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9)
2023(14978)
2022(12818)
2021(11992)
2020(10406)
2019(24311)
2018(24166)
2017(46851)
2016(25311)
2015(28864)
2014(28673)
2013(28270)
2012(25882)
2011(23253)
2010(23577)
2009(21846)
2008(21619)
2007(19238)
2006(16640)
2005(14863)
作者
(72268)
(60448)
(60228)
(57660)
(38522)
(29010)
(27654)
(23553)
(22895)
(21627)
(20515)
(20337)
(19263)
(19009)
(18901)
(18829)
(18177)
(17859)
(17612)
(17336)
(14814)
(14782)
(14760)
(13803)
(13660)
(13532)
(13378)
(13343)
(12236)
(11825)
学科
(104313)
经济(104172)
管理(77006)
(70240)
(59449)
企业(59449)
方法(49783)
数学(44091)
数学方法(43345)
(31058)
中国(28020)
(25948)
(22964)
业经(21438)
地方(20331)
(20249)
(19207)
财务(19130)
财务管理(19081)
企业财务(18125)
(17857)
贸易(17846)
(17318)
理论(17072)
农业(16659)
(16246)
银行(16209)
环境(15622)
(15494)
(15475)
机构
大学(359462)
学院(358247)
(145861)
经济(142660)
管理(139251)
理学(120042)
理学院(118712)
研究(116898)
管理学(116283)
管理学院(115618)
中国(89363)
(75682)
科学(71438)
(71262)
(58319)
(57520)
财经(55753)
中心(54926)
(54535)
业大(52683)
研究所(52533)
(50501)
北京(47138)
(45497)
经济学(45217)
农业(45082)
师范(45007)
(42756)
(42552)
财经大学(41388)
基金
项目(240571)
科学(190482)
基金(176425)
研究(173540)
(153303)
国家(152101)
科学基金(131922)
社会(110347)
社会科(104772)
社会科学(104745)
(94273)
基金项目(93151)
自然(86754)
自然科(84795)
自然科学(84771)
自然科学基金(83214)
教育(81692)
(79364)
资助(72919)
编号(70035)
成果(56847)
重点(54240)
(53482)
(50288)
(50099)
课题(48438)
创新(46953)
科研(46549)
(46294)
教育部(46253)
期刊
(156955)
经济(156955)
研究(104019)
中国(71488)
(58846)
学报(55000)
管理(51588)
(51146)
科学(50930)
大学(42473)
学学(40010)
教育(37426)
农业(33762)
技术(33386)
(32789)
金融(32789)
财经(27902)
经济研究(25319)
业经(24823)
(23845)
问题(22004)
统计(19344)
(18536)
技术经济(17866)
(17539)
(17466)
理论(16611)
(16267)
财会(16125)
决策(15802)
共检索到529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磊  王兰兰  
本文以入选"文明城市"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了评比表彰理论模型,并采用2003—2017年232个地级市数据和多期PSM-DID方法实证分析了"文明城市"评选对地方城投债发行的影响。这一研究考察了在政绩观转型的政策背景下政府债务的扩张机制,弥补了对地方政府举债动因相关研究的空白,也有助于完善官员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给"评比表彰"这一政策的激励效果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证补充。研究发现:(1)入选"全国文明城市"能显著提高地方城投债规模,该结果经过异质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分权激励对"创文"引发的债务扩张存在正向中介效应,而晋升压力、政绩压力则对政治激励有调节效应;(3)官员在不同任期下将表现出不同的策略性行为,长任期能显著降低官员以债融资偏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策  李逸飞  楚尔鸣  
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自然实验,匹配2006—2018年的地级市城投债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研究了城市荣誉评选与城投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对城投债规模扩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后,城投债发行额和余额均有显著增长;城市荣誉所带来的财政收入效应和土地金融效应能够提高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能力,而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和公共服务支出会增加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需求;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对城投债用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偿还有息债务、基建投资、补充营运资金、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财政透明度较低的城市参加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对其城投债扩张的影响更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凤桥  毛丹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超出自身财政能力快速扩张高等教育规模、中央制定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提前8年实现的现象出发,依循制度学的分析思路,对31个省(市)1998-2010年高校招生规模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统计分析发现,各省(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没有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显著影响,而受到高中教育规模(高中毕业生数)和高校专任教师数的显著正向影响,受到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的显著负向影响。数据分析表明,在以地方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分权格局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相对独立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形成了这个时期各省(市)以提高毛入学率为驱动的动力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娟  
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市向外扩张的内在动力。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中居民最大化效用函数模型,对城市扩张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动因,并得出结论:居民收入水平是决定城市向外扩张的主要因素。并质疑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盲目扩张,贪大求大的做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冉光和  李敬  温涛  
县域政府负债已成为当今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县乡政府过度负债已形成了严重的债务风险,阻碍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县乡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和机构的正常运作。如果不加以重视与控制,将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建立负债收益与成本模型对县乡政府负债扩张行为进行解释,目的就在于加强对县乡政府负债风险的监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武俊奎  姜惠敏  王桂新  
我国快速的人口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并对城市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在此过程中产业集聚发挥重要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是不同的,人口规模在300万~1000万的特大城市相对其他规模等级的城市更适合中国的低碳城市化进程。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具有"反弹效应"和"节能效应",我国应该积极利用产业集聚的"节能效应"实现低碳的城市规模扩张,引导和促进产业在较大的城市集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子怡  陈志斌  
文章以2009-2013年27个省份的城投债发行额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内部激励因素(信号传递激励)和外部压力因素(政府治理因素)均会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产生影响,并且腐败程度越高、财政透明度越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财政分权程度越低、晋升激励越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因此,构建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地方政府,发挥信号传递的激励作用,有助于维持债务规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完善政府债务治理机制,通过优化官员年龄结构、保持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唐云锋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一方面是由于上下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利于下级地方政府;另一方面是由于各级地方政府本身有扩张财政支出的冲动。但是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在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及本地公众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作为最终委托人的地方公众没有得到选择代理人和代理合约的权利,正是这种对标准委托代理关系的偏离导致了作为代理人的地方政府按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事的条件下不能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进而导致地方债务的扩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金秀  张亮  
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预算审查监督已成为我国政府债务治理的重要手段。为约束债务规模无序扩张,文章以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修订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人大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该条例修订前后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修订后,能够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其中,显性债务规模下降约为0.217%,隐性债务规模下降约为0.121%。这一结论在考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可能性解释后仍然成立。人大监督约束债务规模扩张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对债务预算软约束的治理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大监督约束效果越好;而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相互补充,媒体关注度能影响债务的监督约束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丹玲  胡文伯  卢新海  李玉莹  
研究目的:基于组态视角探究压力、状态和响应条件对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扩张(NUCLE)影响的协同和替代效应,为推动城市空间有序治理和完善高质量发展格局下土地调控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和fsQCA法。研究结果:(1)单个压力、状态和响应要素并不构成影响NUCLE的必要条件,不同地区高水平NUCLE的实现是不同PSR条件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中,土地错配、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2)压力、状态及响应条件“并发协同”,形成影响NUCLE的多样化组态,具体包括压力主导下多要素平衡型、压力和状态双重赋能型和压力—状态—响应互动型3种差异性模式。(3)在特定的客观禀赋条件下,财政激励和城市化可以通过等效替代的方式影响NUCLE。研究结论: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依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多重条件的联动匹配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调控和管理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柳  屈小娥  
本文利用城投债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投债扩张的影响,并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也改变了城投债扩张动因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激发了地方政府扩大城投债规模以维持其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城投债扩张。(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财政压力和发展压力与城投债扩张负相关,晋升压力对城投债扩张正向促进作用被显著削弱。(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财政压力、晋升压力和发展压力对不同地区城投债扩张影响存在异质性。本文为理解城投债扩张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伟  
旅游业扩张对旅游城市经济的影响不仅是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去工业化"及其他负面作用同样会带来极大冲击。本文借鉴小型开放经济模型,从其适用性入手,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旅游城市制造业、产品价格、收入分配和劳动力迁移等变化,探讨旅游业扩张带来的旅游城市收入效应和资源转移效应两方面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净福利效应取决于旅游业相比于农业部门劳动密集度的大小,应注意防范旅游"荷兰病"的发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芳  钟太洋  
为探究我国城市化带来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的时空变化,选取2007—2016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均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以城区总人口与建成区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拐点为22 026.47人/km~2,对应建成区面积的拐点为148.41 km~2;城市空间无序扩张会增加人均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成本。因此,应加强存量土地挖潜,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锐  
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住房投资性需求和城市规模的空间均衡模型,用以解释中国大中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同时伴随着城市规模持续扩大的事实。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投资性需求不断扩大时,城市的房价上涨、人口和地理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资、总产出的水平也会上升。这一结果的内在机制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一方面推高了房价,增强了城市的拥挤效应;另一方面使得城市政府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收入,这些收入大部分转化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城市设施的改善降低了通勤成本,从而抑制了拥挤效应。只要城市集聚经济不变,那么拥挤效应的相对减弱就使得城市净集聚经济增加,从而城市扩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郝宇彪  
在简要归纳美国公共债务规模过度扩张的原因和评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公共债务过度扩张的约束机制,其框架如下:(1)财政赤字总量原则采取"动态预算平衡+债务规则"的规则组合。(2)财政支出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财政支出总量需遵守黄金财政规则;第二,政府的投资性支出须符合公共财政导向性原则;第三,对财政支出的结构比例、增长速度建立量化规则。(3)税收制度的改变旨在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调节收入分配差距。(4)从制度保障和机构保障两方面构建新财政预算理念的实施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