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9)
2023(13693)
2022(11167)
2021(10304)
2020(8655)
2019(18687)
2018(18919)
2017(35934)
2016(19269)
2015(21610)
2014(21073)
2013(20586)
2012(18684)
2011(16674)
2010(17187)
2009(16470)
2008(16650)
2007(15538)
2006(14113)
2005(12936)
作者
(53299)
(45052)
(44671)
(42194)
(28493)
(21425)
(20146)
(17304)
(17040)
(16298)
(15325)
(15118)
(14471)
(14319)
(13891)
(13497)
(13169)
(13145)
(13015)
(12964)
(11294)
(11103)
(10755)
(10480)
(10435)
(10076)
(10030)
(9874)
(8995)
(8927)
学科
(96480)
(79377)
企业(79377)
(78197)
经济(78060)
管理(75796)
(46453)
业经(32215)
农业(31038)
方法(29732)
(29645)
技术(22723)
(22674)
(21598)
财务(21570)
财务管理(21543)
中国(21419)
数学(21224)
数学方法(21041)
企业财务(20452)
(17096)
理论(16802)
(16213)
(15099)
(14259)
技术管理(13814)
体制(13738)
(13456)
贸易(13444)
(13379)
机构
学院(279209)
大学(270945)
(118439)
经济(116129)
管理(115935)
理学(98513)
理学院(97707)
管理学(96593)
管理学院(96064)
研究(85626)
中国(70655)
(57666)
(56092)
(55379)
科学(47566)
(45849)
财经(44256)
农业(41821)
业大(41806)
中心(41787)
(41500)
(39927)
研究所(36454)
(35727)
北京(34616)
经济学(34429)
经济管理(32349)
(32161)
财经大学(31912)
师范(31886)
基金
项目(177000)
科学(141771)
研究(138148)
基金(128392)
(108986)
国家(107828)
科学基金(95312)
社会(90101)
社会科(85061)
社会科学(85043)
(71756)
基金项目(68168)
教育(61961)
编号(58331)
自然(57875)
(56853)
自然科(56572)
自然科学(56559)
自然科学基金(55635)
资助(49612)
成果(47182)
(42021)
(40786)
(39848)
(39600)
重点(38612)
创新(38537)
课题(38368)
(38327)
国家社会(37469)
期刊
(144558)
经济(144558)
研究(81434)
中国(63160)
(58713)
(49425)
管理(46940)
农业(39384)
科学(36453)
学报(36280)
业经(29926)
(29775)
金融(29775)
大学(29604)
技术(29480)
教育(29041)
学学(27891)
财经(22457)
(20949)
经济研究(20363)
(19351)
问题(18720)
技术经济(17123)
农村(14998)
(14998)
世界(14716)
财会(14444)
科技(14303)
农业经济(14181)
(14181)
共检索到436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建华  郭儒鹏  
新中农阶层是近几年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双重压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资源禀赋成为村内各阶层间的"缓冲带",并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彰显出独特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新中农阶层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内推和外拉的动力机制分析,得出其具有参与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并给出其具体的培育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恩君  顾焕章  
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夏恩君,顾焕章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其贡献份额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形成,只有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启杰  姚云浩  马力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剖析了合作农业推广的主体要素、辅助要素和环境要素三大动力结构及其功能,认为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是合作农业推广的四大动力来源,提出了推广物品属性、交易成本和合作协同三大动力原理,并以广东省金稻种业的合作农业推广为例,对合作农业推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晓庆  
速水佑次郞和弗农.拉坦关于农业技术变迁理论与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事实真相到底有多近呢?本文认为,农业技术变迁之所以发生,不是单一的或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力系统在起作用。农业技术变迁动力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各个分力有机构成的统一体,各个分力都对农业技术变迁有所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臧一鸣  郑满生  
文章提出了农业信息传播动力机制的概念:基于经济利益的内生动力和基于政府引导的外部动力联合作用下的市场驱动,建立了大荔模式动力机制模型,分析了其动力机制的结构及各种动力因素的产生和作用,以期提升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类主体以价格机制为基本保障机制,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信用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等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设定了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生成的价格支撑条件,并为政府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辉  李小芹  李同升  
本文介绍了农业扩散的框架理论、沟通理论、农户行为改变理论和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以杨凌农业示范区为例,分析了自然条件决定农业技术扩散内容和方式;历史基础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效果;政治、市场机制对农业技术扩散的起到加速或减缓作用;另外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明华  钱杭园  
选择浙江省临安市高虹镇雷竹早出高产覆盖技术作为个案 ,从农户的行为特征、技术的认知特征、技术传播的经济条件与体制背景、技术传播方式与社会关系结构和人际互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参与性技术传播机制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农村技术推广过程应充分重视农户的参与作用 ,建立以科技示范户为中心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确保信息和技术的有效传播。表 1参 5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山行  翟娜  
0引言专利制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公司制度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一方面它授予发明创造人以专利权,使发明人通过对这一技术的独占垄断使用,获取超额利润,不仅补偿了因发明创造所花费的支出,而且能得到高额利润,因而刺激和鼓励了发明创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锦霞  
本文提出了建立参与式农业技术推进机制,分析了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理念、方法、特点及作用,指出参与式的技术推进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技术进步的一条新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安希伋  
本文论述了农业技术进步的发展动力、机制和型式,并指出农业技术是一种公共物品,对农业技术市场提出异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惠燕  胡祖庆  杨梅  王春平  李东鸿  
农业科技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把农业新技术从研制者(技术亚系统)通过社会亚系统(农村的干部、男性和女性村民)放大,用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生态亚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和品质。因此,科技传播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即丰富的科技源、流畅的科技流通渠道和社会亚系统的放大,最后到达合适的自然生态中,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与数量。所以,提高社会亚系统的放大作用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农业科技传播的诸多模式及其特点,基于参与式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创建了以农民为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扈映  
过去的制度及资源禀赋对现在和将来所实施的制度都会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概括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三类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技术传播模式,并着重探讨了美国、日本、荷兰农业经历的不同制度环境和面临的资源禀赋对目前制度安排的影响,同时总结了三国农业技术传播制度的演进特点,及对构建适应我国新时期需要的公共农技推广体系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会廷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并对支撑农业科技信息有效传播的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进行了阐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红芳  廖西元  王志刚  王磊  
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参与主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8省24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参与机制概况调查,采用1~5分量表数据评价基层农技推广参与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产中合作度指标得分最高,核心农户作用显著;专业合作度指标得分较低,农技推广面向产业和市场的能力有待提升;产前合作度得分最低,农技员的知识更新和技术供给渠道不畅;编制、三权管理等管理体制和农技员的从业年限、学历、职称等个人特征对农技推广参与度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