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6)
2023(224)
2022(190)
2021(178)
2020(154)
2019(302)
2018(298)
2017(623)
2016(356)
2015(368)
2014(447)
2013(432)
2012(471)
2011(316)
2010(262)
2009(274)
2008(268)
2007(238)
2006(164)
2005(135)
作者
(890)
(728)
(697)
(603)
(435)
(364)
(333)
(279)
(258)
(254)
(253)
(241)
(238)
(230)
(220)
(218)
(210)
(209)
(193)
(193)
(186)
(177)
(176)
(173)
(166)
(164)
(160)
(157)
(154)
(153)
学科
文化(2055)
产业(1440)
市场(1426)
文化产业(1417)
文化市场(1417)
(783)
经济(781)
地方(465)
(447)
企业(447)
中国(442)
业经(409)
方法(397)
教育(394)
理论(386)
(382)
管理(376)
(325)
事业(310)
研究(310)
(302)
经济理论(276)
专题(271)
专题研究(271)
文化事业(269)
政治(265)
思想(258)
思想政治(255)
政治教育(255)
治教(255)
机构
学院(4539)
大学(4212)
研究(1460)
管理(1380)
(1183)
理学(1147)
经济(1124)
理学院(1119)
管理学(1090)
管理学院(1074)
科学(1036)
(985)
师范(981)
(937)
中国(914)
师范大学(735)
(730)
中心(663)
(653)
(626)
(607)
研究所(592)
北京(577)
(543)
(525)
(515)
业大(512)
技术(491)
(474)
财经(469)
基金
项目(3151)
研究(2575)
科学(2354)
基金(1934)
社会(1669)
(1616)
国家(1594)
社会科(1570)
社会科学(1570)
(1446)
科学基金(1278)
文化(1189)
编号(1172)
(1157)
教育(1052)
成果(1035)
基金项目(1031)
(949)
课题(852)
(810)
发展(763)
项目编号(758)
(754)
重点(752)
(749)
资助(727)
规划(698)
自然(637)
(627)
自然科(626)
期刊
(1853)
经济(1853)
研究(1296)
中国(899)
教育(851)
学报(808)
科学(679)
大学(630)
(608)
学学(589)
管理(547)
(488)
图书(441)
农业(429)
书馆(390)
图书馆(390)
业经(368)
(321)
(317)
财经(287)
问题(286)
(277)
论坛(277)
(258)
现代(257)
商业(252)
(233)
科技(230)
社会(227)
改革(216)
共检索到6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席丽莎  刘建朝  王明浩  
当前,特色小镇尚处于培育复苏阶段,亟待摆脱文化内涵缺失与产业群落凋敝的桎梏。首先,回溯了特色小镇发展的历程,明确了其文化印记与产业逻辑;其次,剖析了特色小镇的创建误区及"文化源"与"产业丛"耦合共生下,依靠"文化自觉"、"产业自觉"强化特色小镇的内生自组织能力的破解途径;再次,梳理了特色小镇文化与产业的多维共生空间;进而,构建了特色小镇"文化源"+"产业丛"的耦合动力机制,提出特色小镇的构建要与"文化源"相契合、与"产业丛"相呼应,重构生态系统代谢机制、多层次创新网络嵌套机制、要素资源整合机制,确保特色小镇持续进化的生命力;最后,展望了"文化源"+"产业丛"作用下特色小镇进路方向,即"三生融合"的新型乡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涛  郑建明  
数据治理是当前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新视角。文章通过解析多源异构公共数字文化数据治理概念,阐述了数据驱动下的多源异构公共数字文化新治理工具转型,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工具转向多源异构数据治理后的治理逻辑变革,以及多源异构公共数字文化数据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外在框架。最后提出作为一种数据治理工具,多源异构公共数字文化数据的应用基本贯穿了从数据输出、数据展示到知识决策整个过程,可最大程度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佑林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的主体是"观念人力资本"。而"观念人力资本"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的渊源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婷  
文化创意类特色小镇是建设特色小镇的重要模式,是当前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是乡村振兴的有力途径,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本文首先阐述特色小镇内涵,并结合特色小镇的基本现状,分析了特色小镇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加强特色文化传承和保护,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科技创新,促进文化创意人才集聚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对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本军  
从事公共文化研究的学者要精准定位、跟踪利用全球公共文化相关学术信息和文献,首先应意识到中西方话语体系下"公共文化"概念和内容指称的不对称性,其次要学会利用"文化""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服务""文化认同"等上位或下位词汇进行组配,并选择权威的学术著作数据库、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基础数据集检索相关信息。鉴于当前公共文化学术信息和资源过于分散,我国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种"大"公共文化资源观,统一公共文化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尽快打造和推出公共文化机构实时管理和服务大数据平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业强  张璐璐  孙硕  
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市场关注的热点,但相关理论研究明显滞后。尤其是在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文化资源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以达沃斯小镇为例,系统总结了达沃斯小镇文化资源的三大特征,并从自然景色、特色产业、公共交通、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5个维度分析总结了文化资源及其相互作用对达沃斯小镇发展的影响。建设特色小镇,应重点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特征,对其特色文化资源的功能进行系统总结,彰显特色文化,突出特色产业,强化功能叠加,提高政府管理能力,从而为美丽中国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鹏  
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城乡差距小、产业空间聚集等优势并未在其他地区具有共性,倚重文化资源而自发形成的乡村产业正逐渐形成规模。产业化开发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培育和历史文脉的传承。文章以产业集群的视角梳理了小城镇的历时特征的,分析了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阶段性路径,结合河南省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践,提出了以文化产业集群打造中原版特色小镇的设想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冯云廷  
特色小镇是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空间组织方式。将产业、空间和文化视作一种功能性资源,探讨它们之间的衍生、重组和交融所带来的组合式创新过程,以及驱动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研究发现,把原来分离的产业、空间和文化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赋予它们完全不同的新内容,引发了特色小镇建设中组织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这种组织模式的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纪芬叶  刘亚丽  高玉敏  
特色小镇建设中,文化内涵不足是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文化融入性有待提升、文化价值体现需进一步强化、文化开发表象化、文化差异性不明显等方面。文化内涵对于特色小镇建设中产业转型升级、凸显小镇特色和振兴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从摸清文化家底、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产业培育、助力特色发展,注重文化社区建设等方面突出文化内涵,促进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卢雷  
高校文化育人是一项复杂开放的系统性工作。由于受传统育人观念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在文化育人实践中仍存在协同育人不到位的问题。要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发挥协同育人效应,亟需构建高校文化育人协同机制。需从系统协同角度出发,做到教管协同、主体协同和管理协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静  
内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职业性和地方性的特点,把学校的校园文化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它既不是中职学校文化的升级版,也不是普通大学文化的缩微版;在层次上它是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类型上它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在主旨上它是以培养的学生服务于企业和区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校园文化。其建设目标是构建大学文化、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三源融合"的院校文化,既应该有其鲜明的职业导向特色、地方产业文化特色,更不能脱离高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会斌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这是建设金融强国发出的时代最强音,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那么,如何培育和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本文结合中国优秀文化传承和笔者亲历银行业36年大变局的实践,谈一点认识和感想。
关键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朝晖  
文化科技融合视阈下的特色小镇建设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层面,文化与科技不仅体现在特色小镇的特征、类型等表象因素,同时也存在于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个动态过程之中;就现实角度,文化科技可从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维度助力特色小镇建设融入我国"五位一体"的宏观发展战略。应继续保持特色小镇建设的智能化、原真性、公共性和数字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鑫  张希  钱行健  林箐  王向荣  
自2019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来,运河遗产的相关保护和规划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作为运河聚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真性"保护受到诸多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保护的内涵,选取"原置、重构、转换、介入"4类典型的更新模式,从空间感知和图文感知两个角度构建"原真性"评价的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POI数据点、照片图像、点评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指标评价与解析,以反思当前更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最后从空间营造、功能活化、文化传承和生活留真4个方面探讨"原真性"保护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更新对策,旨在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下重申"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未来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和发展的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