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10)
- 2023(20053)
- 2022(17318)
- 2021(16064)
- 2020(13691)
- 2019(31431)
- 2018(31125)
- 2017(60188)
- 2016(32712)
- 2015(36977)
- 2014(36581)
- 2013(36056)
- 2012(33243)
- 2011(29876)
- 2010(29980)
- 2009(27833)
- 2008(27514)
- 2007(24926)
- 2006(21608)
- 2005(18859)
- 学科
- 济(133336)
- 经济(133179)
- 业(97022)
- 管理(92762)
- 企(74541)
- 企业(74541)
- 方法(61531)
- 数学(53819)
- 数学方法(53113)
- 农(51057)
- 财(34399)
- 中国(34286)
- 农业(33839)
- 业经(31761)
- 学(28871)
- 地方(27246)
- 制(25198)
- 贸(24062)
- 贸易(24052)
- 易(23340)
- 技术(23147)
- 务(21660)
- 财务(21578)
- 财务管理(21526)
- 理论(21040)
- 银(20714)
- 银行(20653)
- 企业财务(20431)
- 融(19895)
- 金融(19890)
- 机构
- 学院(465516)
- 大学(465439)
- 济(186078)
- 管理(182726)
- 经济(182130)
- 理学(158788)
- 理学院(157022)
- 研究(155055)
- 管理学(154031)
- 管理学院(153201)
- 中国(116372)
- 京(98139)
- 科学(98062)
- 农(90641)
- 财(84303)
- 所(78726)
- 业大(74731)
- 中心(72549)
- 研究所(71870)
- 农业(70397)
- 江(68737)
- 财经(67902)
- 经(61937)
- 北京(61362)
- 范(61108)
- 师范(60482)
- 经济学(55821)
- 州(55489)
- 院(55474)
- 经济学院(50583)
- 基金
- 项目(319773)
- 科学(250998)
- 基金(232114)
- 研究(230801)
- 家(203529)
- 国家(201665)
- 科学基金(172710)
- 社会(145275)
- 社会科(137414)
- 社会科学(137374)
- 省(125533)
- 基金项目(122982)
- 自然(113354)
- 自然科(110731)
- 自然科学(110698)
- 自然科学基金(108722)
- 教育(105720)
- 划(105191)
- 资助(95816)
- 编号(94263)
- 成果(76046)
- 重点(71457)
- 部(70285)
- 发(68052)
- 创(66727)
- 课题(64161)
- 创新(62384)
- 科研(61669)
- 教育部(59820)
- 国家社会(59783)
- 期刊
- 济(201580)
- 经济(201580)
- 研究(131596)
- 中国(87212)
- 农(86821)
- 学报(77951)
- 科学(70653)
- 财(64465)
- 管理(63393)
- 大学(59049)
- 农业(58950)
- 学学(55836)
- 教育(48279)
- 融(42111)
- 金融(42111)
- 技术(40186)
- 业经(36850)
- 财经(32581)
- 经济研究(31102)
- 业(29931)
- 经(27855)
- 问题(27239)
- 版(24208)
- 图书(23759)
- 技术经济(22833)
- 科技(22678)
- 统计(22227)
- 理论(21618)
- 策(20447)
- 资源(20345)
共检索到675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芳 李锐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新农保是否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替代性,这一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本文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新农保政策对不同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替代性。结果表明,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东部地区农户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农户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概率,而他们获得的经济支持金额对养老金收入并不敏感。因此,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仍未根本动摇家庭养老模式。政府须在财力允许和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
关键词:
新农保 子女经济支持 替代性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召华 王蕾 罗宇溪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对样本进行逆概率加权后,运用差分-断点法分析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在经济支持与精神慰藉两方面对农村家庭养老的替代效应。分析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使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减少了23%;在精神慰藉方面,新农保养老金收入降低了子女与父母同住的可能性,并且减少了子女探望父母的次数。从分样本回归结果来看,养老金收入对至少有一个儿子的家庭影响较大,对只有女儿的家庭几乎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尽管社会养老提高了老人的经济独立性,但弱化了子女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因此,在社会养老不断推进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家庭养老在精神慰藉方面的作用,避免出现空巢家庭,影响老年人的养老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振 徐雪高 吴比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数据资料,在MAnki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强度和联系密度指标,利用GLS估计方法,采用控制实验方法解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了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联系密度和强度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户收入受到农户家庭社会关系网络的显著影响;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户劳动力、物质资本在影响农户收入方面存在耦合关系,社会关系网络提高了农户所支配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政府惠农政策、金融环境、养老及医疗等因素对农民收入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户 关系网络 收入 耦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志刚 宁可 钟甫宁 纪月清
本文系统研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对家中有老年人(60岁以上)和无老年人两类家庭土地转出决策的影响与机制,并识别了在家庭面临不同流动性约束条件下的差异。在理论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两期数据,用PSM-DID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无老年人家庭,加入新农保能提升预期养老保障水平,制度性养老保障会替代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并降低土地经营边际效用,促进土地转出,这种作用在家庭流动性约束较弱情况下尤其显著;而在流动性约束严重情况下,加入新农保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家庭支出增加,会促使家庭短期减少闲暇、增加劳动强度和时间,无益于土地转出。对于有老年人家庭,新农保会增加老年人生活保障和家庭福利,降低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促进土地转出,特别是在流动性约束较强情况下;而在流动性约束较弱情况下,新农保对老年人生活保障和家庭福利的提升作用较弱,促进土地转出作用也较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依据生命周期均衡收入分配原理,构建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收入分配适度水平及其"互补替代"数理模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经济结构优化。研究发现:(1)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收入分配存在"替代"关系,而在退休年龄延长的条件下,二者存在"互补"关系;(2)家庭子女养老和个人养老替代的均衡点是家庭有2个子女,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加,家庭子女养老与个人养老边际替代率递减;(3)伴随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家庭子女养老收入再分配系数下降,个人养老收入分配系数上升且上升幅度大于前者下降幅度;(4)家庭子女养老与个人养老之间的"互补替代"效应呈现为"倒V形"曲线,且其替代的均衡点与总和生育率2.1的更替水平存在契合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卢亚娟 张龙耀 许玉韫
本文选取CHARLS调查数据中806个农户样本对金融可得性与农户创业选择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家庭的创业选择行为与其家庭金融资源可得性、拥有的资产规模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我国的农村家庭而言,金融约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非农领域的创业活动,提高家庭金融可得性对于提高创业概率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此外,农村社区层面金融资源可得性对于社区内部家庭创业水平也存在重要影响。因此,未来促进农村地区家庭创业水平提高的政策重点是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增加乡镇尤其是农村社区层面的正规金融供给。
关键词:
金融可得性 家庭创业选择 社区金融供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傅伟
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长期护理相关的公共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绝大多数的长期护理以非专业家庭照料形式存在。随着护理需求的扩大和成本的飙升,理解非专业照护的作用对于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日趋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我国公共养老服务政策,本研究致力于揭示我国非专业照护对于专业照护的替代作用。利用最新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日常时期,家庭照料对家政服务利用和支出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在临终前的特殊时期,二者才呈现出互补关系。这表明我国公共的养老服务政策应当首先激励、支持和配合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充分赋予家庭优先选择权,而不是以政府购买的公共养老服务取代或弱化家庭照料活动。
关键词:
长期护理 家庭照料 替代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傅伟
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长期护理相关的公共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绝大多数的长期护理以非专业家庭照料形式存在。随着护理需求的扩大和成本的飙升,理解非专业照护的作用对于满足这一不断增长的需求日趋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我国公共养老服务政策,本研究致力于揭示我国非专业照护对于专业照护的替代作用。利用最新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日常时期,家庭照料对家政服务利用和支出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而在临终前的特殊时期,二者才呈现出互补关系。这表
关键词:
长期护理 家庭照料 替代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晨蕾 郑庆昌
文章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与经济供养三个维度出发,运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剖析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及其不同健康状况老人群体间的差异。研究发现,第一,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社会养老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庭养老,但是社会养老对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社会养老通过老人实际居住安排的调节效应对生活照料起到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第三,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健康差异。社会养老只对健康评级为"I"或"II"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影响显著。此外,居住安排也只强化了健康评级为"I"和"III"老人生活照料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 卡兹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王彩云
社会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日渐式微的产物,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本文基于嵌入性分析视角,阐释了家庭养老的替代机制,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高;身体机能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硬约束条件,身体机能越差,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嵌入家庭结构情境之中,家庭人口数或上过大学的家庭成员越多、代际数或儿子数越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基于当前养老方式的自我强化效应,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健 李伟 李子芳
基于预防性储蓄等理论,运用双重差分法,依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四期面板数据,考量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对农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长期照护保险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总体提高了5.2%,这种消费促进效应突出地体现在食品消费、日用品消费、通信消费中,对文化娱乐消费和衣着消费影响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非独生子女、收入高以及过去一年内有住院经历的农村家庭受长期照护保险政策的影响程度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预防性储蓄、居民健康和代际经济支持是长期照护保险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应通过扩大城乡试点范围、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构建服务供给体系等方式,推动长期照护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
关键词:
长期照护保险 农村家庭 家庭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川 陈斌开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养儿防老"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基于最新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微观数据,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以"新农保"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的替代性。研究结果显示,获得新农保养老金收入的农村老年人,其获得私人转移支付的概率下降了大约32-56个百分点,然而,对于已经获得转移支付的老年人,并未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他们获得的私人转移支付数额存在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养老"对传统"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但当前效果有限,完善中国农村的"社会养老"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社会养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何敏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生活权益、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2011~2018年CHARLS数据,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方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对老年人口家庭照护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挤出家庭照护。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期护理保险的挤出效应因失能等级与照护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对处于重度失能、接受来自子女及孙辈提供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口而言,长期护理保险对其家庭照护的挤出效应更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向下”代际经济分担是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家庭照护的重要传导渠道。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 家庭照护 失能老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云峰 徐书林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障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养老保障和有养老计划对农村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是显著且正向的;不同养老形式选择与家庭幸福感也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自己居住养老对家庭幸福感的影响最大;拥有养老保障和有养老计划对不同地区家庭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差异,养老保障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最大。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养老保障公平性,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强家庭幸福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静
养老保险的快速发展,是否会替代家庭养老的功能,在理论上没有明确预期。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养老保险对家庭养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均对家庭养老有替代效应,但不是完全替代;这主要体现在子女给老人的赡养费减少,实物帮助没有显著变化;虽然养老保险减弱了老人与子女同住的主观意愿,但对实际居住安排的影响不大;经济状况差、健康状况好、没有照看孙辈的老人,其赡养费受养老保险的负向影响更强,这说明子女既有利他主义,也有交易动机。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适当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家庭杠杆对养老保险参保选择的影响——基于CHFS的实证分析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农村老年人健康——基于CHARLS的证据
养老金替代率的储蓄效应及测度——基于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农保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研究
各地新农保养老金及补贴标准合意增长水平研究——基于养老金替代率视角的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高龄农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2011~2013年CHARLS数据的研究
我国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研究——基于替代率与相对水平的比较分析
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评估——基于安徽农村地区的实证研究
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基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新农保”拉近了父母与子女的空间距离吗——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