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9)
2023(11408)
2022(9892)
2021(9182)
2020(7644)
2019(17784)
2018(17381)
2017(33877)
2016(18206)
2015(20411)
2014(20047)
2013(19864)
2012(18726)
2011(16980)
2010(17358)
2009(16180)
2008(16337)
2007(15102)
2006(13200)
2005(11696)
作者
(52177)
(43850)
(43804)
(41688)
(28070)
(21072)
(20019)
(17013)
(16264)
(15762)
(14713)
(14489)
(14103)
(13851)
(13770)
(13627)
(13426)
(12999)
(12813)
(12763)
(10857)
(10843)
(10613)
(9907)
(9898)
(9833)
(9730)
(9682)
(8846)
(8762)
学科
(77924)
经济(77861)
管理(54801)
(53843)
(43471)
企业(43471)
方法(34320)
数学(29964)
数学方法(29640)
(24719)
贸易(24707)
(23988)
(22855)
中国(20391)
(20106)
地方(18672)
业经(16804)
技术(16214)
农业(14750)
(14651)
(14276)
(12764)
银行(12738)
(12204)
(12159)
金融(12156)
(11921)
(11522)
财务(11495)
财务管理(11467)
机构
学院(263281)
大学(261234)
(116999)
经济(114721)
管理(101582)
研究(90235)
理学(87161)
理学院(86215)
管理学(84891)
管理学院(84376)
中国(68127)
(53529)
(53071)
科学(52940)
(45773)
(43276)
中心(41806)
财经(41604)
研究所(41353)
(40733)
(37585)
业大(36895)
经济学(36387)
农业(34110)
(33733)
北京(33520)
师范(33441)
经济学院(33141)
(32617)
(32419)
基金
项目(171816)
科学(135499)
研究(128040)
基金(124132)
(107537)
国家(106666)
科学基金(91027)
社会(81775)
社会科(77668)
社会科学(77645)
(67372)
基金项目(65187)
教育(58316)
自然(57239)
(56556)
自然科(55941)
自然科学(55922)
自然科学基金(54921)
编号(52182)
资助(50759)
成果(42795)
重点(38681)
(38560)
(38557)
(38171)
课题(36171)
创新(35910)
国家社会(33909)
教育部(33206)
科研(32829)
期刊
(127565)
经济(127565)
研究(79143)
中国(49316)
(40314)
(39150)
管理(37311)
学报(37113)
科学(35218)
大学(28139)
(26708)
金融(26708)
学学(26528)
教育(26286)
农业(26283)
技术(23369)
经济研究(21999)
业经(21540)
财经(20220)
(19559)
问题(17826)
(17493)
国际(16713)
(14771)
技术经济(14297)
商业(13618)
世界(12539)
统计(12482)
科技(12329)
理论(12219)
共检索到395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丽霜  苏美祥  
“新南向”政策并未对台湾地区与东盟及其各成员的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强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随着RCEP经济体之间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弱及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可能导致贸易从台湾地区向RCEP区域内的经济体转移,“新南向”政策不可能帮助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台湾当局唯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和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才是正确选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鸣玖  
本文基于1990—2019年台湾地区进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对台湾地区两次“南向政策”的实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李登辉当局提出的“南向政策”与蔡英文当局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对台湾地区的进出口及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分布没有影响。南向经济为台湾地区提供了中国大陆之外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但对促进其经济势力扩张并无帮助。台湾当局应加强与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和谐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叶晓迪  
作为中美关系中的潜在冲突点,台湾地区所扮演的地缘角色一直受到政学界的关注。基于"弃台论"的观点,我们可以简要地类型化出台湾地区具有以下几种地缘角色:具有价值的交易者、联盟体系的贡献者与中美关系的破坏者。然而,弃台论的视角相对单一,且以美国对台政策为中心,因此无法完整地解释台湾地缘角色的变化问题。随着中国大陆的崛起,对台影响力增大,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已由美方单边主导逐步转变为中美权力竞争共同决定。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权力不对称理论构建了解析台湾地区地缘角色变化的框架,并提出两个假设:(1)当中美竞争强度较低,合作程度较高时,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为隐性角色;(2)当中美竞争强度较高,合作程度较低时,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则为显性角色。同时,本文认为,在中美权力竞争强度提升的背景下,台湾地区的地缘角色将从奥巴马时期的"隐性的维护者"向特朗普时期的"显性的冲突者"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2005年7月,中国与东盟开始实施《货物贸易协议》,从而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进入了全面的实质性运作阶段。CAFTA的建设究竟会对台湾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之后,考察了台湾地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祖国大陆的经贸关系,分析了CAFTA对台湾地区经济的影响,并在最后提出了建立海峡两岸共同市场的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若伊  赵小茜  
近些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在波动中不断发展,在投资、贸易、金融、旅游等方面的合作有实质性进展。学界不乏对两岸经贸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成果,而本文将通过编制台湾地区政策对大陆经贸关系取向指数,更加直观的表现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轨迹。通过定量分析,为研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历史和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徐岚  
台湾地区大学整并政策是在为了追求最佳规模效应,竞争有限的资源,调整大学结构,进而提高大学运作效率的初衷下出台的。台湾当局通过经费支持等措施推进大学整并工作的开展,并主要以校内整合与校际整合两种方式进行,以公立研究型大学为重点。但从其整并的实施来看,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最适规模、特色化、机构认同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台湾地区没有加入RCEP,无法享受税惠等政策,其"新南向政策"的虹吸效应将降低,并具有变数概率大、不具可持续性、可能被边缘化的特征。为迎合美国"印太战略"需要,掩盖"新南向政策"实施效果不彰,降低岛内反对声音,台湾当局积极向"印太战略"靠拢,此举应引起足够重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仁寿  夏明会  
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新视角,以百分比分析和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重点考察广东与东盟外贸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变化,研究CAFTA进程中广东与东盟的贸易新趋势、新特点,分析CAFTA建设对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效应;提出广东外贸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与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苹  周小青  
根据"早期收获"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中国和东盟于2004年1月(泰国于2003年)先期启动了对农产品降税,到2006年基本实现了水果自由贸易。这是双边先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实现"零关税"的领域。因此,分析水果自由贸易的经济效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深化发展是有意义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红  方冬莉  
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中国对东盟的进口及出口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伴随人民币名义汇率的上升,中国从东盟的进口以及对东盟的出口均增加,即人民币汇率上升对中国-东盟贸易有一定正效应,而且对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影响强度大于对中方进口的影响,但对中方从东盟进口的效应更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韦苏倢  李立民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中国西南部地区因其与东盟的地理毗邻优势,而与东盟的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双边的产业内贸易增长也较快,产业内贸易体现了贸易带来的动态利益。本文借助现有统计数据,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双边贸易总量的变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及双边产业内贸易与人均GDP的相关性,从而揭示中国西南部地区与东盟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以期为我国西南部地区的产业贸易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林木  
我国台湾地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便积极运用税收政策工具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通过1960年制定《奖励投资条例》、1990年在此基础上修订颁布《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及其后多次修订,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激励制度,在税收激励方式和政策选择上具有较显著特点,特别是其重视对企业人才培训投资和先进技术购置等方面的税收激励,可供大陆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洁  
日本和台湾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其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其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挫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育光  
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教育政策由数量扩充转变为学术卓越,导致许多亚洲国家与地区先后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本文通过分析"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及"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两个核心计划,探讨中国台湾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审核标准与指标及经费分配等关键要素,最后提出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