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6)
- 2023(16844)
- 2022(14184)
- 2021(13658)
- 2020(11203)
- 2019(25394)
- 2018(25321)
- 2017(47286)
- 2016(26234)
- 2015(29709)
- 2014(29414)
- 2013(28050)
- 2012(25790)
- 2011(23279)
- 2010(23731)
- 2009(21494)
- 2008(21270)
- 2007(19174)
- 2006(17182)
- 2005(15214)
- 学科
- 济(96066)
- 经济(95952)
- 业(76641)
- 管理(73774)
- 企(55270)
- 企业(55270)
- 农(49402)
- 方法(37885)
- 农业(32685)
- 数学(32599)
- 数学方法(32031)
- 中国(29988)
- 业经(26130)
- 财(25935)
- 制(22051)
- 地方(21435)
- 技术(20039)
- 理论(19091)
- 学(18536)
- 贸(17883)
- 贸易(17865)
- 银(17431)
- 银行(17406)
- 易(17385)
- 教育(17055)
- 策(17039)
- 行(16627)
- 融(15344)
- 金融(15341)
- 务(14907)
- 机构
- 学院(352178)
- 大学(348149)
- 济(139864)
- 经济(136575)
- 管理(134589)
- 研究(115317)
- 理学(114245)
- 理学院(113000)
- 管理学(110837)
- 管理学院(110147)
- 中国(90187)
- 京(73068)
- 科学(68073)
- 财(67306)
- 农(66065)
- 江(58519)
- 中心(56292)
- 所(55929)
- 业大(52084)
- 财经(51381)
- 范(50800)
- 师范(50381)
- 农业(50239)
- 研究所(49913)
- 经(46681)
- 州(46121)
- 北京(45545)
- 院(41922)
- 经济学(41093)
- 技术(39984)
- 基金
- 项目(229049)
- 科学(181327)
- 研究(178382)
- 基金(161996)
- 家(138524)
- 国家(137163)
- 科学基金(118948)
- 社会(110663)
- 社会科(104378)
- 社会科学(104353)
- 省(93107)
- 教育(85293)
- 基金项目(84935)
- 划(76832)
- 编号(76586)
- 自然(74025)
- 自然科(72291)
- 自然科学(72269)
- 自然科学基金(70954)
- 资助(64969)
- 成果(63747)
- 课题(54045)
- 重点(51740)
- 部(51067)
- 发(50728)
- 创(50097)
- 创新(46644)
- 性(45115)
- 大学(44981)
- 项目编号(44791)
- 期刊
- 济(164506)
- 经济(164506)
- 研究(109011)
- 中国(82464)
- 农(66821)
- 教育(58977)
- 财(52821)
- 管理(49662)
- 学报(49340)
- 科学(46428)
- 农业(44943)
- 大学(40498)
- 融(38587)
- 金融(38587)
- 技术(36258)
- 学学(36216)
- 业经(31859)
- 财经(24785)
- 经济研究(23123)
- 图书(22475)
- 业(22368)
- 问题(22088)
- 经(21400)
- 版(18167)
- 职业(17611)
- 技术经济(17197)
- 坛(16719)
- 论坛(16719)
- 书馆(16577)
- 图书馆(16577)
共检索到552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牟少岩 刘焕奇 李敬锁
"新农科"是新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工科"和"新文科"与传统农科专业交叉融合的产物。开展"新农科"教育,培养"新农科"人才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举。基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青岛农业大学"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探索,从专业结构、师资结构、产业需求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新农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科 专业建设 内涵 思路 对策建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彦军 熊王丹 王波 丁兰兰 刘洪庆 孙娟 王增裕
双语教学是新农科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土壤肥料学作为草业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实施双语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土壤肥料学双语教学为案例,针对学生英语水平低,课程学习难度大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专业词汇)、课堂讨论(知识难点)、课后作业(总结知识要点);结合草业科学专业特点,提出教学内容的版块化、授课方式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双语教学措施。从教学内容设置、教材选用、授课方式、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方面,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双语教学 草业科学 土壤肥料学 教学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翟崑 王存鹏
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着重开展普通高校实践教学调查研究,认真研究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创新性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两大支柱的"一二三"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丹 于超 耿方梅
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对合作社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结合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在合作社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了合作社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保障措施,为相关院校合作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合作社 课程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赵海霞 李天 傅新红 丁春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四川农业大学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和转专业政策、加强实践环节和实施五大计划等措施,力图在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中探索基于兴趣和自主选择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农科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开丽 方艳 周爱菊 杨钢桥
农林高校MPA教育是为基层政府机构与公共事业管理机构培养从事公共管理及服务的领导者、管理者、政策分析人才和高级职员的重要途径。在回顾农林高校MPA办学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华中农业大学MPA教育的生源概况、教育特色和不足之处,从五个方面提出发展农林高校MPA教育的思考:夯实MPA教育的学科基础;彰显MPA的办学特色;提高MPA案例教学质量;加强与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的合作;拓宽MPA优质生源。
关键词:
农林高校 MPA教育 办学特色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宋辉
生物学家亟需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目前,草业科学专业尚未普及生物信息学课程。但是,部分草类植物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需精通生物信息学知识的人才解决相关科学问题。基于以上考虑,青岛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开设了生物信息学课程。通过对教学过程遇到问题的思考,对授课内容进行了优化,已收到良好教学反馈。通过对草业科学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教学探索发现,在授课过程同时兼顾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软件工具的操作,具有良好的教学反馈;尤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掌握生物信息学软件的操作,能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本文通过对青岛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专业生物信息学授课的探索,为其他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开设该门课程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宋金修 毛罕平 邹志荣 徐香茹
结合江苏大学办学特色与教育部新农科建设要求,介绍了江苏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办背景,以及专业在课程思政、学科特色、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本硕贯通培养等方面的主要举措,总结了新农科与新工科融合的新型农学专业的创建与实践经验,可为培养符合新农科要求的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红梅 张星杰 赵宝平 刘景辉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近年来大学校园暴力事件及大学生犯罪居高不下的现状,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专业和动物生产类专业学生开展调研,了解农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新形势下农科高校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 法制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峰 罗慎 樊高琼 任万军 黄玉碧
加强农学专业教学实践体系构建,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以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1体系+5平台+X内容"的农学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模式,通过课程实践平台引入,五大计划平台激发,高端学术平台扩展,师资建设平台提升,激励机制平台促进,以平台为基础多方面多内容辐射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
农学专业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良 李杨 潘明哲 洪瑞 崔丽雪 刘双奇 石波罗
实践教学是本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对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论述了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积累的经验、取得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农业院校粮食工程及相关食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吴衍涛 刘洪仁 许盈 刘永峰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基础上,契合高校自身发展实际、体现高校文化传统、彰显高校办学特色的有机统一体。立足于山东农业大学办学实际,分析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时代背景;提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问题导向的理念、循序渐进的理念、继承创新的理念;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作用、党务校务公开、管理体制等方面阐述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具体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徐晓丽 彭益全 吴彦宁 吕一雷
通过对南京农业大学154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分析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立足新农科建设,坚持以生为本和农业使命教育相贯通以及坚持通识教育和农业专业教育相贯通,重新深度定位课程目标,并据此设计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新农科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金光 李凌绪 赵川德 王彩霞
2014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复合应用型改革试点项目,以此项目建设为契机,明确了植保专业建设思路和目标,确立了"12345"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类培养,即1个理念(IPM)、2个类型(学术型、应用型)、3个环节(理论课、实践、双创)、4种能力(学习、思维、实践、创新)和5个保障(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质控体系、配套制度)。通过这些系列改革措施,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毅 石玉 李兴桃 王军娥 侯雷平
在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办好地方特色型农科院校是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必然选择。在国家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利环境下,倡导与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在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下,鼓励创业成为破解高校尤其是农科院校就业困局的有效手段。因此,农科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为充分实现多渠道就业奠定良好基础。基于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理解,从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的组织实施、创业实践收获和改革建议等方面探讨农科院校创新创业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农科院校 创新创业型人才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西安工业大学办学理念内涵探索与实践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科高职专业课程转型升级的实践探索
都市型现代农业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农业院校研究生创业意向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产教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
耕读教育背景下“专创融合”社团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类专业“绿之益”社团为例
大学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农科“433”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思考——以旱作栽培与作物生态山西省重点创新团队的实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