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8)
2023(16579)
2022(14114)
2021(12962)
2020(10698)
2019(24010)
2018(23657)
2017(44931)
2016(24593)
2015(27331)
2014(26665)
2013(26343)
2012(23969)
2011(21613)
2010(21390)
2009(19678)
2008(19069)
2007(16962)
2006(14845)
2005(12514)
作者
(72024)
(60322)
(59599)
(56534)
(37665)
(29058)
(26764)
(23700)
(22678)
(21095)
(20356)
(20247)
(18942)
(18778)
(18277)
(18273)
(18230)
(17693)
(17277)
(16912)
(15282)
(14594)
(14532)
(13822)
(13601)
(13466)
(13250)
(13229)
(12150)
(11988)
学科
(96762)
经济(96642)
(75572)
管理(68129)
(53359)
企业(53359)
(51015)
方法(41294)
数学(35972)
数学方法(35611)
农业(33845)
业经(27133)
中国(25712)
(23324)
(20739)
地方(20539)
技术(19595)
(18298)
(17802)
贸易(17790)
(17304)
环境(14989)
(14585)
(14555)
银行(14518)
理论(14337)
(13836)
(13804)
财务(13742)
财务管理(13719)
机构
学院(345567)
大学(343073)
管理(138341)
(136569)
经济(133763)
理学(121251)
理学院(119948)
管理学(117926)
管理学院(117320)
研究(115759)
中国(86213)
(79869)
科学(74819)
(71917)
业大(62524)
农业(61833)
(58257)
(58234)
研究所(53591)
中心(53515)
(49763)
财经(47202)
北京(44438)
(44410)
师范(43910)
(43243)
(41187)
(40161)
农业大学(39670)
经济学(39489)
基金
项目(246169)
科学(192540)
基金(177910)
研究(176876)
(157321)
国家(155899)
科学基金(133052)
社会(112208)
社会科(106004)
社会科学(105975)
(98013)
基金项目(95582)
自然(87063)
自然科(85017)
自然科学(84992)
自然科学基金(83482)
(81388)
教育(78747)
编号(72074)
资助(70944)
成果(56366)
重点(54682)
(53372)
(53046)
(52820)
创新(49371)
课题(48535)
科研(46942)
国家社会(46230)
计划(45435)
期刊
(149751)
经济(149751)
研究(95458)
(80590)
中国(65817)
学报(62522)
科学(55246)
农业(54739)
大学(47133)
管理(45822)
学学(45002)
(41266)
教育(34451)
业经(31131)
(30142)
金融(30142)
技术(27675)
(26188)
经济研究(22200)
财经(21674)
问题(20712)
(19683)
科技(19410)
业大(18499)
(18395)
技术经济(16765)
图书(16082)
理论(15832)
农业大学(15504)
现代(15389)
共检索到492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晔  程令国  刘志彪  
2009年国家推行的"新农保"制度是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等方法,全面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实施时间不长和保障水平较低,新农保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参保老人的养老质量。在养老质量均等化方面,新农保显著提高了西部地区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但加剧了不同收入组别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不平等,现有农村老年人之间的养老质量差距也没有显示出缩小的迹象。因此应努力提高新农保的保障水平,促进农村老年人养老质量的提高,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推动农村居民养老质量的均等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泱泱  周钦  
抑郁症状影响到个人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是衡量主观福利状况的重要反向指标。本文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抑郁症状的影响,发现新农保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的主观福利状况:按年龄划分,60岁以下参保人群的抑郁程度比未参保人群低7%;60岁及以上参保人群的抑郁程度比未参保人群低16%;新农保对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影响更大;也显著改善了2011年未参保而2013年参保的新增群体的主观福利。同时,"新农保"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财富水平较低的农村老年人受到的影响更明显;政策影响在不同地区亦具有差异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边芳  张林秀  罗仁福  赵启然  
参保率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能否增进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基于激励机制设计和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江苏、四川、陕西、河北和吉林5省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民参保行为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农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有效办法。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从74.6%下降到了72.1%,且存在一定区域差异,而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和不参加任何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例则有所上升。农民新农保参保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的农民参保率远低于年满59岁即将不再满足新农保参保条件农民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晖  李小琴  
基于2010—2012年和2010—2018年CFPS两组面板数据,通过PSM-DID消除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自选择效应"和内生性问题,对新农保政策可能带来的农村居民消费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政策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短期,且这种短期的消费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60周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样本中。从消费结构来看,新农保政策主要促进了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衣着消费以及日常消费等三类基本生活消费。同时,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还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其中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消费促进效应显著,而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促进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越   赵翠萍  
文章根据新农保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构建了结果变量、协变量和计量模型,对2016-2020年的中东西部地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PSM-DID)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新农保能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很显著,明显改善了60岁以上农村家庭居民的基本生活,新农保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逐渐提升的作用。针对研究结论,提出补充完善新农保机制,建立多支柱型农村养老体系,建立良性互动的农村居民养老机制体制,实施区域差异化新农保,提高社会保障的区域协同发展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令国  张晔  刘志彪  
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然而新农保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还有待评估和验证。本文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使用倾向分值匹配基础上的差分内差分方法(PSMDD),评估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养老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农保提高了参保老人的经济独立性,降低了老人在经济来源和照料方面对子女的依赖,参保老人对社会正式照料的需求有所增加;同时,提高了参保老人在居住意愿和实际居住安排上与子女分开居住的可能性。因此尽管新农保的实施期限不长,但已对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其芳  罗荷花  
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一般化为跨期交付的消费品,以至今还未参与新农保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性别、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地理位置、"邻居亲朋等是否已经参与新农保"等6个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意愿的主要因素,在新农保市场中存在"逆向选择"现象和"邻里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辰辰  李文  
以山东省135个县(市、区)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刺激效应,对其影响机制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新农保主要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来增加消费,对其消费能力并无显著影响。新农保的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试点的第二年,但随着新农保政策运行时间的增加,新农保缴费与收益的关系日渐明确,其对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刺激作用逐渐消失。区域分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试点主要对社会养老基础薄弱的内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芳芳  陈习定  林学宏  周秝宸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2008年和2012年浙江省数据,探讨中国政府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后,农村居民是否因加入"新农保"而改变其消费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新农保"政策实施前未享有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在投保"新农保"后,显著增加了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和必须品支出。"新农保"政策促进了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这对现阶段亟需扩大内需的中国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芳芳  陈习定  林学宏  周秝宸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2008年和2012年浙江省数据,探讨中国政府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后,农村居民是否因加入"新农保"而改变其消费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新农保"政策实施前未享有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在投保"新农保"后,显著增加了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和必须品支出。"新农保"政策促进了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这对现阶段亟需扩大内需的中国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汝岱  袁碧姝  
理论研究表明,社会保障体系是联系居民消费需求与社会总需求的桥梁。提高居民消费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本文以2009年开始实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为基础,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和农业农村部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研究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能够降低家庭面临的风险,使得家户敢于消费,参加新农保的家庭要比不参加新农保的家庭消费水平高5%-30%;从消费结构来看,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新农保主要提高了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消费,而对食品、衣着等必需品的消费影响有限;根据农户参与新农保方式与程度的差异,其对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新农保缴费每增加1倍,农户总消费水平将提升2.5%左右。文章还对新农保政策的地区差异、对消费的影响机制等问题做了简要讨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焦景虎  
城镇化常被认为是改变居民饮食结构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为了探究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的影响,采用2001~2020年31个省市时间序列数据,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膳食质量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膳食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与推荐摄入量有较大差距,城镇化与农村居民膳食质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居民膳食更加均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方圆  张庆君  
新农保试点工作的任务是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建立健全与其他社会保障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目前辽宁省已实现了新农保全面覆盖农村适龄居民。本文对辽宁省农村老年人最低养老水平进行测度,分别从农村最低养老水平保障和养老金替代率两个角度对辽宁地方财政保障程度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看,辽宁省财政补贴力度远远不够,地方财政完全有能力负担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额,辽宁省农村居民最低养老水平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海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到城市,辽宁作为计划生育执行较好的省份之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着日趋增多的老龄人口,如何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扈映  杨康  舒泰  
本文利用我国4个省份578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村居民养老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居住方式、子女经济支持、未来照料忧虑及经济供养来源等变量对农村居民养老居住意愿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自我保障能力的提高是农村居民选择分居式养老意愿的重要原因,而对未来生活照料需求的担忧则是其主要的抑制因素。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老年人的保障力度,发挥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大力发展农村的服务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