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0)
2023(10278)
2022(8580)
2021(7775)
2020(6701)
2019(14576)
2018(14316)
2017(27085)
2016(14827)
2015(15920)
2014(14596)
2013(14258)
2012(13103)
2011(11169)
2010(10938)
2009(9920)
2008(9758)
2007(8598)
2006(7297)
2005(6184)
作者
(41268)
(34414)
(34363)
(32602)
(21874)
(16654)
(15342)
(13578)
(13025)
(11939)
(11842)
(11686)
(10973)
(10514)
(10511)
(10503)
(10441)
(10306)
(10071)
(9759)
(8733)
(8217)
(8184)
(7905)
(7853)
(7610)
(7453)
(7450)
(6885)
(6847)
学科
(57619)
经济(57570)
管理(42875)
(42404)
(32836)
企业(32836)
方法(26412)
数学(23808)
数学方法(23610)
(17342)
中国(16366)
(14277)
技术(14165)
业经(13365)
农业(12517)
地方(12442)
(11671)
(11205)
贸易(11198)
(10935)
(10501)
(10445)
技术管理(10436)
银行(10400)
(9902)
(9606)
金融(9606)
环境(8640)
(8359)
财务(8351)
机构
大学(193962)
学院(193446)
(82915)
经济(81529)
管理(75542)
理学(66431)
理学院(65719)
研究(65294)
管理学(64528)
管理学院(64186)
中国(49725)
科学(42159)
(40145)
(39364)
(35455)
业大(34284)
(32840)
农业(31900)
中心(31200)
研究所(30348)
财经(29042)
(28843)
(26715)
经济学(26546)
经济学院(24270)
(23501)
(23469)
北京(23455)
师范(23124)
(23009)
基金
项目(142105)
科学(112434)
基金(105169)
研究(97555)
(94154)
国家(93379)
科学基金(80139)
社会(65833)
社会科(62619)
社会科学(62600)
(58077)
基金项目(56699)
自然(52723)
自然科(51626)
自然科学(51604)
自然科学基金(50664)
(47187)
教育(43342)
资助(41086)
编号(36721)
(32485)
重点(31922)
创新(30702)
(30641)
(30598)
国家社会(28358)
科研(27996)
计划(27830)
成果(27369)
教育部(26130)
期刊
(82028)
经济(82028)
研究(51290)
中国(39152)
学报(37273)
(35022)
科学(32164)
大学(27645)
管理(26644)
学学(26557)
(26467)
农业(23421)
(18127)
金融(18127)
经济研究(14620)
技术(14558)
教育(14298)
财经(14189)
业经(14148)
(13187)
(12235)
科技(11413)
问题(10982)
(10428)
业大(10113)
技术经济(9987)
统计(9388)
(9340)
资源(9073)
商业(9007)
共检索到276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耿嘉川  王杰  
新劳动法的实施会造成劳动要素价格的上升,引起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以及要素在行业间的流动。而要素的流动会影响行业工资差异。因此,新劳动法可能会导致行业工资差异的变动。为检验该假说,本文基于要素密集度特征把行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用新劳动法实施的微观调查数据,对预期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新劳动法实施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者的回报率比其他行业上升的多,使行业工资差异下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耿嘉川  王杰  
新劳动法旨在规范劳动市场,尽可能地消除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因此,作为一种非市场因素,预期其可以减轻部门间的系数差异,进而降低部门工资差异。本文研究了劳动制度对部门间工资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制度实施后,国有部门依然享有非市场因素造成的工资优势,但这种优势有缩小的趋势。而各分位的特征差异变化不大,但系数差异有所下降,而系数差异恰好是制度等非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宇明  王杰  
基于新劳动法实施后的七省调查数据,检验了劳动制度变迁过程中各消费阶层的过度敏感性。检验结果显示,除低消费阶层外,其他四个消费阶层的过度敏感性非常显著。应用重置权重复回中心映射的无条件分位数回归(RIF)和Oaxaca分解法,将新劳动法对不同消费阶层的总分配效应分解为消费者组成效应和消费结构效应(又称作政策效应)后可以发现,前者是因制度变迁前后消费者个人特征发生改变的结果,而整体过度敏感系数变动则是后者变动之因,两种效应均对各消费群体产生影响,除高消费阶层外,其他四个消费阶层中的消费结构效应起主导作用。研究还发现,当消费者所处的消费阶层位置极高时,消费者结构效应会失灵,消费者组成效应完全起主导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月宾  张照东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用人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没有作出解释何种情况属于劳动者"不能胜任",资方常以"末位淘汰""消极怠工""工作失误"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此,给劳动争议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了挑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能胜任"的界定做一个说明,防止用人单位解除权的滥用给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造成不公。完善"不能胜任"制度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月宾  张照东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用人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没有作出解释何种情况属于劳动者"不能胜任",资方常以"末位淘汰""消极怠工""工作失误"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此,给劳动争议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了挑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能胜任"的界定做一个说明,防止用人单位解除权的滥用给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造成不公。完善"不能胜任"制度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伶俐  
劳动法作为调节劳动关系的一项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它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劳动关系开始呈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复杂的劳动关系性质决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现有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润东  王杰  
文章利用山东省制造业的调查数据,解析了"新劳动法"的收入分配效应,即基于参数估计、劳动力组成效应和工资结构效应分解、收入的流动性分析和不平等指数的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新劳动法存在显著的政策效应,它提高了劳动者的绝对收入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劳动者的相对收入水平。收入流动性分析显示,向上移动的劳动者比率大于向下移动的比率,由此可预期移动的结果会降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而不平等指数的变动则证明了上述结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柯湘  
事实劳动关系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处理事实劳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成败 ,本文从法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探讨。作者在考究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之产生的基础上 ,界定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定义 ,并分析了现有的事实劳动关系的种类及现行法之规定 ,最后着重提出了完善《劳动法》相关规定的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