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75)
2023(18034)
2022(15510)
2021(14543)
2020(12249)
2019(27362)
2018(27322)
2017(52045)
2016(28516)
2015(32087)
2014(31656)
2013(30955)
2012(28226)
2011(25481)
2010(25844)
2009(24220)
2008(23623)
2007(21158)
2006(19035)
2005(16827)
作者
(81437)
(67923)
(67356)
(63935)
(42946)
(32586)
(30299)
(26301)
(25743)
(24169)
(23043)
(22967)
(21492)
(21331)
(20977)
(20616)
(20177)
(19869)
(19462)
(19263)
(16848)
(16837)
(16255)
(15595)
(15197)
(15109)
(15060)
(15024)
(13763)
(13332)
学科
(109923)
经济(109734)
(87725)
管理(85353)
(66232)
企业(66232)
(49972)
方法(43880)
数学(37275)
数学方法(36687)
农业(33202)
中国(30645)
(30267)
业经(29679)
(27095)
(23874)
地方(23094)
技术(21050)
(19907)
贸易(19893)
(19334)
(19112)
银行(19065)
(18583)
理论(18579)
(18179)
(18136)
财务(18031)
财务管理(17983)
环境(17405)
机构
学院(399226)
大学(396705)
(157509)
管理(156502)
经济(153872)
研究(134655)
理学(134318)
理学院(132834)
管理学(130454)
管理学院(129733)
中国(103423)
(84770)
科学(83412)
(77867)
(74517)
(67998)
业大(63544)
中心(62241)
(61286)
研究所(61200)
农业(59857)
财经(57820)
(53367)
北京(53300)
师范(52927)
(52366)
(49262)
(48580)
经济学(45519)
(43170)
基金
项目(268172)
科学(210950)
研究(199483)
基金(192955)
(167846)
国家(166366)
科学基金(142769)
社会(125148)
社会科(118162)
社会科学(118128)
(106174)
基金项目(102388)
自然(91786)
教育(90824)
自然科(89576)
自然科学(89558)
(88251)
自然科学基金(87926)
编号(83153)
资助(77937)
成果(67874)
重点(59895)
(58612)
(57678)
课题(56973)
(56914)
创新(53160)
(52103)
国家社会(50877)
科研(50472)
期刊
(183285)
经济(183285)
研究(119525)
中国(84527)
(76864)
学报(63102)
科学(58393)
(57353)
管理(57224)
农业(51803)
大学(48701)
教育(47396)
学学(45817)
(39359)
金融(39359)
技术(35034)
业经(34137)
财经(27864)
经济研究(26657)
(25889)
问题(24536)
(23793)
(20514)
图书(20436)
科技(20155)
技术经济(19098)
理论(19050)
现代(18302)
资源(17506)
世界(17298)
共检索到605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波  
三农问题有新老之分,老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税费负担非常沉重,而新三农问题的矛盾焦点却是农地资源的滥用。农地资源被滥用,直接原因为其正外部性未能内在化,深层次的原因为农地发展权的缺失。遵循科斯定理,国家立法创设和界定农地发展权,通过农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来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到国家的发展成果。为此目的,需要划定农地发展权的输入、输出区域,严格核定输入区的容积率,建立承担市场调节功能的农地发展权交易银行等配套措施,以保障农地发展权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田源  
农地配置机制市场化是创新和改革的目标,农地所有者集体组织的主体资格有缺陷是现实。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和前提,以党的政策为指针,提出了农地"两权市场"的概念,在建立"两权市场"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或改造,以落实农地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分析了农地行政配置机制的弊端,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优势,也提出了建立"两权市场’的路径。肯定了"两权市场"和三权分置是相容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田源  
农地配置机制市场化是创新和改革的目标,农地所有者集体组织的主体资格有缺陷是现实。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和前提,以党的政策为指针,提出了农地"两权市场"的概念,在建立"两权市场"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或改造,以落实农地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分析了农地行政配置机制的弊端,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优势,也提出了建立"两权市场’的路径。肯定了"两权市场"和三权分置是相容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王荣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琳琳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引入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使得土地制度内部权利体系更加精细化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农地自身具有独特的属性:土地的边际递减规律对农地使用权制度设计的影响,中国当代农村土地状况对农地使用权制度设计的影响,农地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这些决定了西方现代产权理论模型无法全部适用。因此,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农地私有化行不通,土地私有化不利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农地的利用规律决定了不适用农地的私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琳琳  
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过城中,我国三农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表现。本文就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三农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冰华  张安录  
建国后我国经历了四次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随之产生巨大的农地资源配置绩效差异。近20年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对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产权缺陷、规模缺陷以及保障缺陷已经构成我国农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市场性、效率性、功能性障碍。为此,必须以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明确产权主体,高效配置农地资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地配置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地的生产功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伊庆山  
"三权分置"改革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两权分离"框架的延展,制度创新导致权利主体增多及其互动关系复杂化,既带来切实的增量利益,也蕴含制度创新风险。这需要在土地制度演变过程中准确认识农地权利体系重构,清晰界定"三权"各自权利性质及权能,肯定此轮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优势和活力,与此同时,更要警惕和识别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多方逐利刺激下"合谋"、失业与社区解体的社会不稳定以及流转双方违约等风险,并进行有效防范,最终构建出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农地流转新秩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超  
农地具有财产和资源双重属性,其标示登记对于农地市场的构建和农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农地信息不仅是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核心元素,也是国家对于公共资源适度干预的决策来源。"三权分置"的提出,为我国农地流转、抵押融资指明了方向,但是农地标示登记却面临旧有制度下的困境而引发农地市场萎缩、信息失灵、农地资源过度损耗等消极影响。由此,我国应当从立法理念、主体权责配置、法律体系等方面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超  
农地具有财产和资源双重属性,其标示登记对于农地市场的构建和农地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农地信息不仅是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核心元素,也是国家对于公共资源适度干预的决策来源。"三权分置"的提出,为我国农地流转、抵押融资指明了方向,但是农地标示登记却面临旧有制度下的困境而引发农地市场萎缩、信息失灵、农地资源过度损耗等消极影响。由此,我国应当从立法理念、主体权责配置、法律体系等方面对现行制度加以完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伊庆山  
"三权分置"改革是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两权分离"框架的延展,制度创新导致权利主体增多及其互动关系复杂化,既带来切实的增量利益,也蕴含制度创新风险。这需要在土地制度演变过程中准确认识农地权利体系重构,清晰界定"三权"各自权利性质及权能,肯定此轮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优势和活力,与此同时,更要警惕和识别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多方逐利刺激下"合谋"、失业与社区解体的社会不稳定以及流转双方违约等风险,并进行有效防范,最终构建出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农地流转新秩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慧霞  
当今中国人均农业资源的拥有量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关系到我国的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城市化能否顺利进行。缺乏现代理念和配套的先进制度,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就会下降。研究城乡统筹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制度安排的基本前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华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居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同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阳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不但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稳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剖析了我国农地产权结构,以及这样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与农地产权制度有关的几个热点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