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6)
- 2023(17638)
- 2022(15062)
- 2021(13956)
- 2020(11581)
- 2019(26357)
- 2018(26046)
- 2017(49577)
- 2016(26827)
- 2015(29986)
- 2014(29886)
- 2013(29715)
- 2012(27700)
- 2011(25356)
- 2010(25414)
- 2009(23357)
- 2008(22733)
- 2007(20161)
- 2006(18202)
- 2005(16503)
- 学科
- 济(122808)
- 经济(122682)
- 管理(71993)
- 业(69924)
- 企(55999)
- 企业(55999)
- 方法(46971)
- 数学(40470)
- 数学方法(40102)
- 中国(33405)
- 农(30496)
- 地方(29884)
- 学(26610)
- 业经(26084)
- 银(25673)
- 银行(25525)
- 制(25140)
- 财(24530)
- 行(24201)
- 融(21151)
- 金融(21150)
- 农业(20995)
- 贸(20605)
- 贸易(20588)
- 易(19875)
- 环境(18164)
- 和(17432)
- 技术(17360)
- 地方经济(17156)
- 理论(17086)
- 机构
- 大学(387977)
- 学院(385041)
- 济(160940)
- 经济(157581)
- 管理(147860)
- 研究(140641)
- 理学(126638)
- 理学院(125131)
- 管理学(123047)
- 管理学院(122367)
- 中国(108203)
- 科学(87219)
- 京(84373)
- 所(72531)
- 农(71273)
- 财(71170)
- 研究所(66225)
- 中心(62805)
- 业大(60390)
- 江(57626)
- 财经(56589)
- 农业(56084)
- 北京(53947)
- 经(51422)
- 范(51283)
- 师范(50685)
- 院(50237)
- 经济学(48780)
- 州(46803)
- 经济学院(43679)
- 基金
- 项目(259713)
- 科学(202329)
- 基金(187308)
- 研究(185499)
- 家(166085)
- 国家(164447)
- 科学基金(138790)
- 社会(117293)
- 社会科(111165)
- 社会科学(111133)
- 省(101250)
- 基金项目(99517)
- 自然(90748)
- 自然科(88548)
- 自然科学(88524)
- 自然科学基金(86941)
- 划(85885)
- 教育(83890)
- 资助(76867)
- 编号(74063)
- 成果(60070)
- 发(59121)
- 重点(58575)
- 部(56433)
- 创(53639)
- 课题(51759)
- 创新(50098)
- 科研(49562)
- 国家社会(48222)
- 教育部(47861)
- 期刊
- 济(184672)
- 经济(184672)
- 研究(120586)
- 中国(78130)
- 学报(66800)
- 农(65233)
- 科学(60013)
- 管理(55373)
- 财(51761)
- 大学(49397)
- 学学(46766)
- 融(45766)
- 金融(45766)
- 农业(43639)
- 教育(40836)
- 技术(32178)
- 经济研究(30021)
- 业经(29021)
- 财经(28284)
- 经(24280)
- 问题(23582)
- 业(22729)
- 技术经济(19591)
- 科技(19568)
- 图书(19387)
- 理论(18686)
- 版(18003)
- 贸(17636)
- 世界(17591)
- 商业(17515)
共检索到591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红丽 贺根庆
2014年7月15日,金砖五国在巴西福塔莱萨签署协议成立新发展银行。新发展银行的建立是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性的必要修正,有助于实现更公平和更具代表性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本文客观、公正地分析了新发展银行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就新发展银行的建立对亚太新兴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发展银行增加了亚太新兴国家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及性,新发展银行将对亚太新兴国家带来新的发展良机。
关键词:
新发展银行 亚太地区 新兴国家 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在继续加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从次区域、民间发展成为全区域和官方的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将会在斗争中缓慢发展,但不可能成为第二个EEC。我国应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的经济合作,以促进本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蔡文龙
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会随着发展的阶段而改变?决定经济增长动力转变的主导因素是什么?这是本文试图破解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提高投资率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和意义,并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对外贸易变化都有可能降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此,本文利用14个新兴国家1960—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投资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在长期将持续下降,这种下降将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可避免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
关键词:
增长动力 国际比较 消费主导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谷小青
目前有关银行危机决定因素的文献都侧重于宏观经济、外部环境和监管,很少将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加以实证分析。为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变量的回归模型,采用21个新兴国家在1980-2000年期间的综合数据,对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中对汇率制度的三类划分采用了各国实际所实行的汇率制度,而不是其宣称的汇率制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加大了新兴国家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固定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的关系并不明显。
关键词:
汇率制度 银行危机 新兴国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舒燕飞 黄婧
发展银发经济不仅市场空间潜力巨大,也是解决养老难这一时代考题的重要途径。亚太发达国家银发经济发展起步早,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在做强老年用品品牌、打造银发旅游新模式、深挖银发康养消费潜力、构建银发经济发展平台等方面,其发展模式及先进经验对中国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分别发表的报告显示,亚太国家过去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可望延续到世21纪。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华 李洪波
亚太发展中国家是乡村银行的发源地,这些国家的乡村银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本文从亚太国家选取了4家典型的乡村银行,并从组织结构、业务经营、商业运作等方面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村镇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亚太国家 乡村银行 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徐涛
20世纪90年代美国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其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而且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亚太地区经济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变化与调整。
关键词:
美国 知识经济 亚太经济格局 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晔 陈志昂
本文考察了新兴国家银行产权的变革状况 ,发现外资在新兴国家银行业中的控股比重因地域差异和国别大小而不同 ,对提高东道国银行体系效率和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放松股权限制是新兴国家对外资进入银行业的基本政策倾向。在总结新兴国家银行业引进外资 ,改善产权结构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中外银行业相对优势比较 ,提出了中国银行业应对入世挑战 ,改革产权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新兴国家 外资银行产权变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龙政 林伟芬
研究目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产能合作效率。研究方法:基于2003~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OFDI、进口、出口、研发资本存量等数据,分析逆向效率溢出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OFDI的逆向效率溢出具有典型的单门槛非线性特征和显著的正效应,中国整体上进入跨国产能合作高效率溢出阶段;OFDI与研发投入、进口共同成为提升地区产能合作效率的关键。研究创新:首次运用Hansen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甄别影响跨国产能合作的关键因素,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OFDI的产能合作效率问题。研究价值:为各地区、各部门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产能合作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田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刻画一般由转折点法和滤波法确定。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人为判断周期和提前设定长频段范围而导致测度结果被人为干预。文章以新兴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拓展频谱测度金融周期的样本;结合频谱测度结果,重新勾勒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时域波动,观察中国金融“顺周期性”的特征表现。结果显示,新兴国家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代表指标有的处于短周期范围,有的处于中周期范围;而中国的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短,但从时域上看中国有明显的金融“顺周期”效应。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频谱分析 傅里叶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邹志强
当前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最大推动力量,但其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新兴国家群体的全球共同利益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动性不断增强,客观上要求新兴国家之间加强合作。中国可以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新兴国家合作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也有能力在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力量上升过程中扮演安全港与稳定锚的角色。中国应以体系内的国际合作为基本原则,发挥关键而非主导的角色,探讨构建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核心的多种合作机制,并将之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未来,新兴国家有可能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一起构成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方向。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新兴国家 中国 合作 变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鹏 王绍媛
经济一体化可以降低贸易成本,弱化贸易壁垒,进而改变贸易流向和流量。鉴于新兴经济体在世界市场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实证分析新兴国家市场经济一体化对其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国家市场的经济一体化并没有显著地增加彼此间贸易流量;经济一体化协定呈现一定的时滞效应,在颁布实施5年之内,对贸易流量的总体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不同类型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对贸易流向和流量的影响不尽相同;总体上,经济一体化协定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是负向的,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是正向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保建云
畅通国内大循环与贯通国际循环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新西部大开发与亚太自贸区建设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选择,可以从分布经济学角度进行理论解释。新冠肺炎疫情、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全球蔓延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发挥世界贸易大国、制造业大国和市场大国的综合比较优势则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内基础。大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须根据其对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依靠程度适时调整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相互关系。新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我国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市场基础、产业基础、经济安全基础和经济增长动力基础,RCEP的签署和亚太自贸区建设则是贯通国际循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选择。供应链安全性、产业链完整性和价值链增值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自由贸易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贯通国际循环的关键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翔
一、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时机选择的必要性在当今的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跨国公司已成为最具影响、最活跃的经济力量,对外直接投资在其跨国经营活动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投资时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首先要明确这种投资时机的选择是指跨国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