鱼的耐盐能力差异显著,吉丽罗非鱼的耐盐性能接近于萨罗罗非鱼,远高于尼罗罗非鱼,耐盐胁迫时3种罗非鱼的平均致死盐度分别为57.9、66.7和18.5。(2)盐度胁迫实验中尼罗罗非鱼个体间死亡时间差异最大,萨罗罗非鱼个体之间差异最小,吉丽罗非鱼介于其间;吉丽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死亡时间都有极显著的正态负偏移,离群值和极值较多,尼罗罗非鱼有较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兵 范武江 李思发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以"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为材料,研究NKCC1a基因表达的盐度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NKCC1a基因mRNA表达量存在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在低于25盐度环境中,NKCC1a mRNA在鳃、肝、肾及肠中均有表达;当盐度从0提高到48时,表达量在鳃中与盐度变化呈高度正相关(R>0.9,P<0.01),在肠和肾中与盐度变化呈负相关(R≈0.7,P<0.05),但在肝中则不受盐度变化的影响。(2)当盐度提高到64,NKCC1...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陈林 李思发 简伟业 何学军 李先仁 蔡完其
以新研制的吉奥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试验对象,新近推广的新吉富罗非鱼、以及养殖生产上普遍使用的奥尼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对照,对吉奥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进行评估试验。主要结果:(1)绝对增重率(g/d):新吉富>吉奥>尼罗>奥尼>奥利亚,吉奥比新吉富低19.4%,但比奥尼、尼罗、奥利亚分别高60.3%、10.8%、112%,除吉奥与尼罗间差异不显著外(P>0.05),同其它3种罗非鱼之间差异都极显著(P尼罗>吉奥>新吉富>奥利亚,其中,吉奥比奥尼、尼罗降低了31.1%、17.4%,除吉奥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学军 李爱景 李思发 蔡完其
以萨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自交和双列杂交后代共9种罗非鱼为实验材料,通过耐盐致死实验、半致死盐度实验和慢性耐盐驯化实验,对萨罗罗非鱼与其他几种罗非鱼耐盐生态特点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萨罗罗非鱼MST为(9.24±1.353)h,ST50为(6.20±1.235)h,MLS-96理论值为30.2,观察值为31.2,远高于另外8种罗非鱼。(2)根据耐盐能力,9种罗非鱼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萨罗罗非鱼,耐盐极强,各项耐盐指标都远高于其他罗非鱼;第二类是以色列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耐盐强,离差值为正值;第三类是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以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勇 卢其西 杨慧赞 陈忠 黄姻 甘西 曾兰 唐章生
比较不同罗非鱼品系的耐寒性能,为耐寒罗非鱼品种的选育提供育种材料及理论支撑。通过室内人工低温胁迫的方式,对8个品系罗非鱼和15个尼奥杂交罗非鱼品种进行耐寒能力的测定,比较分析它们的耐寒性能。试验发现3个品系奥利亚罗非鱼的半数死亡温度分别为:美国品系奥利亚罗非鱼7.82℃,夏奥1号8.22℃,广东品系8.44℃,死亡率分别为56.76%,62.25%,79.43%;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中,美国品系、埃及品系、广东品系、泰国品系和吉富品系半数死亡温度分别为8.86,9.39,9.30,9.57,10.13℃,死亡率分别为70.43%,56.43%,67.24%,83.54%,91.66%;15种尼奥...
关键词:
罗非鱼 耐寒性能 半致死温度 低温死亡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杰 徐跑 董在杰 朱健 张守领 张成锋 杨弘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
研究所用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样本均为由世界渔业中心所在地马来西亚引进的原种。采用传统形态学测量方法,测量每尾鱼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群体内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体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R2=0.9002)。在体长与体质量对应的点状分布中,总群体、雌雄群体和每个家系群体中均呈现出2条带状,分布于2条带的个体间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应的个体数量之比接近常数0.7;体高、体宽、头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思发 陈林 蔡完其
以1个新型杂交鱼-吉奥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群体,4个近缘遗传型罗非鱼群体[奥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为实验材料,采用RAPD和SSR技术,比较分析这两个杂交种间及它们同亲本间的遗传差异。RAPD方面:①群体多态座位比例(P)-吉奥(20.4%)>新吉富(18.5%),但<奥利亚(21.4%)<奥尼(21.7%)奥利亚(0.8895)>尼罗(0.8588)>奥尼(0.8069);③香农多样性指数(Ho)-吉奥(0.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强俊 徐跑 何杰 李瑞伟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温度(18~37℃)和盐度(0~16)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仔鱼生长和存活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温度与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或盐度的上升,生长与存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与盐度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温度为18~20℃时,仔鱼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在盐度为8~9时较高;随着温度上升,27~32℃时,盐度为5~7时较高;高温环境时(35~37℃),盐度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辉 强俊 王海贞 徐跑 李瑞伟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以影响能量代谢的2个重要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为自变量,以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为响应值,研究并探讨了温度(13~36℃)与盐度(0~20)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能量代谢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盐度的一次效应、盐度的二次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对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的二次效应对耗氧率和CO2排泄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所考察因子与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58 1、0.977 8和0.979 5(P<0.01),可用于预测。温度效应较盐度明显,盐度较低时,能量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利 江敏 马允 李晓琴
在10-30℃条件下,测定呼吸室内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呼吸频率、水体溶解氧、pH、游离二氧化碳以及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耗氧率(Ycr)和排氨率(Ran)随着温度(t)的升高而增大,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cr=0.0038t2-0.0023t+0.0312(R2=0.9549),及Ran=0.0009t2-0.0027t+0.0037(R2=0.9475);氨熵(Qa)为0.065-0.099(<0.33),蛋白质供能比为5%~30%,表明吉富罗非鱼主要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当温度在15~30℃时,随着温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率从0.0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伟 甘西 敖秋桅 谭芸 李莉萍 罗永巨 蒋和生 朱佳杰
为评估吉富罗非鱼抗病选育系P4代的生长性能,对P4代34个家系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家系的生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14号家系的生长速度最快,34号家系最慢,两个家系间的平均收获体质量相差1.26倍;体长、体高、体宽与体质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各家系的体质量育种值...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能 家系选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